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会长陈文玲(左一)与李文朝(中)和袁海涌。《诗满国子监》为李文朝书
9月6日,中国“太学诗会”在北京国子监(孔庙)博物馆成立。
孔庙和国子监国学文化推广部主任、成贤国学馆馆长纪捷晶作大会主持。名誉会长、中华诗词常务副会长李文朝作了大会发言。
国务院研究室司长、中国国际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博士生导师、著名诗人、首届会长陈文玲女士在大会上强调:写诗是我工作之外的业余爱好,过去一直没有对外交流,今天我要在这里大声说出来,写诗真的是很好,可以陶冶人性与情操。在2014的中秋到来之际,我们在这样一个圣贤之地歌咏赏月,赞美我们的金秀河山,也是对孔子儒家思想的一种崇敬。
大会活动中,由首届会长陈文玲女士邀请著名书道艺术家、毛泽东书风践行者袁海涌先生当场挥毫三张六尺整宣于晓鹏创作的《甲午年太学诗会赋》:“华夏之德,卓尔煌煌,含弘该要,日新旧邦。辟雍穆穆,规圆矩方。环桥阶序,教泽汤汤。如切如磨,春射秋飨。戴甫垂毕。唯谨唯庄。蓄德馨之优渥兮,化人物之丰滋。延中和之纯美兮,发玉振而金昂。清歌皓月,曼舞宫商。诗会甲午,赋咏上觞。太学是崇,六堂既章。灵台司命,群耀称光。文脉宗祀,由斯已匡。有源活水,既授永昌。”只见书家龙飞凤舞,用锋多变。从汉字的一点一撇开始。那一点之水,来自长江黄河的源头,那一撇一捺中把孔子儒家思想的自尊威严书就了书道精深的宽博雄浑,洒脱豪放,逸气纵横,以势取胜。其创作结体欹侧、险绝造势,横竖纵横,阡陌交错,形成了书法之道的神韵精神。狼毫长锋,行走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偌大的宣纸上,一方金石烙上鲜红的书道无道。
“十年寒窗磨一剑”,先生现场挥就三张六尺整宣的作品全程不过短短几分钟,一气呵成,笔触流畅,字字沉稳有力,可见书道家书法功力之深厚,而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称赞:“毛泽东书风践行者袁海涌先生,一直是把书法看作一种自觉情绪的最好流露,对中国书法的把握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上的把握,他是从气质、学养、志趣、性情等各个层面把握了一种民族书道之大美精神,而书法在纸面上流露和表现出的也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纯艺术的美感,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体人格的才艺外露。”!
“太学诗会”在敬一亭前举行了“国子监太学诗会成立仪式”。著名朗诵艺术家虹云,为诗会主持增添了多彩亮点。最后与会嘉宾在辟雍大殿观看了《风雅颂2014国子监中秋诗歌音乐会》。
太学诗会成立后,将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承华夏诗词新风,弘扬民族诗歌精神。同时将出版会刊《太学诗刊》。
参加诗会的诗人、艺术家和企业家还有: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馆长吴志友、北奥集团北京演出总公司董事长张海君、尚古书房总经理陈世军、中华诗词杂志执行主编高昌、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张星、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委会主任马玉萍、著名诗人汪国真、著名书法家刘正成、青年美术评论家范曾研究会会长杨青云、联合国华人协会主席王建省、新华网策划总监宋森、台湾新闻报记者纪良发、北京林萃书院执行院长李国富、世界艺术馆副馆长芦秀娥、大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何文娜、国家话剧院冯福生、世界孔子联谊总会孔祥贞,以及李冰、郑欣淼、郑伯农、蒋有泉、正举沈鹏、杨海溶、刘玉泉、尹和平、祝万山、张宛成、赵永生、王立君、杨茗柳等近100人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