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上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逐步加大,公共文化发展和繁荣达到空前高潮,县级设立了图书馆、文化馆、文艺创作组、文管所、文化执法大队,各乡镇设立了文化站、村级农家书屋等机构和设施,通过公共图书一体化、送戏进万村、文艺创作奖励办法等活动,极大的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基层文化的大发展,增强了各地文化软实力的大提升。但在具体的细节上还有待完善和创新,让更多的人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文化惠民福利,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走访,现将群众的呼声归纳了几点期盼:
一盼在县城小区物业公用房里设立图书屋。每个小区住户最少也是几百户,多则上千户,小区住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全县的退休干部、教师及城市居民,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现在县里图书馆馆藏面积有限,且他们年龄大了腿脚不好,去图书馆看书不太方便。作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框架,乡镇和各村虽然都普及了农家书屋,但是农村真正看书的几乎没有,利用率不是很高,每当看到农村文化资源闲置很心疼。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城镇小区居民文化需求愿望迫切,也正是因为缺少文化设施,导致县城小区内到处布满麻将馆,麻将馆的存在,对家庭对社会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如果利用小区整治这个契机,在小区内设图书室(可以减少对农家书屋的投入,小区图书管理员可比照农家书屋管理员的管理模式),满足那些退休老同志和孩子读书看报的需求,让想读书的人有书读,一定会让我们的县城小区不仅充满花香也充满书香,让公共文化覆盖的更全面,让各地的文化公共资源利用的更好。
二盼送戏进万村活动应在节目形式和时间节点上有改进。一是送戏进万村活动应选在农闲季节,春种秋收季节不宜开展,农民群众忙没有时间看;二是节目选择要适合农村人群的喜好,独唱、演唱类节目要减少,国粹、地方戏(黄梅戏、庐剧、豫剧、京剧、变脸等)要增多,特别是演唱类节目存在假唱的情况引起群众反感;三是语言小品类节目要有创新,台词可根据县里各项工作热点不一,用身边人和事的故事情节进行编排,既宣传了县级的政策,又让观众在欢歌笑语中掌握了全县的大政方针,一举多得。
三盼注重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结构调整配置及培训工作。以金寨县为例,全县基层文化站65人,其中50多人都是原乡广播站的外线员和播音员转岗过来兼顾的,老文化人员年龄大,转岗的对文化工作不太熟悉,工作只是摸索着干。建议:一是由县直主管部门对乡镇现有人员每年开展业务培训,选派优秀人员出去到先进地区学习;二是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关心和爱护,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给予他们参与遴选、上挂、岗位流动的机会,不能让他们老死在一个地方,成为所有单位的弱势群体,导致宁愿给其他部门打工,也不愿从事文化工作;三是在分配三支一扶和公益性岗位大学生时,基层文化站应有一定的名额,让年轻人的青春活力来带动农村文化的发展,有的乡镇社保所定编7、8上10人的都有,这样造成基层部门人员分配不合理。
四盼边远农民群众期盼电视免费户户通。近期出台的《安徽省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实施方案》,为边远地区的群众实施户户通,每户计划投资350元,中央财政每户补助100元,县(市、区)财政每户配套100元,按照自愿原则,由农户自己承担150元,现在市场上卖的直播卫星也才150元,虽然收不到加密频道,但也可以收几十个卫视节目,盼望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设备能免费送于边远山区群众就更能体现真正意义的文化惠民工程。(金寨县桃岭乡党政办 刘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