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文化“软实力”构筑美好安徽“硬支撑”|最近动态|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最近动态  
文化“软实力”构筑美好安徽“硬支撑”
日期:2012/2/14 10:11:47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763次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公共文化服务、新兴文化业态……省“两会”期间,“努力建设文化强省”成为会场内外热议的话题。

    代表委员们认为,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支撑。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发展中省份,安徽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强文化建设是重要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

    核心价值凝聚思想共识

    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精神支柱。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共识、引领风尚、提升素质,构筑起美好安徽的精神基石。

    黄新德代表认为,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体”。没有“魂”,“体”就是空壳;没有“体”,“魂”就无所依附,难以传承和传播。要扎实推进铸魂工程,打造“安徽好人”品牌,大力发挥文化在新形势下凝聚人心、引领风尚的独特作用。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就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芮必峰委员建议,发挥好主流媒体的作用,同时善于运用都市类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抢占全媒体条件下思想文化的制高点,在包容多样中凝聚共识,在众声喧哗中唱响主旋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春风化雨般地开展宣讲活动,引导群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行善举、做好人、当模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王宇靖委员认为,国民教育主要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个方面,学校教育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发挥各种校园活动在思政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社会教育要用先进文化凝聚人心,浇灌文明之花,引导和谐发展;家庭教育,家长要以自身良好品行、修养作表率,重视和加强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壮大产业锻造转型支柱

    从金融危机中“破茧而出”,安徽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2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的美好蓝图,给我省文化产业带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杨良金代表建议,继续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着力打造一批“顶天立地”的徽字号文化航母,同时通过产业集群的聚变效应,辐射带动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形成百花齐放、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科技是文化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吴亚玲委员建议,密切关注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充分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等先进技术,创新文化产品样式和生产方式,抢占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章松代表认为,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安庆五千年文博园的崛起,充分体现了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势。他建议,依托黄梅戏、花鼓灯、文房四宝、“两山一湖”等特色资源,打好徽字牌、建好产业园,开发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延长旅游产业链,壮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同时,还要推动文化与信息、装备制造、教育、体育等多种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国以才立,文以才兴。朱文根、梁钧委员建议,着力构筑文化强省人才高地,鼓励以专业技术入股或参与股份制改造的形式,充分调动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进紧缺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充分利用省内高校资源,培养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急需人才,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繁荣事业奏响幸福旋律

    “基层群众热切的眼神、热烈的掌声,让我更加体会到自身价值所在。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文艺工作者的时代担当。 ”这是著名黄梅戏演员赵媛媛代表下基层演出时的切身体会。她建议,进一步完善艺术作品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推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紧贴基层生活,服务城乡群众,谱写文化新篇。

    “如今,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富了口袋,更需要富脑袋。 ”来自基层的王晓琴代表说,这两年农村文化投入持续增长,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相继建成,百姓生活更乐呵。文化阵地三分建,七分用,要进一步扩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多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管理新路子,实现公共文化设施效益最大化。

    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是活跃城乡百姓生活的重要载体。许辉委员认为,现在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很多,只有彰显地方特色,精心设计载体,吸引群众热情参与,才能进一步增强这些文化品牌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我省地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王晓辉委员建议,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要求,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力度,真正把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管理好、利用好,造福人民。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