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同的反响人物传记《奇士王世襄》一书(贡发芹) |
日期:2014/9/3 11:26:11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367次 |
安徽明光籍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最具独立精神和践行能力的学者型青年传记文学作家”、中国文史出版社第八编辑室主任窦忠如先生的60余万字的长篇章回体人物传记《奇士王世襄》2014年8月由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在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隆重推出。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反响。 窦忠如先生自1998年开始,从事中国历史、文物、考古、收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相关近现代人物传记方面的研究与传播,作品涉及许多专业领域,曾主持、参与多种相关图书的策划出版工作,均相当成功,创作成果丰硕。先后在海内外出版了《梁思诚传》、《王国维传》、《罗哲文传》、《大匠踪迹——中国近现代经典建筑掠影》、《北京清王府》、《寻找辉煌——红军团历史寻访记》、《魅力苏州园林》、《守望——紫禁城》、《追忆——明清皇陵》、《悲欢——颐和园》、《国宝流失之谜》、《国宝回归之谜》、《绿色痕迹》、《世间绝唱:梁思诚与林徽因》、《中华古建名胜丛书》、《中国·世界遗产探秘丛书》等50余部作品。 王世襄(1914年5月25日~2009年11月28日),号畅安,汉族,北京人,祖籍福建福州,1914年5月25日生于北京。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九三学社成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王世襄先生常被人们称为“京城第一大玩家”,可他这儿却玩成了大雅,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王世襄先生学识渊博,对文物研究与鉴定有精深的造诣.王世襄先生研究的范围很广,涉及书画、雕塑、烹饪、建筑等方面。他对工艺美术史及家具,尤其是对明清家具、古代漆器和竹刻等,均有深刻研究和独到见解。他注重长期的实践考证,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专著10余部,论文90余篇。其中在家具方面的专著有《髹饰录解说》和《明式家具珍赏》等。后者阐述了明代家具的制作工艺、榫卯结构基本结合的分类、家具用材的选择、装饰的技法工艺等,自1985年9月出版发行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和重视,已被译成英、法、德文等多种文字版本。王世襄先生兴趣广泛,喜爱古诗词,曾从事家具、髹漆、竹刻、传统工艺、民间游艺等多方面的研究,均有论述,并有深刻见解。 2007年,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弟子、享有“京城第一大玩家”美誉的中国文物大师、93岁高龄的王世襄先生看到窦忠如先生的《梁思成传》一书后,便在第一时间通过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联系,主动约谈了窦忠如先生,对当时还不到35岁的窦忠如先生撰写的恩师梁思成传记褒奖有加。当窦忠如先生提出撰写王世襄先生的传记时,老先生满口承应。随后,王世襄先生不断接受窦忠如先生访谈,提供身边资料,提供自己朋友、同事访谈线索给窦忠如先生,使得窦忠如先生掌握了许多别人掌握不了的核心和关键资料。在掌握全面丰富资料的基础上,窦忠如先生经过了8年精心帅选、提炼和刻意打磨、修饰,终于成就了60万字巨著《奇士王世襄》一书。 《奇士王世襄》刚刚面世,就产生了不同的反响。首版软精装8000册已被抢购一空。二版函封精装上下册正在印制之中,三版金丝楠木盒珍藏品正在紧张设计之中,香港版、台湾版已经授权即将出版,美国版正在紧张翻译授权之中。随着影响不断扩大,其他国家文字版本也将随之而来。 2014年8与30日下午,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与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北京同兴和古典家具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在第二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举行了窦忠如先生《奇士王世襄》一书首发式,邀请了许多国家文物界顶级名流莅临现场,他们对《奇士王世襄》一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之子、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文化部中国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罗扬先生在首发式上叙述了自己父子与王世襄先生的交往经历,玩家王世襄教罗扬先生捉蝈蝈的细节和王世襄先生玩蝈蝈的境界。罗扬先生认为:“《奇士王世襄》一书融史料性、学术性、文学性、可读性、可视性于一体,用神来之笔再现了奇士王世襄坎坷曲折而又辉煌丰富的一生,既有李白的浪漫文采,又有司马迁的严谨风格。实在不可多得!” 中国近代大文豪老舍之子、中国老舍研究会原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中国博物馆学会副会长、著名作家、博士生导师舒乙先生,在首发式上深情地回忆了王世襄与他们父子之间的数十年的交往,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王世襄散文《秋虫六忆》等文章手稿收藏过程和王世襄做菜绝活,认为王世襄是中国文化巨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最后肯定窦忠如先生《奇士王世襄》一书:“窦忠如先生《奇士王世襄》一书真是了不起!这是一本好书,手笔好,装帧好,都是一流;一本大书,分量特别大,大气磅礴,张弛有度;这是一本好看的书,精选了大量的精美图片,许多是第一次面世,图文并茂,不容易,非常难得!” 中国高级建筑师、达沃斯巅峰旅游景观设计中心总策划师、北京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旅游专家,杨乃济教授与王世襄是世交,他在首发式上回忆了王世襄先生收藏明式家具的情况和王世襄先生赠他小马甲的曲折过程,做出了这样评介:“窦忠如先生《奇士王世襄》一书生动地刻画了可贵的文物大师王世襄先生形象,方方面面都写全了,非常完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既大俗又大雅,既大土又大洋,既大文又大野的现实生活中的王世襄。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1947年就认识王世襄先生的国家文物局顾问、国家鉴定委员会常委、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法规制定的起草者和执笔人、中国著名文物专家谢辰生先生在首发式上回忆了王世襄先生追还国家文物情节。1946年12月-1947年2月,王世襄先生被派赴日本任中国驻日本代表团第四组专员,交涉追还战时被日本劫夺的善本书等文物事宜,1947年初追还被劫夺的原中央图书馆所藏善本图书106箱,由日本横滨押运到上海。谢辰生作为郑振铎秘书受郑振铎派遣前往上海接收了这批珍贵的文物,这是抗战时期被日本劫走的众多文物中唯一被追回的一批文物。谢先生认为:“王世襄这一贡献不得了,别人没有做到,只有他做到了。王世襄先生是个好人,是个奇才,是个爱国者。窦忠如先生《奇士王世襄》一书生动地描写了王世襄先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文化遗产的优秀品德,符合当今宣传主流,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应当大力推介。”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历史博物馆顾问、首都博物馆顾问、炎黄艺术馆鉴定委员会会长,享有“中国古陶瓷第一人”美誉的93岁耿宝昌先生与王世襄先生曾经是同事,在首发式上回忆了“京城第一大玩家”王世襄是怎么玩的,“奇士王世襄”的奇特之处,认为窦忠如先生《奇士王世襄》一书生动地再现了王世襄先生“不仅是京城第一大玩家,而且是中国第一大玩家。玩家会玩,玩出了特有的套路,玩出了高雅的境界;玩家并不是纯粹停留在玩上,而是在玩中研究,玩出了学问功夫,玩出了文物的价值,研究出了文物的文化底蕴和深沉内涵”,“ 《奇士王世襄》一书是窦忠如先生继《梁思成传》之后又一大贡献!将引领传记文学领域一大潮流,应当特别感谢作者窦忠如先生!祝贺窦忠如先生!” 整个首发式现场座无虚席,引来许多人站着围观旁听,比预定结束推迟了一个多小时,非常成功。足见《奇士王世襄》一书不同反响。 据悉,中国作家协主席铁凝、副主席陈建功已告知窦忠如先生,近期,中国作协将与中国现代文学馆专门组织召开《奇士王世襄》一书研讨会。相信窦忠如先生《奇士王世襄》一书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 祝贺窦忠如先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