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溪口,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徽商文化|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文化  
溪口,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日期:2014/8/27 9:36:03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228次

     美丽的千年古镇——溪口,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传说中的主人翁就是半神半仙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溪口籍隐士吴遇龙。
吴遇龙?吴姓应该没问题,真实名字却有待考证,生卒年不详,居住地不详,有说是江潭巴田街的,有说是长丰的,有说是旌城山培的,人人传说不一,但一点也没有影响他那带有传奇色彩的呼风唤雨的美丽传说。

                                                                “邋遢仙”巧戏插秧姑
话说吴遇龙与其几位好友整日串村逛巷,风里来,云里往,一副不修边幅的模样,因此也就得了个“邋遢仙”的雅号。这天,他外出云游归来,途经汪由敦故里木杆,远远看见一群村姑在田间莳田(插秧),只见村姑们一个个露着笑靥在评论着东家的张郎俏来西家的李郎美,灵巧、娴熟的双手有如蜻蜓点水般在田中飘舞,一行行笔直如线的秧苗顿时展现在路人的眼前,迎来一阵阵喝彩声。村姑们也远远看见“邋遢仙”从溪口方向过来,一个个尖着嗓门朝着“邋遢仙”喊道:“嘻嘻,‘邋遢鬼’,今天又是哪座仙山上鬼混来啊?”吴遇龙生来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貌美如花的姑娘们。他本打算绕过这帮经常叫他难堪,出洋相的难惹的姑娘们,可是,看看今天这架势,姑娘们肯定又要拿自己开心耍玩了的,所幸一不做二不休,朝着姑娘们劳作的田间走去。吴遇龙今天也学得比以前乖了许多,他首先尽选好听的话语来捧这些村姑们,什么田莳得整齐啊,身手有多少灵巧啊的等等,美地这帮村姑一个个就像喝了蜜一样心里美滋滋的。忽然,吴遇龙话锋一转,他朝着村姑们大声地说道:“不过,你们今天再怎么努力,你们的东家还是不满意的。因为你们今天根本就无法插完这丘田,不信我们就走着瞧。”说完他就诡异的笑着离开了。姑娘们正诧异着呢,这不是鬼话连篇吗?还有最后这么一点角落就可以上岸了,这个死邋遢鬼竟说不能插完秧苗,不理他,大家也就自顾自地忙自己手中的活计。
话说吴遇龙离开姑娘们以后,他并不是直接回家,而是来到水田的源头水渠边,只见他从路边的茶树上摘下许多叶子,捧到嘴边,口中念念有词,接着朝树叶使劲吹去,顿时让人不敢想象的一幕出现了,只见一片片树叶被吴遇龙吹入水渠当中,立时就变成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小鲫鱼、红鲤鱼……它们就像训练有序的士兵一样,一条接着一条顺着水渠朝着村姑们莳田的方向游去。不一会儿,鱼儿就游到了田头,进入到水田里边。眼尖的姑娘们看见有这么多活蹦乱跳的小鱼在水田里,立时尖叫着:“抓鱼啊,田里有许多鱼!”接着就放下手中的活计,一个个加入到抓鱼的行列。抓着,抓着,鱼儿渐渐地少了,姑娘们把抓来的鱼儿放入自己在旁边挖的小水坑里,一个个正得意地数着鱼儿的时候,奇迹又再一次发生:只见刚刚还活蹦乱跳的鱼儿一条条浮出水面,又奇迹般地变成了树叶,直看得姑娘们一个个傻了眼,这时他们才醒悟过来,这一切肯定都是吴遇龙那个“缺德鬼”做的好事,一个个不禁大声地骂着,再看看自己辛苦一天劳作的成果,已变成东倒西歪的囧模样,最后的一点秧苗也没有插好,罢罢罢,已经闹成这样,大家就硬着头皮等着回去挨东家的训骂吧。
