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腐败,现在有一句话十分流行,堪称箴言,那就是通过反腐败,要让官员做到“三不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说起这“三不腐”,如果真的能够实现,那当然是利国利民的天大好事,问题是能不能真正做到,还是有待观察研究的。
总之,人们总的感觉是这“三不腐”说说容易,要真正做到却很难,特别是要长期和彻底做到就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必须认真对待,说过之后必须认认真真和扎扎实实地去做,否则仍然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还是会让广大民众失望的。
第一是要让官员“不敢腐”,还是属于治标范围,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也许能够基本做到,只要顶层下决心做到严之又严,持之以恒地对贪官污吏采取高压态势,有一个抓一个,有一批抓一批,该关的关,该杀的杀,尤其是对大贪官,更加不能手软,即使监狱里已经人满为患和杀贪官时血流满地也在所不惜,坚决不退缩,仍然要继续抓、继续杀,官员们的“不敢腐”,就可能会成为一个时期内的现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官员在贪污与坐牢之间,在受贿和杀头之间,他们毕竟会因为畏惧恐惧和贪生怕死而不会选择坐牢和杀头的,起码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在一定时期内有所收敛,不敢腐败。朱元璋剥贪官的皮,毛泽东杀刘青山、张子善,其震慑力终于起到一定作用,所以有那么一二十年的时间官员始终不敢贪腐。但是因为没有一整套防止腐败的制度作保障,所以这种“不敢腐”就会好景不长,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沉渣再浮。如今即使有高压态势,但是因为没有大开杀戒,比如贪污受贿几千万甚至上亿也不杀,所以贪官污吏们的畏惧心还是有限的,同时加上各地各系统那些仍然隐藏很深并且依然掌握实权的贪官从中作梗,对贪官的高压态势还会打折扣,充当贪官的保护伞,利用各种手段保护这些贪官,甚至还会暗地里联合起来,利用各种手段对抗反腐败,因此官员们的“不敢腐”就不会持久,恐怕还不能达到毛泽东时代甚至朱元璋时代那种治标效果。一句话,因为对官员采取高压态势,捕、关、杀等,多管齐下,所以在短时期内让官员“不敢腐”还是能够做到的,但是由于缺少制度保障,要想长期让官员“不敢腐”,仍然是一大难题。
其次,要做到让官员“不能腐”,难度就更大一些,原因是目前还没有一整套防止官员贪污受贿的制度,也就是说,预防官员贪污受贿的“笼子”还没有打造出来,仅仅靠一时的高压态势,仍然解决不了大问题,仍然谈不上治本。由于缺少把权力关起来的制度“笼子”,所以仍然还会有一批接一批的贪婪无厌的官员,继续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权力寻租,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无所不为,胆大包天,从而出现这边抓了老贪官、那边又出现新贪官的“前仆后继”现象,弄得反腐败的机构与官员应接不暇,顾此失彼,所以仅仅依靠抓、关、押、杀等治标不治本的手段,还是达不到让官员“不能腐”的目的。所以,如果不能及时打造出十分完善的防止腐败的制度“笼子”,就根本无法把权力关进“笼子”,想要做到让官员“不能贪”,难啊!贪官之所以能够贪腐,就在于他们手中具有不受约束和监督的权力,因此,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官员们就无法滥用职权,那么他们就是日夜想贪腐想得发疯,也就没有办法贪腐了。但是打造关权力的制度“笼子”,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所以只要这种制度“笼子”没有打造好,官员就能够贪腐,可见官员“不能腐”难度大着呢。
再次,要让官员“不想腐”,那就更是难上加难,因为“不想腐”是一种十分高的境界,目前几乎所有官员都不具备这种境界。以绝大多数官员目前的思想意识水平和道德品格水平看,他们距离这种高境界还差十万八千里呢,因此人们还是要现实一些,暂时还没有必要去奢想这种境界的实现。所以,我们还是要面对现实,首先把让官员“不敢腐”这一步做扎实,不要虎头蛇尾,不要半途而废,不要蜻蜓点水,不要心慈手软,不要官官相护,不要反反停停,不要急画句号,起码要把现有的贪官99%都抓干净,然后再积极打造关权力的制度笼子,做到像新加坡那样让官员不能贪腐,那就真是造福于后人,十分了不起啦。
让官员“不敢腐”,这是今天的事情,必须坚决彻底做好,也完全能够做得到;让官员“不能腐”,这是明天的事情,必须积极准备去做,一旦开始做,就要完完全全做好,不能有一丝丝漏洞;让官员“不想腐”,这是后天的事情,甚至是遥远的事情,可以作为一种理想,以后条件成熟了再去做。孟子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有“为与不为”和“能与不能”的区分,反腐败这件事,其中让官员“不敢腐”和“不能腐”,属于“为与不为”范围,愿意做就是“为”,不愿意做就是“不为”。而让官员“不想腐”,起码目前还是属于“能与不能”范围,暂时做不到并不影响大局,这一代做不了,可以留给下一代去做。只是前两项,即让官员做到“不敢腐”和“不能腐”,则是火烧眉毛的事情,是一分一秒都不能延缓、耽误和拖拉的,否则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国家这条大“船”就有颠覆沉没的危险,“船长”们务必要抓紧再抓紧才是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