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民办博物馆,如何“破茧成蝶”|徽商文化|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文化  
民办博物馆,如何“破茧成蝶”
日期:2014/7/3 10:14:03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191次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的软实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政府主导推动,更需要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共同参与。本栏将连续关注文化的民间守望者们所作的努力,也希望更多人关注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同心协力接续好五千年的中华文脉,让文化带给我们更多自信与力量。

  民办博物馆以其多元化的馆藏特色,填补了国有博物馆陈列展览门类的空缺,在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起到了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作用——

  传承文化让历史告诉现在和未来

  安徽省39家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占全省博物馆、纪念馆的23.3%。这些民办博物馆收藏和展示的方式较为灵活,藏品数量总计约有16万件(套),多是国有博物馆所未关注的领域。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补充,民办博物馆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在地方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位于歙县渔梁古镇上的巴慰祖博物馆占地1300平米,前后三进分别建造于清康熙年间、顺治年间和明万历年间,属典型的徽州古建。 1998年,馆长巴雨买下了祖宅,斥巨资对其进行修缮,800余件篆刻、书画作品和碑帖拓印也被挖掘出来。

“如果说,徽文化是辆车的话,车厢内装载的就是非遗、古建和古祠堂。 ”在巴雨看来,徽文化的体现和传承需要一个个具体的载体,尤其是不可再造的古建,更需要加以保护。巴慰祖是清代著名篆刻大师,巴雨也将其收藏的篆刻作品装裱好,挂在了博物馆大厅两侧,供游客鉴赏。但令他沮丧的是,不少游客对篆刻这门艺术一无所知,这让巴雨很感慨:“徽派篆刻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如果能成立一个徽州印社,让更多人了解篆刻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汉字之美和其蕴藏的深刻哲理,将不失为一桩美事。 ”

  歙县的徽派盆景、徽墨、歙砚皆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在传承徽派盆景方面,歙县鲍家花园盆景艺术馆独树一帜。其以盆景、根雕、竹雕艺术为特色,还有盆景历史介绍及制作工具、制作流程和扎缚材料的展示,能让人直观地了解徽派盆景的发展脉络。

  而在墨砚方面,胡秋生创建的古城墨砚博物馆,正在系统地对传统制作工艺以及专业人才进行培育和保护。 “曾经有位日本友人拿着他们出版的砚墨图谱来让我雕刻制作,其图谱内容之丰富让我震撼,这也促使我下决心要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歙砚徽墨技艺传承、展示给后人。 ”2008年,胡秋生的墨砚博物馆开馆。

  位于合肥市科学院路附近的子木园博物馆,以明清家具展示为主,并收藏了合肥本地特色、徽州地区特色的古建筑、古廊桥,不仅藏品年代久远,而且大都保持原貌,观赏种类和价值都很高。 “开办这家博物馆,完全是凭着一股热情、激情支撑下来的。 ”馆长谭丽娅介绍,其办博物馆的初衷既是为了更好地收藏精品,也是向公众免费展示。

 突破困局彰显更多的人文精神内核

  根据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现有的每40万人拥有1个博物馆,发展为每25万人拥有一个博物馆,这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但目前,民办博物馆还面临诸多困局。

  对大多数民办博物馆而言,最大的难题是身份模糊且严重差钱。这些博物馆做着与国有博物馆一样有意义的文保事业,却没有清晰的名分。希望得到像国有博物馆一样的待遇,希望获得社会认同感,是许多民办博物馆负责人的共同心声。

  记者采访的民办博物馆大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但博物馆的人员成本、运营管理、场馆建设都是不小的花费,单凭满腔热忱是难以为继的。谭丽娅的子木园,古建易受潮怕虫蛀,必须为每间老屋配备空调抽湿,同时还请来合肥白蚁防治站的工作人员定期做防治工作,聘请技术工人专门负责修缮和维护,这笔花销让谭丽娅深感压力。还有巴雨憧憬的徽州印社,钱从哪里来?如何保证持续运转?这也是所有民办博物馆需要解答的难题。

  思路之一就是以其他收入来“养活”博物馆。胡秋生的古城墨砚博物馆因为有自己的企业做支撑,从而保证了博物馆的正常运转。珍贵的老坑原料和成品慢慢积累、沉淀下来,丰富了博物馆馆藏。胡秋生打算将博物馆打造成墨砚传统技艺传承人的培训基地,并进一步扩展博物馆的规模。

 省博物院学术研究部副主任方林向记者透露,缺乏专业人才也是民办博物馆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据统计,目前省内民办博物馆从业人员大专及大专以下是主要学历构成,无职称和初级职称人员相对较多,高层次专业人才较少。即便是运转比较好的古城墨砚博物馆,专业化的管理人员也比较缺,大量的讲解工作也主要由馆长承担。子木园博物馆馆长谭丽娅则通过专门培训,培养了一批具备专业能力的讲解员。

  对民办博物馆来说,生存是基础,而生存的意义在于培养起人们对博物馆的兴趣,进而提升公众的人文素养。凌红军创办的新安歙砚艺术博物馆注重对传统技艺的活态展示,将制砚全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公众面前。而合肥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在与公众互动方面作出了尝试。 2013年11月25日,源泉博物馆开展了“让文物藏品动起来”系列活动,让市民亲自参与动手做糕饼、榨果汁、打年糕等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源泉博物馆成立了青少年活动之家,开通QQ群,还利用场馆与学校合作,建立素质教育、实习基地。

  抱团合作打造有吸引力的“文化磁场”

  民办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了地域文化,理应得到各方面的帮扶。政府应积极引导、依法管理,将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内容,纳入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国有博物馆可以从藏品管理、陈列展览、文化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对口帮扶,支持其走向专业化道路。目前,安徽省正在积极搭建民办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框架。

 5月26日,由全省67家公共博物馆与部分民办博物馆自愿组成的陈列展览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通过整合全省馆藏文物,以及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推出精品特色原创展览,面向全省交流巡展。联盟的出现,为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并为其解决人才培养问题、提高展陈水平等方面提供便利。“很多联盟单位都希望省博物院能够带队做文物展览,并培养专业人才。 ”方林说,省博物院通过举办讲解员大赛活动,对包括民办博物馆在内的讲解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此外,还有一些包括文物修复在内的培训工作。这些培训活动,省博一律不设门槛,免费教授。

  而正在修改完善的《安徽省民办博物馆管理办法(草案)》,赋予了民办博物馆与公立博物馆同等的法律地位,这对于民办博物馆的定位和认同感,大有裨益。

  6月20日,省文化厅在对省工商联《关于扶持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建议》的提案进行答复中指出,鼓励支持民办博物馆拓展资金渠道,对于有门类特点、行业个性或地域文化、民族(民俗)的民办博物馆,以及填补文化空白或稀缺的新建民办博物馆,给予适当的倾斜性扶持。这对于正在谋划徽州印社的巴雨而言,大有帮助。

  在答复中,省文化厅提出要加强行业自律,积极筹备成立安徽省民办博物馆协会,以提升民办博物馆在全省博物馆事业中的影响力。既有陈列展览联盟做交流和培养,零散的民办博物馆又将有一个共促发展的平台。抱团合作,这将是安徽省民办博物馆下一步发展方向。对此,安徽旅游在线总经理杨少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零散的民办博物馆应该串点成线,与旅行社积极合作,打造成精品旅游线路。 ”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