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着手研究宁合都市圈的最佳时机,苏皖应该联手,解放思想,大手笔操作。 ”南京都市圈新一轮规划编制在即,南京市住建委研究室主任陆玉龙昨天再次呼吁,建设“宁合都市圈”,他认为,目前两市经济圈距离更加接近,建设“宁合都市圈”各方面条件都已具备。
“宁合都市圈”双核并联发展
早在2006年,陆玉龙在参与编制南京相关发展规划时,就提出建设“宁合都市圈”设想,不过,由于当时只是概念,并无完整的框架。随着合肥加入长三角城市群,安徽皖江示范区获批,合肥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与皖江示范区之间的一个重要平台,不仅仅是南京人的都市圈,也应该是合肥人的都市圈,因为二者距离非常接近,又处在东西部交替区域,这在中国的都市圈中是独一无二的。 ”他说。
陆玉龙说,他所构想的“宁合都市圈”现在已经清晰,位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南北跨江呈块状分布,东西跨越苏皖两省,以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为双核心,包括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宣城、六安、滁州、淮安、扬州、镇江等11个地级市、10个县级市和43个县所辖787个县城镇及建制镇,总面积11.7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320万。
陆玉龙认为,合肥作为皖江示范区、合肥经济圈、合芜蚌新特区的绝对核心,已经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南京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双核并联并将推动区域内的城市快速发展。
宁合都市圈实际上是由南京都市圈、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两圈一带”融为一体而组成,该区域内地理相接、文化相近、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陆玉龙建议在苏皖两省的支持下,南京联合相关城市以南京都市圈建设和发展为主题积极向国家申请“统筹区域发展先行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苏皖联手应先破“思想壁垒”
在陆玉龙看来,宁合都市圈将有利于增强长三角综合实力。长三角在迈向世界级城市群的进程中,已经面临资源“瓶颈”约束,“地荒”、“水荒”、“电荒”、“技工荒”警报频现,在这一背景下,宁合都市圈通江达海,交通便捷,空间广阔,土地、能源、原材料、劳动力资源丰富,粮食和农副产品供应充裕,将成为发展最快最活跃、对增强长三角综合实力贡献最大的区域之一。
“宁合都市圈建设的最大阻力来自思想,两地若不能真正解放思想,这一重大战略将无法实现。”他认为,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各地在编制规划或统领区域经济发展时,不少地方的实际想法是“宁当鸡头,不做凤尾”,这实际是丧失发展机遇,这种成见也早该抛弃,因为合肥与南京合作,不但不会影响双方的发展,还会进一步推动,所以必须消除思想壁垒,而一旦苏皖真正联手,必将在全国范围内产生更大示范意义。
陆玉龙透露,目前,南京市都市圈新一轮规划编制即将启动,“在与相关规划专家讨论时,我建议南京在新一轮规划中,应该一并做好宁合都市圈规划,南京应该先行一步。 ”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