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海图书馆的民国初期《申报》有关“乱党”案的要闻报道,地方通信、要闻栏目有:“皖垣又枪毙八人……”、“探访局长得奖……”等内容。在死难烈士中,有我的祖父刘少良、叔祖父刘济良,时人誉为“辛亥巢县刘氏一门双烈”。所谓“乱党案”则是袁世凯反动政府强加于革命党人的罪名,此案涉及当时重大政治事件:安徽柏文蔚、芜湖龚振鹏等党人响应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号召,举兵讨袁。现据有关史料和先辈口传资料,对这一政治事件及人物故事加以诠释。
民国三年八月十日《申报》报道《地方通信•安庆》称:“皖垣又枪毙八人。皖省探访局前在芜湖破获党人,并由巢县获解,主要之邢家容、丁兆骏、陈子卿、刘少良、刘济良、崔国栋、闫红脸、陶良业等八名。据称丁、陈、刘、崔等六名均受龚振鹏指使,或组织机关,或担任运动,并有徽章数百,均盖有印信,其文曰军人救国军统关防。至闫红脸、陶良业则系著名匪首,迭次犯案。以上八犯均经执法处讯供不讳,已于六号经探访局准奉安武将军批令,绑赴北门外枪毙,并于刑场张贴罪状。”九月七日《申报》报道《地方通信•安徽》称:“探访局长得奖。皖省探访局前在巢县破获党人机关,并当场拿获邢家荣等,又搜出毒药炸弹,当由倪将军以该局长等侦查得力,办事勤劳,特呈请总统将在事出力人员分别奖赏,以示鼓励。昨总统已有电到皖,并有勋章数副,闻该局长系得三等文虎章云。”文中之邢家荣(前文邢家容,系报刊字误)、丁兆骏、陈子卿、刘少良、刘济良、崔国栋等人均为革命党人,系芜湖驻军旅长、芜湖讨袁军司令龚振鹏属下骨干;闫红脸、陶良业两人为宣广当地农民,曾因抗税抗租被迫为寇,聚集贫苦农民在广德界牌关劫掠过往富商和当地富豪,从不伤害贫民百姓,被我的叔祖父刘之堂招抚投靠芜湖驻军旅长龚振鹏,故《申报》报道中称为“惯匪”(这是当时反动官府的一面之词)。邢、丁、陈、刘、崔、闫、陶等党人追随“辛亥四杰”之一的安徽都督、安徽讨袁军总司令柏文蔚,响应孙中山、黄兴发动的反袁二次革命,成立党人机关开展各项活动,如集会、游行、筹款,制作火药、炸弹、徽章,联络军队等等,失败后牺牲,成为二次革命的死难烈士。
刘少良、刘济良
刘少良为刘之良别名,刘济良为刘之堂别名,同胞兄弟,安徽巢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秉承家风,习文尚武,少有才华,为晚清光绪年间的文、武举人。刘之良在光绪、宣统年间任天长知县、泗州知州,为官清正,勤政爱民,任天长知县期间,甚有劳绩,后升泗州知州。时因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朝廷腐败无能,秘密参加光复会(后归并同盟会,后又改组为国民党)反清活动,与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党人交往密切,后因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牺牲,秋瑾数日后也在绍兴牺牲,清朝廷严查皖浙官场会党人物,遂愤然离职,回家乡巢县开办学堂。
其弟刘之堂为武举人,在其兄衙署担任幕宾,为得力助手,主要担负会党联络和保护商民等事务。武功高强,膂力过人,在皖江一带甚有名气。他常赴杭州、绍兴等地,出入于徐、秋门庭,徐、秋事发,遵兄命先期回巢避险,并替兄筹办学堂。祖父、叔祖父为将门之后,自幼练武,刀剑弓矢娴熟,尤擅长飞镖、飞石,十步开外,十发十中,时人赞祖父飞镖如流光闪电,叔祖父飞石似流星赶月。叔祖父常在皖浙陆路宣广道上行走,有一次在广德界牌关力敌强盗十多人,击伤其头领闫红脸、陶良业,事后给银疗伤,威服群寇,劝其改邪归正投靠芜湖讨袁军司令龚振鹏。
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在南京成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为避免战争,经南北和议,袁世凯承诺民主共和,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但袁世凯任总统后违背诺言,欲复辟称帝,镇压革命党人,杀害辛亥革命功臣多人,派人刺杀了宋教仁。孙中山、黄兴毅然发动二次革命,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相继宣布独立,并举兵讨袁。刘氏兄弟响应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号召,与邢家荣等六人接受龚振鹏(芜湖讨袁军司令)指派,组织机关,运动军队,开展反袁活动,被皖省探访局侦破后被捕。案发起因为奸细探知刘家宅院花台中埋藏有炸弹等物件,反动军阀县长王锡山于1914年夏带兵搜捕,挖出炸弹,押解省城安庆执法处以“乱党”治罪。新任安徽都督倪嗣冲为袁世凯亲信爪牙,邀功图宠,亲批斩决。《申报》报道枪毙,据我的祖母刑场收殓亲见实为斩决。同时遇难的还有邢家荣、丁兆骏、陈之卿、崔国栋等六烈士。
