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旌德黄高峰历史上的东南西北庵 |
日期:2014/7/16 10:48:47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188次 |
旌德县模范村的黄高峰一带,不仅山岚水秀,四季如画,而且人文景观与天然景观媲美斗奇。”天下名山多僧占“,正因为宗教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特殊选择,才形成此地历史上梵刹众多,香火极盛的壮观景象。自唐以降至宋元明清各朝,黄高峰除有甘露祠、祗园禅林外,其周边不足1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又有北云庵、南云庵、西云庵、东云庵四大庵寺如众星拱月般簇拥而立。那些掩映在参天古木中的丹亭庙宇金碧交辉,庵寺中多立佛像,也有供奉菩萨的。庵庙禅院鼎盛时僧尼多达数百余人,可想而知,当年来此朝圣的善男信女何其多;拜佛求神、烧香还愿的场景何等火爆。也由此可见,信众历来佛道不分的民间信仰,根深蒂固。 这东南西北四庵,首推位于黄高峰北面,陶湾村后的北云庵名气最大。说起北云庵,还得为”碧云庵“正名,1974年成立的碧云乡,因境内模范村有座规模宏大,名传遐迩的寺庙“碧云庵”而得名。其实“碧云庵”应为北云庵,是当地方言的口语谐音误读。据历代相传,北云庵曾经盛极一时,僧尼数以百计,在国民党为“清剿”新四军游击队而纵火焚毁之前,还有不少僧人在此清修,大家最熟识且印象深刻的就叫伍奎和尚。 北云庵所坐落的山峰名北云山,据说是脉像非同寻常的风水宝地,邻近村庄为拓圹筑坟葬先人、及摆案上香祭祀神灵的先后排序争夺激烈。陶湾村的汪家与石井村的方家为此曾数次械斗与讼争,陶湾还因此出了个舍生取义的村级英雄。北云庵的葬俗也很特别,和尚不是圆寂后入棺进坟,而是坐化在两只倒扣的陶缸里入墓的。两只缸口对接处不知用了什么神奇的材料,不仅严丝合缝而且坚固异常。曾有盗墓贼以为里面装的是金银财宝,觊觎之下,利用锄镐、钢钎、磅锤等各种工具,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将两只缸弄开。后搞来烈性炸药爆破,随着一声震耳巨响,除了尸骨残片和熏人欲倒的臭味,什么也没有。 西云庵就在黄高峰峰腰西侧往船山方向土名叫邢基岩的地方,遗址尚存。旁有数人合抱不拢的千年古树栓皮栎(俗称菜子树),树冠如巨盖,遮天蔽日。附近有形似“大婆赶小婆”的怪石奇景,诉说着凄美的伦理故事。 南云庵大概位置应在王家庄去社屋坑的山道旁,即今绩溪模范戴家坦的村子背后,居黄高峰以南,毗邻船形山,不远处有个茶凉亭,有石板古道连接东西南北。往西南过葫芦岭可达江村、白地;往南经大会山的金岭可至绩北的五、六、七、八都;往北翻北云山越东坑壋(东川)至石井村,远可达新建、孙村;往东经唐川走叶家古道可达版书、南关至县城。是古时旌绩歙运粮的要道之一。 东云庵落基于北云庵至唐川的黑里尖东侧蜡烛朝天峰的山腰上,方位在黄高峰之东,故址依稀可见。这个庵至今还流传着一些离奇故事,如在蜡烛朝天峰顶有几圹隐龙村的旺族方氏的古墓葬,据传落葬不久即给隐龙村招来灭顶之灾。因为这些墓葬既扰了在东云庵清修的神尼,又掘断了仙人来观看唐家长春班演戏所点的香烛,巨焰腾空燎向整个隐龙村,所有房舍几乎被焚烧殆尽,隐龙湖也被烤干成为一片焦土。 黄高峰周围的这四个销声匿迹在岁月风尘中的古庵,始建于何时已难以考证,不知是否曾有文字记载?据模范一带几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村,在祖先来此拓殖綦难、择胜卜居之前,东南西北庵就早已存在的时间来推测,最迟可能也在大明之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