最终的结局是:吴遇龙知道姑娘们回去肯定要挨东家的训骂,因此他就提前来到东家的家里,说明了今天发生的事情,并保证东家的稻田粮食来年不会减产,因为他会真的放一些鱼苗到这些水田里去,这样鱼儿、秧苗互补互成,庄稼也就越长越旺,来年一定会是大丰收。东家更知道吴遇龙的能耐,也不敢轻易得罪他,就做了个顺水人情,没有怪罪姑娘们,晚饭还特地为姑娘们加了餐。皖南水田出现鱼儿的现象也一直延续到现在,不过大家已经吸取了教训,凡是稻田里的鱼儿是万万不能抓的,不然这年的粮食肯定会减产或是绝产,这在我们溪口也就成了不成文的民俗风情。
话说吴遇龙巧戏秧姑施法往稻田投放树叶鱼苗,不想歪打正着帮了种田的粮农大忙,使得粮食年年丰收,村民们从此对吴遇龙那是言听计从,无论村中大事小事都要找他拍板,忙的这个消闲惯了的“半仙”是不亦乐乎,差点把舅舅大人正月初八的寿辰也给耽搁遗忘了。这不,为了给舅舅大人赔礼道歉,吴遇龙决定带着他的舅舅去邻村渠口铛金街看大戏,由此也就演绎出一段更为传奇的美丽传说。

                                                           “草龙”驮舅去看戏
吴遇龙的一个舅舅是长丰村人,时年六十有九。相传农村老人做寿一般都是做七不做八,那年正好是舅舅大人的七十大寿,他这个做外甥的老早就夸下海口,要请戏班为老人家演几天大戏,不成想因为自己村里来年要建种族祠堂,他天天帮忙打理前期事务结果把这做寿的大事给忘记了,可是自己已经在舅舅那里夸下了海口,这个也不能食言的,毕竟自己还是村里有头有脸的“大能人”呢,既然戏班子不能来长丰唱,那我就带自己的舅舅大人去铛金街看戏去。
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初八,吴遇龙从江潭老街给舅舅剁了2斤上好猪肉、带上两瓶粮食酒、2斤寿面、一对大红寿烛就直奔长丰而去。寿席一直从中午吃到晚上,亲朋好友们见天色渐晚,都一个个回家准备起烛葵等照明工具,一起约上几个戏迷就翻山越岭朝铛金街方向而去。也许大家不知道,在那个时候,无论是哪里唱大戏,邻村的戏迷们都会结伴前去观看,要是当地有亲戚朋友的,他们还会很热情地挽留你们住下来,直到戏唱完才让你们回家。吴遇龙的老舅也知道自己的外甥最近比较忙,所以他一直没有开口说看戏的事情。直到傍晚六点时分,只见吴遇龙把他的舅舅叫到门口,吩咐他把跟自己要好的戏迷一起叫到家门口来,他要带大家到铛金街看戏去。吴遇龙的舅舅见自己的外甥这么说,压根就不相信。因为从长丰到铛金街要翻过一道岭,来回有近10里路程,现在从动身,等到了铛金街想必戏也早就结束了,所以他的舅舅就站在家门口不动。吴遇龙看见了心里也知道别人是肯定不会相信自己现在还会带着他们去铛金街看戏的,别的再多说也是无益。只见吴遇龙自己跑到他舅舅的猪圈里去,从那里捧出几把稻草,放在舅舅家的大院子里,先把稻草摆放成长条形状,然后分别在一头系上一把稻草、四只像龙爪模样一般的横条,忙完了,他就对着他的舅舅大人招呼过来,今晚就不带别人去了,就我们舅甥两人坐这条“草龙”去看戏。吴遇龙的舅舅见自己的外甥执意要带自己去看戏,心想自己的外甥平时倒是也有些能耐,这次就权当做游戏,到时候“龙”飞不起来,自己就下来就是。想着就回家打了个招呼,然后坐在自己外甥的后边。这时吴遇龙大声地对他的舅舅说道:“舅舅,请您把眼睛闭起来,等一下不管怎么样,您都不要睁开眼睛,切记切记!”吴遇龙的舅舅紧张着连忙点头答是。这时,也有不少邻居听了吴遇龙要骑“草龙”带他的舅舅去看戏,一个个根本就不相信,都跑过来看热闹来了。吴遇龙见人多,那个劲啊就更高涨了,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忽然朝着“草龙”头上吹了一口仙气,地上的“草龙”立时有了灵性,只见它龙头一抬,龙尾一摆,嗖地一下子就腾云驾雾朝着铛金街的方向而去,看得其他人是目瞪口呆,好大一会儿才醒悟过来,这时早已不见了“草龙”的身影。