据《巢县人民革命斗争史》记述,刘氏兄弟殉难,巢县爆发声势浩大的学潮运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抗议反动军阀残害忠良,时人作《哀南巢》一文贴遍大街小巷,其中有“三木频加,惨痛刘郎之血”等语,与《申报》报到吻合,两相对照,相互印证。
龚振鹏,1882年生于安徽长丰县古柏村,1905年考入江南将弁学堂,1907年7月参加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后逃河北,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与蒋介石同学,后任安庆讲武堂教官、十三协二十标旗官,驻防清江。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失败被捕,后由部属救出。南京光复后,任铁血军参谋长。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任十八师三十五旅旅长,1912年11月授陆军少将,12月任安徽陆军一师二旅旅长,率部驻扎芜湖。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发布讨袁檄文;15日,龚振鹏在芜湖也发布讨袁檄文,历数袁世凯十大罪状,举兵讨袁,兵败后逃亡日本。其时,邢家荣、丁兆骏、陈子卿、刘少良、刘济良等人接受龚振鹏指派,在芜、巢、宣、广等地活动,事泄被捕在安庆遇难。1915年,龚潜回昆明,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1919年12月,加陆军中将衔。1920年,任虎门各路联军指挥。1922年,离开军界居上海。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与好友章太炎赴北平敦请张学良出兵。后来,龚振鹏接识共产党人,其女龚普生、龚澎投延安,他曾在重庆红岩村,与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作推心置腹的谈话。1939年,他坚拒汪精卫以中央委员、军政部长相诱,由蒋介石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参议。1942年7月,在广西桂林逝世,终年60岁,蒋介石撰挽联称颂“解环钩党留元气,树帜张军振义声”;周恩来发唁电称颂“有德有年,功在民国”。
柏文蔚
柏文蔚,安徽寿州人,1896年考中秀才,后进入安徽大学堂。1902年,在安庆组织励志学社,与赵声在南京组织强国会,失败后回安徽进入武备学堂。1904年,任安徽公学教员。1905年,陈独秀组织岳王会,任南京分会长;同年9月,任南京第九镇十七协三十三标二营前队队官,后升二营管带。1906年,柏加入同盟会;同年秋,柏文蔚与孙毓筠共谋以炸弹暗杀两江总督端方,失败后逃东北,加入吉强军。1907年,吴禄贞负责吉林边务,柏任参谋。1908年,担任哈尔滨屯田营管带。1910年,任奉天督练公所参谋。1911年夏,柏与冯麟阁、蓝天蔚谋划在东北起义,因爆发武昌起义,柏回南方参加攻打南京;同年11月,任宁军第一军统制。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4月柏率军入皖,任皖省都督,9月授陆军中将,在主政安徽期间,致力于发展教育、实业。1913年5月,柏与李烈钧联名通电,揭露袁世凯罪行,被免职;7月,响应孙中山的二次革命号召,发表反袁独立宣言,举兵讨袁,兵败后离皖。邢、丁、陈、刘、崔等被捕遇难,就发生在二次革命失败后。1915年12月,护国战争爆发,柏赴南洋筹款,于1916年2月归国。1918年,参加护法战争,担任川鄂联军前敌总指挥。1921年5月,任总统府顾问。1922年4月,任长江上游招讨使。1924年,担任北伐讨贼军第二军军长;12月,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30年冬,反蒋各派召开北平扩大会议,任常务委员。此后,他曾与冯玉祥联合,主张国共合作抗日。1947年,引退后居上海,晚年过着极清贫的生活,同年4月,在上海逝世,终年72岁。柏文蔚堪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与孙中山、黄兴、李烈钧齐名并列,时人誉为“辛亥四杰”。
《申报》报道中的其他六位烈士,因缺乏史料,无法一一诠释。笔者只能慨叹:腥风血雨恨满天,满腔悲愤吊英魂。借此机会,谨向辛亥革命中一切有名和无名的先烈志士致敬,是他们的铁血丹心造就了被孙中山先生称为“百年锐于千载”的伟大的辛亥革命。
注:刘平贵,男,安徽巢湖人,中共党员,退休干部,陕西省水文局原副局长、高级工程师,现为陕西辛亥革命后裔联谊会副会长、中国科技交流中心常务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