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姜桂题外传|徽商文化|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文化  
姜桂题外传
日期:2014/8/28 9:39:41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194次

关于姜桂题(绰号姜老锅)的传奇故事,亳州人几乎家喻户晓;城南姜屯、十九里的铁关帝庙、城里的姜公馆,亳州清末、民国的八大家之首;他在鲁豫皖、北京、热河、东北、西北等地的从军的戍马生涯等等,大人孩子都能说上一段,我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走访姜家后代和年长老者,知道了姜老锅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1.多彩的幼年

姜桂题出生于清道光二十三年三月十七日(1843年),亳县(今亳州)城南姜屯人,祖籍山西人,明朝建立前,亳州一带是反抗元朝的主战场,居民多遭杀戮。明朝建立后,皇帝闻知亳州人烟稀少,就从洪武八年到十三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老槐树下和山东枣庄老枣树下大举移民。所以,亳州凡是带屯、寨的庄名祖籍都是那时候从山西移民来的,姜桂题出生时的身材超出常人的身段,缘故就是老祖宗是西北汉子,他父母身高也超出一般人的,他出生时有魁梧的体格,所以父母就给他取名姜魁体,又有一双浓眉大眼,超出一般正常孩子的身高,父母亲对他是爱之有加,可他的饭量超人,兄妹五个病饿夭折三人,可想父母对他是怎样的偏爱了,虽然他身高马大,但他脑子是聪明过人,能言善辩,儿时讨饭时要比其他孩子要讨的多,办法和点子也多。在十岁左右时,庄里有一所私塾,在窗外经常能看到一个身影,在偷听屋内的“三字经”“百家姓”等老师的讲课,并用树枝在窗下的地上练写字和记下老师所讲的东西,老师多次喝呼不退,久而久之他也能弄点文墨了。儿时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能吃能干,母亲对他更是百般疼爱。由于溺爱,使他养成了很顽皮性格,经常和邻里的孩子打架斗殴,体格魁梧又灵活,一人可以打三五个孩子,所以乡里儿童对他是望而生畏,因顽皮,力气过人,在孩子的眼里他就像一口铁锅,(他们像烂泥)乡里孩子给他取一绰号“姜老锅”。此绰号一直现在亳州人无人不晓。他还有个绰号叫“将(姜)过腚”,清朝时期的人,上衣都是穿长袍大褂,大褂都要到膝盖下的,十多岁时,母亲给他做了一件上衣长袍大褂,一般正常人要穿上三至五年的,由于他身材长的非常快,第二年长袍大褂都变成了短卦了,家里也无钱在给他做新大褂,几年只穿着刚过腚的褂子,所以乡邻又给他取另一个绰号“姜(将)过腚”,此绰号是贬义词,他从军发达以后没有人在叫这绰号了。虽然他没有钱上学,但由于他对文化知识的渴望,私塾窗外求知识,最后也感动了私塾先生,先生有时也给他指点、帮助学习,在此期间私塾先生看他聪明过人,以后必成大事,就和他父母商量把他的名姜魁体改为皆音姜桂题,桂字是“金贵”的意思,题字是“标志”的意思,如《晋书》里的“欲垦荒田,先立表题”;取字翰卿,又作汉清。鸟羽之长而劲者为翰,卿是古代高级官名,如:三公九卿。所以先生和父母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后来他也没有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最后官升一品上将。