之后的结局可能大家也已经猜到了一二。是的,第二天那些老戏迷早早就来到吴遇龙舅舅的家门口,专等吴遇龙带他们“骑龙”去看戏呢。而吴遇龙呢,他也不吝啬,总是来者不拒,从初八到元宵,七天大戏戏迷们一天也没有落下,最后一天结束时吴遇龙更是没有忘记自己是个“大能人”,特地跑到后台,赏给戏班子一锭大大的金元宝作为答谢,而戏班的班主为了纪念这位世外高人,也特地编排了一出《“草龙”驮舅去看戏》的大戏,一直演绎至今。
上回说到吴遇龙谨记孝老爱亲这一传统美德,骑着“草龙”带着他长丰的一个舅舅及老戏迷们去邻村铛金街看大戏,结局是皆大欢喜。可同一事件,也有事与愿违的时候,这不,到了吴遇龙旌城的大舅舅那里,事情却完全变了味,结果是吃苦不讨好,落下个不肖子孙的坏名头,这其中缘由又有谁能说得清。
                    乘“稻草龙”杭州看戏,乐极生悲讨饭而归留“美名”
吴遇龙在旌城三陪的一个大舅舅听说他的外甥能骑“稻草龙”带人去外地看戏,这下也把老人的戏虫也给引出来了,他是家里的老大,时年八十有八,年轻的时候就去过杭州一次,在杭州宋城看了一场大戏,结果是逢人便吹杭州如何如何,说的乡亲们自愧不如,只有竖大拇指的份。今天这个外甥有骑“草龙”的大本领,这么好的机会他又怎么会错过呢。老人家就捎话给吴遇龙,说了他现在年龄大了,什么也不想了,就想再赴杭州看一次大戏的机会,你这个外甥得一定要帮这个忙。吴遇龙看老人家决心已定,也不好违了老人家的这点心愿,也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中秋节刚刚过去,吴遇龙的大舅舅有点等不及了,又发话过来催促。第二天,吴遇龙就翻过长丰岭,从长干直到旌城而去。到了舅舅家门口会,已经有许多人在那里等在他这个“半仙”呢。吴遇龙首先在院子里扎好“草龙”模型以后,就把他的舅舅大人请到家中坐下,特别叮嘱骑“草龙”的口诀,为了来回便利,他还特地设计了“草龙”来回的机关,吩咐过去的时候用火石点右手的引线,回来的时候用火石点左手的引线,千万不能点错了的。他的舅舅这时候已经不耐烦了,一味地点头称:“知道了,知道了!”这时,吴遇龙又从身上取出两文钱来给他的舅舅,也是特别吩咐老人家每次只能用一文,只有这样,什么时候你都不会受冻挨饿。老人家见这个外甥只给了两文钱,心想也忒小气了,反正自己也要带一点盘缠的,就没有把吴遇龙的话记在心上。吴遇龙亲自把老人家送上天以后,就回家有事去了。吴遇龙的舅舅在天上飞着飞着,突然他看见远远的地方乌云密布,心想恐怕老头要下雨,不好,我得赶紧飞的快的,早点到杭州就不怕了,想到这,他急中生智,就把左手的返程引线也一起点燃了,只见“草龙”“嗖”地一声朝前飞去,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杭州城,“草龙”扑下云头,稳稳当当地把老人家送到地面上,然后就奇迹般地变成了原来的稻草。吴遇龙的舅舅这时候也是迫不及待就想去看戏,就在旁边买了一点小吃的随便应付了一下就直奔戏园而去。就这样,老人家在杭州城昏天黑地的看了七天大戏,感觉也已经过足了戏瘾,这从想起会安徽的老家。老人也还算厉害,一下子就找到了那条“稻草龙”,可是当他骑上去准备点燃引线的时候,从想起返程的引线在来的路上就已经点燃用掉了,怎么办?怎么办???在当时的情况下,老人家还能怎么办,只有一个出路:走路回家!没办法,老人家就一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这样很快就半个月过去了,自己带的盘缠也早已用完了,这时他想起他的外甥给他的那两文钱来,就顺手掏起来一个用了,结果第二次去口袋掏的时候还有两文钱在,两文钱就这样反反复复地用,又应付了半个月左右。这天老人家看看已经到了自己家乡歙州地界,心里一高兴,就顺手把口袋里的两文钱一起掏起来买了点水酒喝了。酒是喝了,可是到自己家里还一星期的路程还要走,再去口袋掏钱的时候,结果什么也没有了。最后,没有办法,只能靠吃百家饭才勉强回到家中,那是气不打一处来,跑到他外甥家里,把这个好不晓事的“畜生”给骂得个狗血喷头。
