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省“十二五”粮丰工程目标确定 5年增产粮食250万吨 |
日期:2011/9/20 9:16:17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1008次 |
记者从9月16日在合肥召开的安徽省 “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推进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我省将以水稻和小麦两大作物,淮北、沿淮、江淮三大生态区域作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的重点,建成粮食丰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1650万亩,5年累计增产粮食250万吨,增加直接经济效益50亿元。
根据科技部的统一部署,我省将继续承担“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淮中部(安徽)稻麦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任务,并与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签订了“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协议。通过项目的实施,突破创新一批制约我省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集成一批适合我省不同区域的粮食丰产高效技术规程,为粮食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提供科技保障。加强粮丰工程技术成果推广和转化,持续提升我省稻麦生产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创新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为确保“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顺利推进,我省将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进行攻关,选育和筛选适合我省不同类型区、不同耕作制度的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新品种100个以上,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在稻麦超高产、减灾稳产、轻简高效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适合我省不同生态区稻麦丰产高效综合技术体系8套,取得科技成果6项至8项,申请专利3项至5项,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力争核心区、示范区水稻和小麦的化肥利用率提高2个百分点至3个百分点,化学农药使用成本降低10%至20%,自然和生物灾害损失率降低10%以上,水稻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5%至20%,亩增产40公斤,亩增收70元至80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