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竹编,一个老人的梦——专访徽州竹编传承人曹德泉|徽商文化|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文化  
竹编,一个老人的梦——专访徽州竹编传承人曹德泉
日期:2014/7/14 10:20:00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219次

   青山抱竹林,竹林傍绿水,绿水环寓居……这样清幽的环境里,一位老人,手执篾丝,抽插环绕之间,以巧夺天工之技延续着竹子的生命,以悠然自得之心编织着一生的梦想。他便是我们今天专访的主人公——竹编大师曹德泉。

   悠闲自在的退休生活

  七月的天,说不定的风云变幻,在骄阳与阴云的博弈间,我们匆匆迈向声名远扬的老街,寻找记忆深处的徽州竹编和它的创作者曹德泉老师。行至老街口,我们恰好遇到买菜回来的曹老师。和所有退休在家的老人一样,曹老师每天的生活早早的开始于清晨买菜。自然,我们的话题从老人的生活开始。

  “我和女儿女婿住,我孙女儿啊,就喜欢我编的东西。她可棒了,舞跳得好,会弹钢琴……”热情的曹老师领着我们上楼,和我们分享着他的生活点滴。开门,进入,这是三世同堂的温馨一家:各种家庭合影摆放有致,竹制摇椅上摇摆着孙女儿堆放的毛绒玩具,精美竹编作品无处不在,这里是曹老师的天堂。

   在家里,和竹编一样,孙女儿成了曹老师生活中的另一个中心。曹老师守着竹编转动着自己的一生,小孙女儿围着舞蹈和学业转动着自己的未来。“我就这么个乖孙女儿,孩子很争气,倒是让女儿女婿省了不少的心啊。看,这都是她拿的奖。这丫头前两天还吵着跟我竹编呢,家里的(竹编类)书都给翻出来了,正好拿给你们看。”说着从卧室拿出几本竹编艺术的书籍给我们翻阅,不时在一旁指导。“这座天坛编起来可不容易,得几十个工匠一起,花上几个月的时间。还有这条竹龙,看这造型多有气势,设计起来可就费心思了,造型设计的越巧妙做起来也就越难,这就考验工匠的手艺了。”

   自退休之后,曹老师便只是偶尔做一些定制或者纪念性质的竹编作品,其余的时间也就是个小老头了,含饴弄孙,乐享天伦。

   我与竹编梦

“当时,我们几十位老手艺人合作成为一个竹编小组,从那时起我们自己也才算是开始重视手上这份工夫。政府也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才开始重视地方文化的发掘保护,所以,我们的老宝贝才登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快班车啊。”回忆起当年徽州竹编技艺申遗的经历,曹老师的眉眼弯起,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把竹编做好,是我们这一辈手艺人的一直的念头。如今竹编还有你们的关注,说明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现在大家都说的中国梦,竹编也就是我们的梦了,把这个梦实现了,才敢想象这个大的中国梦。”

   然而在谈及竹编的传承现状时,曹老师一直舒缓的眉头皱了起来。“我们的手艺都是从父辈和师傅那里学来的,一开始,只是做一些生活用品,像是竹床,竹凳,竹篮……也算是练就了些基本功,那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不过,大家现在使用竹制品越来越少了,竹编出来的东西大家不要了,很多会做的人现在也不做了,这门手艺渐渐就生疏了。会的人越来越少,学的人又没有。”曹老师无奈地摇了摇头,望着手上的竹编,目光黯淡了许多。

   竹编,在当下已经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还是这些老艺人们的精神寄托。“我并不在乎每年可以依靠它赚上多少的钱,而是做自己的爱好。因为这门手艺学来不易,而且经历了这么多年,像是老兄弟一样,自己也舍不得把它丢了。但是毕竟我老了,趁着身体硬朗,也算学你们年轻人追梦了吧。”曹老师说到这些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可我们觉得这样为梦想坚持的曹老师特别可爱、可亲、可敬,不像当下无知轻狂的“伪梦者”以梦想为借口“胡作非为”,而是用生命呵护,与梦想共舞。

   竹编艺术

   离开曹老师家,跟随着曹老师我们来到了他的私人“博物馆”。里面陈列的大多是曹老师的作品,还有一些曹老师在各地搜集的竹编宝贝。曹老师的竹编作品除了较为常见的花篮和宫灯,还有多种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小动物”:下山的猛虎,挠耳的猴子,饮水的小鹿,昂首的公鸡……曹老师最终在一把竹扇前驻足。“这把扇子我最喜欢。你们仔细看,上面有人物也有花草,这可不是画上去的,都是用一根根细如发丝的篾丝一点点编起来的,急不得,不能有一点差错。”在曹老师“博物馆”中,像这样让我们大开眼界的作品可谓俯拾皆是。

   不能传“技”不传“艺”

   在这样一个市场化的社会,脱离了市场和交易,便很难生存。竹编在非遗的世界里绽放异彩,然而只存在与艺术领域便不能再向世人展示她的美,那么现在竹编的市场化现状如何呢?“其实现在竹编工艺品在市场上还是较广泛的。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帽子下,在黄山这个旅游城市里,游客和收藏者带动的工艺美术品市场还是相对稳定地发展着。”曹老师若有所思的回答我们,“但是,没有看起来的那么美好。虽然市场给了竹编‘活’下去的可能,但竹编本身却停滞不前,甚至在退化了。消费者能在市场上看到的竹编无非就那么几件模子。除了材料是竹子外,很多就算不上竹编了,都不是用手编的,机器能复制的只是技术。”

   竹编这项工艺的确有很简单的通用流程,如制模和编织,这些只是熟能生巧的技术而已,就算是机器,将这些程序输入,它便也会编了。可是,之所以曹老师成为了非遗传承人,是因为他还有对竹编的思考,对于手上功夫可以再创作,有自己的态度和风格。“如果竹编没有了艺术创作,我们这一辈退下后,是否只剩下了工匠?”曹老师着实担忧。

   传承还要靠政府支持

   中国许多传统技艺都是以家族中父子传承和师徒相传方式为主。曹老师表示这种传统的手艺,自觉还是该由传统的方式来继承,现在的学校教育更多重视的是一种普及型教育,不能将精髓传达。对传承无实际效用。“传统的家族式继承和师徒式继承,最为珍贵的是言传身教。即在基本手法的学习之外,还有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态度。只有这种手上精神的代代相传,才能保护这种文化的发展。”

   在谈到竹编目前的传承现状时,曹老师依然坚持这种师徒传承的方式。然而竹编技艺眼下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竹编学习时间长,制作时间长,而利益见效慢。已经没有人愿意来学了。”曹老师是和老辈学习的竹编,对于这种师徒关系也是难以割舍和怀念的,但是,“总不能强迫别人,生拉硬拽一个人来学啊”。一个人毕竟势单力薄,“要把这门技艺真正传承下去,还得靠政府支持。”曹老师补充道,“在技艺的学习过程中,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人家学手艺的也要生活。”

   曹老师如今在一处老年公寓买了房子,希望自己可以在这个山水之地享受宁静生活。“我现在也会做一些定制的作品,争取契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加上了新的内容元素让这些老手艺有些活力。”当传统走进生活,当梦想照亮生命,这些精彩只待历史的验证。

   人物简介:曹德泉,1949年生人,原屯溪竹编工艺厂竹编创新组组长、安徽工艺美术师。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