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皖江,产业转移高潮迭起。自国家正式批准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称“示范区”)以来,工行安徽省分行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据初步统计,该行近一年来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累放贷款161.62亿元,支持承接产业企业429家,支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68个,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62个,截至2011年11月末,此类贷款余额125.03亿元,贷款不良率为零。促成当地形成产业集群25个,支持承接产业企业年创税收51.42亿元,带动当地就业11万多人。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累放贷款超过15亿元的有省分行营业部、马鞍山、滁州、芜湖和宣城5家分行。
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我省一家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骨干企业,主要承接国内电机产业的转型和产品升级,近年来,已在当地渐渐形成了“南华电机产业集群”,集群内有42户协作厂家配套生产电机配件。工行安徽省分行根据客户规模、技术和经济实力,从中遴选了8户企业予以重点支持,截至去年9月末贷款余额已达5000多万元。在工行大力支持下,以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南华电机产业集群”已形成了年生产600万千瓦电动机规模,销售收入达10亿元;主导产品亦由原来的普通小功率电机向大功率高压电机、高压直流电机及核能电机发展,产品得到了有效升级,“南华牌”系列电机创中国名牌,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展成为中国电机20强、安徽省百强企业之一。
在信贷投放上,工行安徽省分行严格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积极支持承接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转移,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同时严格控制承接“两高一剩”产业,促进信贷结构优化调整。主要体现在:一是积极支持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绿色产业发展,加大对节能环保重点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的信贷投入。二是支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科学管理,支持清洁生产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择优支持采用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先进工艺技术并已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建设的资源综合利用、余热回收、除粉及尾气净化等配套设施的深加工利用项目。四是适度支持汽车、钢铁、有色、装备制造、化工、建材、家电、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五是对承接沿海制造业中运用高新技术或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升级的先进制造业项目贷款,可调高贷款审批权限。六是严格环保准入标准,新发放贷款须100%符合绿色信贷要求。严控区域内规模小、工艺和技术落后、能耗高、环保不达标企业贷款,对存量客户贷款尽快实施全部退出。
在皖江城市带推进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进程中,工行安徽省分行积极关注产业集群带来的产业链融资需求,开展板块、产业链、产业集群客户营销,创新产品组合,提升服务能力。如开展基于产业转移的贸易融资业务、创新适应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住宿等现代服务业的融资模式等。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工行安徽省分行在积极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和创新融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融资需求的同时,还积极提供外延式金融服务。如抓住皖江示范区加快区域一体化综合交通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支持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与对外通道重大项目建设;支持芜(湖)马(鞍山)组合港、安庆港为地区性中心港的现代化港口群建设,沿江集装箱和煤炭、矿石、石油等专业化运输系统建设;支持有条件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更大发展空间。发挥马钢、铜陵有色、海螺水泥等大企业的综合优势,积极支持其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实施跨国经营,带动设备出口和战略资源进口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积极支持奇瑞、江淮等创新型企业境外投资设厂,打造国际知名跨国企业。
与此同时,工行安徽省分行还加大网点建设力度,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省政府设立江南产业集中区和江北产业集中区后,该行分别设立了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池州梅龙支行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北集中区支行,为两大产业集中区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同时还积极在产业承接园区新增服务网点,例如六安分行设立“示范区支行”,并于2011年9月16日正式开业。宣城分行在广德经济开发区新设开发区支行,并新增了一家离行式自助银行,提供24小时的金融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