后来,传说吴遇龙的这个舅舅穷得有骨气,百家饭吃得有分寸,没有把徽州人的脸面丢在外边,所以,后来无论什么年代,从来没有徽州人出去吃百家饭的,这也成了古徽州的一大美谈。因此,吴遇龙的这位舅舅也被土地神看中,后来成了一座土地庙的土地公公。
话说上回吴遇龙为了救活勇斗“乌鱼精”而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的“鲤鱼精”而不惜耗费自己300年的功力,来换取“鲤鱼精”的再生,此举赢得了人神众界的一致好评。尤其是江潭当地老百姓,为了供后人瞻仰这位人神共敬的大仙,当地财主们特决定在今日的江潭巴田街为吴遇龙建一座吴公庙,不想,由此而引发了一场弥天大祸……
                                       老龙王徇私建宫殿(金銮殿),玉皇大怒齐云山愤贬“五龙”
吴公庙前期选址、勘察、设计等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不想人间这等好事也惊动了里深潭一隔之遥的吴遇龙的知己好友东海老龙王敖广、南海老龙王敖钦、北海老龙王敖顺、西海老龙王敖闰,它们为了给这个人间的好友风光风光,就想借建吴公庙的机会,另行选址再为吴遇龙私建一处宫殿,图形、规模等按长安紫禁城的金銮殿的比例仿照,宫殿内的一切摆设全部由它们四海龙宫无偿提供。可是,在人间私建金銮殿是大逆不道的死罪,给皇帝知道了是要砍头的。怎么办?这时候,西海龙王敖闰就对其余几位大哥说道:“三位大哥,江潭地处江南边陲,山高路远,人间皇帝肯定是不知道这里的情况的,我们在建造时再请我们的好朋友哮天犬帮帮忙,在每日的午时三刻这一关键时分出面遮挡一下,这不就万事大吉了。”“是啊,四弟说得对,这就叫‘山高皇帝远’,应该不会有事的。”南海龙王敖钦这时候也一齐应和着。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选一个黄道吉日动土开工。
吴遇龙见这帮老朋友说什么要建一座人间“龙王庙”,以为它们是奉了玉皇大帝的旨意前来人间建造“龙王庙”的,也就没有多问什么,还处处为它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忙。要建大型宫殿,那就得要合抱粗的木材,可江潭本地根本就无法找到这样的材料。吴遇龙就带着老龙王们腾云驾雾来到现在的巴源小坑十里长岗上,远远看去满目皆是参天大树,真是上天助我也。这时候,问题又来了:一、这些参天大树不是自己的;二、就算百姓卖给自己,又怎么运回去呢?这些小问题又怎么能难倒这些上天入地的大仙们呢。四海龙王说了,只要你吴遇龙解决买木材问题,运的事情它们来解决。吴遇龙这时就来到小坑的一个姓朱的大善人家里,跟这位大善人说明来意,并保证到时候跟老龙王它们说一声,打个招呼,也在小坑这里设一个“龙王庙”,保一方百姓平安。朱大善人见吴遇龙这么说,当下也就满心欢喜,就对着漫山遍野的参天大树对吴遇龙说:“只要你能搬得动,要多少你就砍多少,至于银子吗,就全免了。”朱大善人这样说也是有他的道理的,那时候,小坑就跟世外桃源一般,大型的物体要运往山外简直比登天还难。吴遇龙这时就说,不用多少,就我身上穿的百衲衣够包的就行。说完,他就脱下百衲衣,只见他把百衲衣朝着对面的大山上飞去,一棵、两棵、三棵……百衲衣在不断膨大,参天大树在不断地被包入百衲衣之中,最后就在那片参天大树树梢停留了下来,直看得朱大善人目瞪口呆。
