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淮南大通万人坑见证日军暴行(下)|徽商文化|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文化  
淮南大通万人坑见证日军暴行(下)
日期:2014/9/5 10:07:08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256次

9月1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作为安徽仅有的两个纪念设施之一,大通万人坑教育馆位列其中。

对于突如其来的荣誉,李文玉坦言,新闻来得太突然了,他自己和大通万人坑教育馆事先完全不知情。“我也是看新闻才知道的,当时看到了80处国家级纪念设施和遗址名录,我一个个地查,意外发现我们馆在里面,当时我也很激动。我问了省市文物局,他们也都不知道这个事情。”

“当年这里的矿工好多来自山东”

李文玉告诉记者,去年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刚刚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教育馆做了几年的准备工作,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有较大的提升,但是他认为,馆里的陈设还很落后,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我们有一个大致的规划,但是目前仍在前期的调研阶段。”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教育馆的展室里没有空调,夏天炎热,冬天寒冷,许多珍贵的文物仅仅存放于普通的玻璃柜中。

但是至少,这一次入围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让李文玉看到了新的希望。李文玉告诉记者,入围国家级名录,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大通万人坑教育馆。认知度提高之后,会有更多人来参观,更多地了解这段历史。“以前我们的宣传确实不多,入围之后这几天很多媒体过来采访,包括一些学校过来举办活动。”

就在昨天下午5时15分,记者采访结束时,几位市民乘坐出租车来到教育馆参观。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是淮南人,叔叔从山东过来走亲戚,他们一家特地带着叔叔过来参观,“当年这里的矿工好多来自山东,所以我叔叔也特别想看看。”

76年前日军抢占淮南煤矿

由于淮南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此外淮南地处华东腹地,战略地位亦十分重要。自侵华以来,日军便对淮南煤矿虎视眈眈。1938年6月4日,日军侵占了淮南煤矿。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讲解员曹楠楠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给侵略中国提供物质支持,日军强制控制和掠夺淮南煤炭资源,并在淮南矿区实行了血腥统治。

日军在煤矿设立了一整套强化统治的组织机构。这个系统中的劳务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机构,下设包工柜、逃亡监视哨、操入课(考勤、催班)、采用课(进用、解雇、管理)等。既管工人生产,又进行特务活动。广大工人视之如虎,称它为“老虎系”。从1938年6月4日日军占领大通后,到1945年8月日军投降,大通、九龙岗用掠夺式开采。

1938年,国民党军队炸毁了黄河花园口大堤,鲁、豫、皖等地遭受大水灾,饥民塞道。看到了机会的日本人开始在开封、郑州、德州等地设立招工处。这样,成千上万的逃荒农民及失业工人被一步步地骗到了淮南。据不完全统计,仅1941年3月至1944年6月的3年零3个月中,日本侵略者通过各种手段“招”来的劳工就达7万多人。

煤矿就是阎王殿

据曹楠楠介绍,大通煤矿除设有碉堡外,还设有监狱、刑场及两座水牢。日本人用监禁、拷打、屠杀等野蛮手段来统治和迫害工人,常用的刑罚有电刑、刀刺、火烧、活埋、狼狗咬、立站笼、灌凉水、灌辣椒水、坐老虎凳、装入麻袋抛到河里,等等。

1941年冬,日军一次将260名矿工装入麻袋,投入淮河。日本特务经常以“企图逃跑”、“破坏矿山”、“通共产党”、“闹罢工”、“不是良民”等罪名,将工人严刑拷打,逼供治罪。“当时,矿上和矿外的人经常能听到受审矿工们凄惨的叫声,还有日本人魔鬼般的吼叫声。”

在严密、残酷的高压统治下,矿工们过着非人的生活。矿工们说:“煤矿就是阎王殿,进矿处处鬼门关。”

矿工在煤矿里一天至少要工作12个小时,有的矿工甚至要工作长达16小时。井下采煤环境十分恶劣,工具也十分落后,上行出煤时工人跪地,背着车绳爬着向前拉,干活赤身裸体,一班下来,肩膀上皮开肉绽。

由于通风不佳,矿井下常年高温,污水横流,浊气难闻。因事故频发而葬身矿井的矿工不计其数。

1943年春天,井下西四石门发生瓦斯爆炸,日军明知里面有许多工人,但他们不仅不予抢救,反而在石门口垒起一道防火墙,40多名矿工被活活闷死在里面。

上万名矿工命丧煤矿

1942到1943年,淮南煤矿发生了严重的瘟疫。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的瘟疫导致上万人死亡,形成了今日的万人坑。

在日军的凶残统治下,矿工们的生活非常艰苦,吃的食物不健康,下井后只有污水喝,加上各种传染病的流行,矿工开始大批死亡。

1942年,一种传染病突然袭来,矿工们的症状为高烧不止,四肢抽筋,全身起斑,上吐下泻。日军担心病患会影响其他矿工下井,就将患病的工人集中到一起,设立“大病房”,名义上治病,实际上是催命。

大通矿设有两处“大病房”,其东门外的一处使用芦席、竹笆建造,设有铁丝网和岗哨,不准病人出门和家属探望。四间房子塞了七八十人,病人躺在铺上连身都不能翻,既无医疗护理,伙食又跟狗食差不多。

矿工们每天都有人死亡,最多时一天死亡73人。更为残忍的是,有的重病矿工尚未死就被抬出去活埋了。日军将大批矿工的尸体抛在南山一带。

1942年冬,一场大雪覆盖了淮南矿区,也掩盖了矿工的尸首。1942年春天后,随着大雪融化,尸骨露出,日本侵略者为掩盖其屠杀中国人民的罪恶行径,指使总监工王长明纠集日伪军警、汉奸等,用刺刀、皮鞭逼迫工人在南山挖了三条大坑,将漫山遍野的尸骨集中抛在其中,每抛一层尸骨,撒一层石灰,这样就形成了白骨累累的万人坑。

解放后,一些幸存的矿工站出来质证日军的暴行。老矿工王福然全家5口人,有4人的尸骨被抛入万人坑。胡继云全家于1941年被骗入大通煤矿,他的父亲在矿里含恨而死,母亲尚未断气也被抛入万人坑。

日本侵略者在淮南矿区进行疯狂的掠夺和残暴统治,推行惨无人道的“以人换煤”策略,导致一批又一批矿工成为他们的牺牲品。据日伪档案的统计资料,仅1943年的半年多时间内,死亡矿工就达13000人之多。所以在大通万人坑教育馆的第一个展厅里,墙上写着大大的13000。

李文玉告诉记者,大通万人坑教育馆不仅是日军侵华罪行的铁证,也是中华民族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中进行的不屈不挠抗争的印证。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