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聂先生转文体会之三
聂先生转文里描述(文字与图片)日本小朋友在整个吃饭的过程中,他们的一言一行自始至终都展现出文明礼貌的风采,所有的文明举止都是那么自觉自然,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就好像是天生养成一样。中国小朋友没有动筷子,他们就有礼貌地等着,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必须具有的礼让;有些小朋友特别是中国小朋友有些动作不熟悉或不规范,他们就主动给予热情的帮助,体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友爱与互助;饭后的收拾整理餐具,个个都争着做,既没有人指挥监督,又十分井然有序,展示出一种本能般的自觉;垃圾不仅不随手乱扔,而且分类置放是何等熟练与规范,突出了从小就充满着严格的规范意识和浓厚的环保意识;餐前餐后的劳动,有的干得多一些,干得重一些,但是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吃亏了,相反还认为这是一种快乐,个个都大声表达自己快乐的情绪,足见这些日本小朋友具有一种天然的乐观情绪。所有这些,礼让、友爱、自觉、规范意识、环保意识和乐观情绪等,都是从年纪这么小的小朋友身上体现出来的,都是在吃饭过程中的细微处展示出来的。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文明的言行举止,都必须从小和从细微之处开始学习和培养的。
文明礼貌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素质与品德,是每个人整个人生所必须具备的修养。只是这种崇高的修养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从小就开始锤炼的,并且必须是从细微处开始学、开始做的。要说教育有起跑线,那么这种从小就开始锤炼文明习惯的修养和从细微处开始培养文明举止,肯定是教育不可缺少的起跑线之一。
其实,这种从小和从细微处就必须重视和具有文明礼貌的教育起跑线,本来是我们的祖宗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只可惜如今“宝贵遗产”已经变成了“宝贵移产”,被我们自己丢弃了,却被日本人和西方人学习吸收了去,想想甚是寒心。翻翻历史,看看老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不论是社会和学校,还是家庭和家长,不管是富裕门第,还是贫困人家,全都是十分重视孩子的文明举止的锤炼与培养的。“玉不琢,不成器”、“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等等千年古训,就是历史留给后代教育子孙的宝贵精神财富。我看过我的一位恩师汪殿粱先生上世纪20年代在休宁中学(当时叫“安徽省立第二中学”)读初一时的一篇作文,题目是《论在家与在校一个样》,文言文写的,毛笔楷书,竖行排列,工工整整,主题是论述学生回到家里和社会上,一言一行与所作所为必须和在学校里一个样,同样必须有修养、讲礼仪、肯勤奋、能勤俭,不能出了学校门就不学好,可见当时学校是多么重视如何做人的教育。正因为如此,那时候的小孩除了极少数败家子和浪荡公子以外,绝大多数的孩子,不论家境贫富,不论聪明与否,在文明修养上面都是合格乃至优秀的。
所谓一个人的文明举止的修养,其实就是培养不管大事小事,都必须养成严格守规矩、讲规则的习性,这一点不仅仅是少年儿童教育的起跑线,而且是所有人整个人生历程的起跑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忽视和马虎的。在这方面,聂圣哲先生所创办的德胜洋楼公司全体员工,堪称典范中的典范。别的不说,单以室内外环境的保洁工作而言,是足以让凡是参观过德胜公司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全中国的任何一家单位,不论是体制内的,还是体制外的,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谁见过不雇用专职保洁员的?谁见过不进行集中大扫除的?尤其是谁见过在上级领导要来检查之前不进行突击清扫环境卫生的?谁见过单位负责人同样也和普通员工主动积极去做环境保洁工作的?谁见过老板也亲自刷洗马桶的?统统没有!要说有,那只有一家单位,那就是令人敬仰的德胜洋楼公司!他们人人都是特别自觉的义务保洁员,他们时时刻刻都在用天天坚持、人人参与的细致入微的保洁来“消灭”集中突击性的大扫除。正因为他们把锤炼修养文明的种种举止贯穿于人人心中,落实在时时刻刻,所以在德胜公司的室内外,任何时候都是刚刚落下的枯树叶就会有人自觉扫掉,地面上刚刚出现一张废纸就会立即有人自觉拾起,没有一个人随便扔一根香烟头、塑料袋等垃圾物,室内任何地方和物件都是透光发亮,没有一点点污渍,老板是义务保洁员,管理人员是义务保洁员,普通员工是义务保洁员,甚至在德胜人的感染下,外来参观考察的客人也成了义务保洁员!再如德胜人与内外所有人交往时所具有的礼貌言行、员工之间的互相关爱、工作的认真负责已经到了连一颗螺丝钉没有旋成“十”形都认为不合格、任何员工报销各种单据都不需要任何领导签字等文明做法,都是从一点一滴的细微处一步步培养出来的,他们个个都以细微文明为起跑线,然后在文明的跑道上你追我赶,所以才能达到如此崇高和他人不能及的境界。
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不论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几乎都没有意识到从细微处培养锤炼文明举止这条起跑线的存在,因此在当今的大、中、小学生中,不守规矩、不遵规则、不讲文明、不行礼貌、不敬师长的言行举止,堪称随时随地都能见到,从而导致社会风气偏邪和道德伦理滑坡的可悲局面。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把从小和从细微处培养文明习惯与加强文明修养作为教育的起跑线。日本人,如果排除政治因素不说,单从每个人做人的文明言行举止而言,实在是人人包括小朋友在内,全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和楷模。之所以日本人全都可以成为我们文明言行举止的老师,就因为他们人人都是从小就培养文明的习惯,时时刻刻都在从细微处严格按照文明的规则锤炼自己,个个都是把从小和从西微处锤炼培养文明作为教育起跑线的。
众所周知,体育场的跑道上都有6-12条起跑线,这些起跑线都是平行而公正的,但终点都是一个,至于谁先到达终点取得好成绩,就看谁的素质高和能力强了。教育的跑道也一样,起跑线都是平行而公正的,虽然也有很多条起跑线,但是终点只有一个:做一个合格的人或优秀的人。只要所站的起跑线是正确的,不管你的起跑线是第几道,加上你起跑以后只要不停止跑,都会到达“做人”这个终点。当然,如果选择的起跑线不正确甚至是错误的,即使你用尽吃奶的力气拼命地跑,仍然是无法到达成为一个有修养、有知识、有能力的合格人或优秀人这个终点的,甚至会朝着人生正确目标越来越远或者越来越偏的方向跑,结果当然不会妙,也许还会有极少数人跑到犯罪的终点去,成为一个坏人。
教育或人生的起跑线固然不止一条,但是必须选择正确的起跑线。因为在人生的跑道上跑,不论跑快跑慢,终点都是学会怎样做人和怎样做一个好人。文明从小培养,从细微处做起,就是正确的起跑线之一,从这条正确的起跑线冲出,即使速度慢一些,总是能够到达成为一个合格乃至优秀人这个终点的。
救救我们现在的教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