这边吴遇龙在跟朱大善人协商木材的问题,那边四海龙王也一刻也没有消停,只见它们使了个遁地法,一下子就从小坑遁回到了江潭后街,在原先采选好的地方吹了一口仙气,然后面向地面打了个喷嚏,只见眼前一道光亮直射地面而下,天大的奇迹出现了:原本好端端的土地,这时候突然就自动分开,从地下冒出一股清澈透底的泉水来。接着,又见东海龙王对着水井大声地叫着:“遇龙老弟,准备好了没有啊?”此时,更加离奇的一幕又出现了,只见水井里清晰地现着吴遇龙的身影,看他对着老龙王点点头,说了声:“好了,龙兄,可以做法运木材了。”然后,就看见老龙王们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坐下,只见它们口中念念有词,再朝水井方向看去,只见一棵棵合抱粗的栋梁之材源源不断地从水井中涌出地面,然后又一根根地堆码在一起。这时,吴遇龙又大声对老龙王说道:“龙兄,请你们把我们村修建吴公庙的木材一起做法运到巴田街去一下,那里不是也有一口老龙井嘛。”“好的,没问题。”老龙王爽快地答应着,又把修建吴公庙的木材全部运到了巴田街。
接下来如何如何建造金銮殿等我们暂且不表,再来说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哮天犬。哮天犬为了搞好人神间的友谊,不分颠倒黑白,不惜牺牲自己用千年道行而换来的狗格哗众取宠,变着乌云为老龙王它们遮掩私建的金銮殿,结果到最后是关门打狗——没得好报。这些也都是因为吴遇龙他们太过粗心大意,忘记了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的概念。这天的午时三刻正是哮天犬随着它的主人二郎神外出巡查值班时分,正好这年人间皇帝私下江南。哮天犬跟往常一样心里打着保票——今天肯定不会出事的。就这样,什么也没有遮掩拔腿就跟主人二郎神巡查去了。
话说皇帝的先遣使者太监王公公,他一路火急火燎地打探讯息,这天刚刚来到江潭境界,远远地他就看见一道金光直射天穹,这是什么光啊?他马上命令绿林军抄小路包围了后街的金銮殿修建现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的乖乖隆咚,这不是紫禁城的金銮殿吗?是谁这么大胆敢私建金銮殿?经他这么一吆喝,当地百姓终于知道了最近在建造的就是跟皇帝住的一样的金銮殿,这可是犯诛灭九族的弥天大罪啊!老百姓吓得一个个都躲回家中不敢出来。
老龙王们正好跟吴遇龙他们在水井中喝酒划拳呢,听见地面上人声吱吱,出来一看,大事不妙,恐怕皇帝老儿要把这事捅到玉皇大帝那儿,到时候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把天火烧了金銮殿得了。说干就干,只见老龙王一个飞腾就飞在了金銮殿的上头,然后龙口一喷,只见一团大火朝着刚刚建了一半的金銮殿飞去,一眨眼功夫,金銮殿就化为灰烬,老龙王们也一溜烟地从龙井中遁回了大海。
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勃然大怒,就把糊涂透顶、老态龙锺的四海老龙王与吴遇龙一起贬到现在的齐云山,生为道教的开山鼻祖张三丰开凿寝宫,待到张真人羽化成仙,玉皇大帝就把它们打成五龙山脉(五老峰),永驻齐云后山,为张真人看守寝宫。
吴遇龙后记:吴遇龙生时天空阴云密布、雷电交加。时下齐云山玉虚观观主看得天象出现异常,掐指一算,便知人间又出一位奇人异士,第二日便往上溪口方向寻来。来到江潭巴田街,果见一吴姓家中男孩不比寻常,特有意收为门下,便为男孩取名遇龙,并把生平法术全部教会与他。吴遇龙本为遇龙而生,不成想歪打正着又是遇龙而安,也算是修得正果。(完)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