2.孝道传佳话

亳州人有一句口头禅:“父母养的儿子再多不如养一个姜老锅”,说明姜老锅孝顺是出了名的了。少年时的他,家里的农活基本是他干,父亲参加了捻军,一个哥哥和母亲,哥哥先天营养不良,母亲多病,家里活计全指望他了,平时出去要回的饭,总是先把母亲和哥哥吃饱,剩了在自己吃,母亲要他先吃,他总是说自己吃过了,从军以后,一心是想多挣钱,积极努力奋发向上,职位不断上升,军饷也越多,从当士兵开始,每发下军饷大部分必往家里拿,以孝敬母亲,他不管是在捻军里或者在僧格林沁军营里,以及在毅军里,军务在繁忙,总要抽出时间回家看望母亲的,一年三节、母亲生日、生病必须回来看望母亲。从军5年后在姜屯老家为母亲盖了一个四合院,在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岁被提升为管带,任了管带职务后,又在老家置了百亩地,给母亲聘有丫头、长工。同治四年(1865年)入毅军,两年后就升为偏裨,同治九年(1870年)升为统帅,在亳州城里给母亲建造一座大型住宅,姜家及母亲娘家、所有沾亲带故都住进了这深宅大院,后来成了亳州最大的最豪华公馆。在光绪年(1875年)母亲病逝,他当年是三十二岁,正是风华正茂、事业有成阶段,当时也正是军务工作非常繁忙的时刻,他悲愤地毫不犹豫决然回家奔丧,在母亲坟地旁搭以灵棚,除了吃住以外,就是跪拜母亲坟前,一直跪拜到七七四十九天,百天守孝无乐。母亲的去世对姜桂题打击最大,悲愤过激,一直是萎靡不振,无思想回军营就职,最后害了一场大病,一直在家三年没有出征去任职,期间还写了不少悼念母亲的诗句、文章。他视“为人子女天下大孝”为第一大德,也做到了对母亲“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的孝顺。

3、为人耿直仗义的品性

姜桂题的性格是北方人的基因所给予的,祖先是山西人,父母亲身材都高,他身高在一米九左右,高大魁梧,说话爽朗,办事爽快,幼年就喜欢结交伙伴,一次本庄的伙伴被邻庄的欺负了,他知道后,二话不说,自己就找到邻庄的人要说法,邻庄的人一看是姜老锅,大人孩子都出来赔礼道歉,他讲必须给当事人赔礼道歉,这家人随即就又给当事人陪里礼。只要是给他接触的伙伴对外打架绝不会吃亏,所以他也成了方圆几里地的孩子王。从军刚开始,军营里的士兵,下级军官,提起姜老锅都会竖起大拇指讲“实在、好爽、仗义”,打仗勇猛、冲锋在前,战刀下救过好多战友,急行军帮助弱兵扛行军包,背伤员,由于仗义、勇猛二十来岁就升了管带,后来升到偏裨时,儿时的伙伴纷纷都投奔了他,大部分都混上了一官半职的,在后来不熟悉的亳州人也有不少人去投奔他,只要通过他的考核,都能留在军营里,对不熟悉的人,他的考核很简单:一是问家乡的风俗地方话:家里的庄稼秫秫(高粱)、棒子(玉米)收成怎样,或者拿一样东西问:这东西是“啥价是”(什么东西)?“可是未”(好吗)。二是问亳州的地理环境:十八里(亳州城西),离十九里多远(亳州城东),大寺、十九里沟等地名,三是问为什么来当兵,只要回答前两个问题不错,基本认为是亳州老乡的人了,也基本可以安排他入军营了,如比较知名的亳州人高士读,在姜手下不久当了粮台师爷,后来当了民国的安徽省长,亳州清末举人夏东晓招募在手下当参事,颜天明投奔他在营里当参谋、上校团附等职。只要听说老乡家里有什么困难、老百姓被当地豪绅、当官的欺负了,他是夜不能眠,他在河南剿匪期间,有一农民被当地恶霸打死,和官府勾结,草菅人命,他知道后立即发信一封,要求州官限期处理,否则问罪,像这样的事只要他知道必须过问,此类事数不胜数。在军营里与上下级结交好多良友,相互照应,比如与老乡马玉昆,是金兰之交,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他们在毅军一左一右扶持宋庆南征北战数十年,一直是朋友间的同心合意、生死与共。他在接热河督军府时,大部分是前任熊希龄的旧部,他从不排除异己,对熊的旧部无一更换,从军五十多年,上下对他的豪爽仗义行为佩服的五体投地,民国初期的袁世凯、徐世昌、曹锟、段祺瑞等总统、领袖对他的豪爽仗义都给予了他高度评价和信任,并都招募于手下当护卫司令官,督查、巡视官等。

