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亳州的晋商八大家|徽商文化|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文化  
亳州的晋商八大家
日期:2014/11/28 10:09:43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320次

亳州人都听说清末民国时期的“八大家”:姜、蒋、刘、李、耿、马、路、汤,他们只不过是后“八大家”,诸不知在他们以前还有前“八大家”,那就是清初、清中期来亳州经商的山西人-晋商八大家,即:王、郑、陈、董,汪、范、苏、熊。

山西商人在亳州从事商业活动的时间,有文字记载的为清朝初年。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修大关帝庙记》说:“……西陲而行贾于亳,连袂偕来,指不胜屈,亟设会馆以为盍簪之地……”“连袂偕来,指不胜屈”,意指大量山西商人涌入亳州吧,

最早到亳州的山西商人,多从事中药材贸易。早在明代,亳州就与禹州、祁州、耀州合称中原“四大药都”,有“药不过亳州不灵”的谚语,所以,明末的战争一结束,清王朝稳定之初,就有大批山西商人络绎而来,抢占先机。山西药商的到来,在涡河边形成三条专营药材的街市,药栈、药行鳞次栉比,后来盐商、丝绸棉布商、嚷酒槽坊、粮商、票号钱庄、铸造铁货等,陆地的骆驼、马车,涡河码头的帆船,到处都是商人的影子,在清朝初、中期亳州的晋商生意最好的、势力最大的有八家,俗称:“晋商八大家”。

一、王壁就是当时的晋商的首户。开始是主营药材,运来西北地区的地产药材,在亳州炮制加工后,或沿淮河销往江南,或交换亳州特产药材诸如白芍、白菊、桑皮等运回西北,后来在城南种植桑麻、建丝行,(城南10公里处有一王丝行、王河口)是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丝绸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在后来在白布大街、爬子巷、纸坊街等经营盐、丝绸、钱庄等生意。在清初他带领全家在亳州建了王家大院,首事建了山陕会馆(花戏楼),在涡河建筑了两座码头,并出资修了从大隅首到白布大街的石条路,在涡阳首事建了山西会馆等。

二、山西平遥帮郑拓是开设亳州第一家钱庄。早在清朝中上叶,一个叫郑拓的金融巨子就在亳州北关筢子巷开设“晋泉钱庄”,那是亳州历史上第一家钱庄。后又在其他几条街上开了几家钱庄,最出名的钱庄就数“日升号”钱庄,它铺面大,头寸广,信誉好,成为钱庄业的龙头。后来郑拓又经营的有布匹、盐生意,在乡下郑店子买有大量的土地,并在那经营粮食等生意。

郑店子位于亳州市城市西北角,是涡河和洪河的交汇处,是当时粮商收购、交易的最大集散地,郑拓在沿涡方圆数十里拥有千亩地。

三、晋商陈天普独家经营亳州制匾业。亳州制匾业系山西人独家经营。名声卓著的“陈家匾铺”创立于康乾时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陈天普从山西老家迁来后,在亳州落地生根,但家谱中仍然沿用山西陈家辈分,家谱上的辈字是:“明晋天德裕,和平汉士忠;大启文化学,永建邦基本。”而且谱中注明:虽日久为亳人,但世代永与山西人友好,不得反目。“陈家匾铺”至清中期时达到极盛,坊内有工匠100多人,生活上有固定的厨娘,生产上有独特工艺,陈家所制之匾,永不褪色,成为享誉皖西北、豫东南、鲁西南地区十几个县的著名匾铺,大凡著名寺院、道观、商号、名宦名绅宅院所悬匾额,均系陈家制作。陈家也人口日繁,成为大隅首,打铜巷、洪济桥两街交汇处的大户望族。后来在白布大街开有钱庄、盐铺,在城南沿涡陈庄有千亩良田,也成了有名的大地主。

四、晋人董继先的药材生意字号“全兴号、码头、盐铺。晋商董继先入亳后,很快融入主流社会,所做生意如日东升,财源滚滚,在城南董园置有千亩良田,菜园数百亩。清光绪二十年的《亳州志》就记载了一个山西人这样的故事:亳州有一座古刹,叫白衣律院,山门题额的是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白衣律院的山门一反寺院常规,不朝南,而朝向西北,就是为了纪念山西商人董继先。《志书·仙释》记载:康熙初年,白衣律院很简陋,殿堂狭隘,双目失明的僧人德升立志扩建,他苦苦化缘,得到土地八十多亩,却因募金不够没能如愿。德升圆寂后,生于山西富商董家的董继先,,偶游白衣庵旧舍,遂独捐千金,将殿宇房廊大加整修。时为清乾隆二十六年,并立有碑记。有趣的是,还是这个董继先,五年后又独力捐资“千有余两”,重建了大关帝庙(山陕会馆)的大殿,并塑金容,使山陕会馆“壮丽恢宏,美哉轮奂矣!”,此举使其生意字号“全兴号”屹立于山西、陕西药材帮之上,而且,两次捐资都名垂史册!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