4、文武双全

有传说讲姜桂题是一介武夫、不识一个斗大的字,那是天大的笑话,其实他是文武双全,是一个勇猛、足智多谋的全能型的人才。在幼年时;在参加捻军前,都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杂字本”和一些诗词,阅览了一些四书五经之类的古书,也是私塾先生最喜欢的一个特别的、免费的学生,参加捻军后他看到了捻军的末路,不会有前途的,最后只会是死路一条,不久就转投了清军曾格林沁,入营后,看他身材魁体高大,就当了一名旗手,战斗都是冲锋在前,一次该营在亳州与河南交界处与捻军狭路相逢,曾格林沁没有心理准备,认为是捻军有准备偷袭他们,所以命令部下调头逃跑,捻军实际也没有心理准备,见对方回撤就顺势追赶,这时姜桂题就想,后撤的行动会造成士气大降,就会使部队进入危险的境界,会吃大亏的,想起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术,随机就调转回头迎敌而去,高喊“杀呀”,因为他是旗手,旗往哪士兵就得跟随到哪,全体都跟着他又掉转过头冲向捻军,曾格林沁被弄晕了在那发呆,捻军也被对方弄晕了,认为中计了,又掉头回跑,姜桂题身高步伐大,一手握旗杆,一手提大刀,很快的一人就追杀了后面的几个捻军,一直追了几里地,使这一股捻军死伤惨重,事后曾格林沁提拔姜桂题为百夫长,一次捻军首领张乐行在从雉河集退往西阳集时,姜桂题利用离间计谋,与张乐行表弟李世英联系,并说服了他弃暗投明,联手将张乐行诱捕杀害,此后姜桂题被提升为管带,后来清毅军将领宋庆以姜桂题作战勇敢,足智多谋,招至麾下。自此入毅军,因打仗勇猛、足智多谋多次立功受奖,不久就提为偏裨后登统帅。姜桂题三十岁就高官厚禄,功名显赫了,如果没有文韬武略是做不到的、也提升不了那么快的。在清末民初一起共事的和熟悉的不少将领,早于他去世的人,基本都有的他题的墓志铭或塔名,如在长沙岳麓山上革命先烈黄兴幕旁,有一幕塔是姜桂题所题塔铭是:“提觉五族,力倡共和。艰难险阻,推翻帝魔。福民利国,功德峨峨。景行仰止,长此山河”。行文自然,笔力遒劲,用典准确。在此不远处又有讨袁世凯名将蔡锷之墓,也有一块塔铭,也是姜桂题所题:“巍巍蔡公,出没犹龙。滇旗义举,虎啸风从。共和再造,唯公之功。泐铭金石,与国无穷”。从这两块塔铭可以看出姜桂题的书法功力和文化功底的内涵。更能说明他在民国初期动乱时期的政治舞台上,把握风云,驾驭时局的能力。姜桂题年轻时在一线战场冲锋陷阵,杀敌无数,进入中年就做了统帅。不管是在军营、政府里,一直到病死五十多年的官场,没有智勇双全的能力是很难站到最后的。说明姜桂题是一个文韬武略的政治家、军事家。

5、对亳州的影响

姜桂题从军、政五十多年,一直是不忘家乡,不忘家乡的发展。一是输出劳动力,他来亳州几次招募了大批士兵,解决了一部分吃不饱挨饿的难民,由于劳动力的输出,他们经常寄回不少军赏、钱财,救济了不少苦难的家庭,毅军里当兵的一半是亳州人,一半是河南虞城,永城人,当时亳州有一句流行语“当兵的跟着姜老锅,军饷发的多”,因为他从不克扣军饷。二是在亳州投资办实体,他出资在亳州建了第一个本地人开的钱庄,就是爬子巷的汇源钱庄,晋商的钱庄大部分已倒闭,而本地人的汇源钱庄,在民国初期,为亳州的金融贸易的繁荣、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开设了亳州第一家戏院-大观楼,在洪济桥北头,楼有底上三层可以容纳上百号人,当时姜桂题经常从北京请来京剧名角,如请来京剧泰斗、武生、外号“小叫天”的谭鑫培。让当时的亳州城“满城争说叫天儿”。也正是他开始让京剧进入亳州最热烈的时代,随后有梅兰芳、杨小楼等众多名角纷纷在亳州闪亮登场。什么“定军山”了、“霸王别姬”了、“黛玉葬花”了等古装戏,轰动了整个亳州城,使大量的外来的商人因听戏,都是一住数天不走,也引来了不少外商,带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大大繁荣了亳州的市场贸易。同时也给亳州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精神食粮,直到现在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受他们上一代的影响,还都能哼上几句京剧。姜桂题在亳州里人街开了第一家盆浴池,那时候盆浴池刚面世,就从北京专门运来几十个,分男女浴池,后来发展有大池、盆池很大的一个澡堂子,就是后来的华清池,澡堂子里也是很热闹的,现在的澡堂子还是延续那是的场面,不过那时洗澡的都是一些达官贵人,有钱的人,以及外商谈生意、享受的地方,但是它也影响了亳州的贸易发展。在亳州开了第一个上档次的旅店,在人民中路中段曹巷口北,姜家旅馆,有五间门面,后面是两进的两个四合院,房屋外观讲究,窗户、前墙都是木质的,前沿均有一米的走廊,前院子中央是一花园,后院中央是一养鱼池。室内也是非常讲究的红木家具,有卫生间、浴盆。外商住宿是天天爆满,生意是非常红火。出资办厂,在董家巷有“永昌”打蛋厂(当时亳州有5家)、在四眼井办有“棉锦”纺织厂(当时有3家)、在东寨外有“圣源”酒槽坊等经济实体,为亳州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隅首中往东南盖了一座约上万平米的公馆,在历史上也是亳州最大的私人公馆,大隅首开始南一百多米到薛家巷,往东一百多米到市医院路口,水利局、防疫站、邮局都在姜家公馆范围内,防疫站是正门,门楼非常漂亮、有砖雕、石鼓、迎门墙等,在抗日战争时期,里面住过新四军、抗日战士的伤病员,后来日本人怎么知道情报了,就派飞机进行轰炸,把前面的门楼子、房子炸平了,前门就用砖堵住了在也没有用过,就走后门了,也就是现在的唯一保存的门楼,也是省重点保护文物,在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南下时姜公馆被当作解放军部队医院,又遭到一次蒋介石部队的轰炸,炸的百十间房子,所剩无几,解放后就收为政府所有了,成了亳县人民医院、水利局、防疫站、邮局。姜公馆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也是出过力的,为人民医院建设节约了不少资金。所以姜桂题为亳州历史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6、后记

我儿时就对姜老锅的事印象非常深刻,在亳州大隅首北二百米处路东,姜家店还在开着,但里外面的房子,已经非常简陋了,有门面房四间,后面有一个四合院,旅店生意还算不错,店主因是姜老锅的后代,被红卫兵天天揪出来游大街,我记得很清,此人大高个子,戴上高帽子显得更高大了,就是眼睛有点漆蒙漆蒙的,可能是天天游街的缘故吧,后来生意也不行了,旅店关了,此人也回老家姜屯了。在这其间由于红卫兵天天审问把姜老锅的坟墓葬地审出来了,就在涡河北三十庙附近,当时听说扒姜老锅的坟墓的情景,墓棺是双棺,尸体完好,把他扒出来后,放火烧他时由于筋骨缩短的原因,尸体突然坐了起来,并从嘴里吐出一颗夜明珠,有的说尸体没有化的原因是夜明珠的原因,还有的说棺木里的一些宝贝起的作用,当时那颗夜明珠和其他陪葬品就被洗窃一空,留了一堆灰烬和焦土。他出资所办的一些厂、商铺、娱乐场所,都不复存在,他出资修盖的十九里的铁关帝庙早已倒塌,还有一对歪倒的石狮,现在被移到了华佗庵大门前,城里的百十间姜公馆,就剩有一座门楼子被保护了起来,他所留下的东西已所剩无几,但他的故事,传奇在亳州一直流传着,他的豪爽性格、为人耿直;做人的“孝道”为先;为国善于职守、智勇双全的德行永存,功德永扬。亳州出了个姜桂题,也是亳州人的骄傲。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