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400年前,名贵滇楠为何“远嫁”皖南|徽商文化|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文化  
400年前,名贵滇楠为何“远嫁”皖南
日期:2016/3/9 11:01:06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257次

     几年前的一个夏季,黄山市祁门县林业局技术人员在例行林业资源调查中,在芦溪乡碧桃村意外发现一片占地10余亩、大小多达250余株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滇楠群蔚然成林,引起业界巨大轰动。其中胸径27厘米以上的滇楠有108株,平均树高20米,树龄为几十年至两百年。古树群位于祁门县芦溪乡碧桃村,生长在清澈如练的阊江北岸和皖赣铁路南侧。

    “滇楠属樟科常绿大乔木,树干圆润通直,树冠华盖如云遮天蔽日,一向仅分布在气候湿润、冬暖夏热的四川、云南、广西等地,生长迟缓惧怕寒冷,是园林绿化大户庭荫之极品,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陪同采访的祁门县芦溪乡人大主席程民鑫告诉我们,滇楠为我国著名的楠木,树种的特征非常明显:浅灰色的躯干上密布大小不一的白色斑块,古树主干通常在距离地面1米左右开始分叉,并蹄莲般长成粗细相同、分树枝笔直、挺拔直插云霄的树木,四季常绿类似枇杷树的宽大树叶边缘锯齿密集。

      据程主席介绍,滇楠木材和枝叶含芳香油,蒸馏可得楠木油,是高级香料。尤以材质坚韧致密,有光泽和香气以致水不能浸、蚁不能穴、经年不腐而著称于世,是制造宫殿梁柱、家具的绝佳材料。

      滇楠作为西南珍稀物种在华东地区绝无仅有,为何会成群成林惊现皖南呢?面对这个巨大疑问,吸引了安徽、浙江等地生态专家学者多次前往考查研究。

载公不远千里带滇楠

     专家们随后通过走访当地老人和查阅碧桃村先祖康氏族谱等史料研判获悉,明嘉靖年间,康氏先祖载公在云南、湖广等地为官时体恤百姓清廉为民,深得民众爱戴。告老还乡之时,载公跋山涉水不顾舟车劳顿带回一批优质滇楠种苗栽培。

     要说这祁门康氏,可是显赫的江南官宦世家,人才辈出,连绵不绝。其显赫时间历经宋元明清四代,长达将近1000年,其中尤以宋明时期最为耀眼,据统计:宋时期文武进士共9人,元进士1人,明进士2人,明时期文武举人共9人;以其他方式为官任职者宋有11人,元有7人,明有23人,清有33人。前些年,有人就在康氏族谱中获得康氏支派上祖歌,“一代议诚二代新,智三俊四派来兴,五荣六戬浑居七,八代孚公九代偁,十代坦公迁大北,十一七三公讳灵,十二桂公九六贡,十三庆十景福公,十四员四十五琳,十六美一五表生,十七表四迁曲坞,荣耀大观有敕封,十八汝芳进士第,十九闻韶永韶分,国子学录闻韶位,礼部侍郎永韶登,闻绍迁居碧桃住,二十载公中南围,载坤二公亲兄弟,四六甲分有来音,载公三祠龙觉静,杨伯树祠坤公根。”由此也足见康氏自唐末迁基祁门县以来辉煌发达的千年历史。

      诚如歌中所言,这载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体恤老百姓,在当地留下了非常好的口碑。但载公从政多年主政多地见多识广,为何独钟情云南滇楠,还不远万里带回家乡栽植呢?

      原来,载公认为滇楠树干高大通直,材质优良,木材清雅幽香气味持久,具绢丝及水波状纹理,在阳光下“金丝”浮现,是楠木属中最易出现“金丝楠木”的物种,堪为桑梓所培育“风水林”之上品,既作为防风、防洪、观赏之用,又希冀后世子孙承传康氏名门望族之发达显赫,像楠木群一样伟岸挺拔繁衍兴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由于水口林、风口林文化在古徽州盛极一时,人才辈出的古村碧桃自然世代效法尤甚。碧桃村地处祁门县最南端,与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交界,村子建在阊江旁的河谷中。河谷安家最怕雨季山洪带来灭顶之灾,于是碧桃人就在村子上游河洲上,世代栽树固土挡水护村,这就是徽州的水口林。“当然,水口林的功能不单是防御自然灾害,其兴衰也成了古村落兴旺发达与否的显著标志,乡规民约自然约定不得私伐水口林。因此,这片千里迢迢‘远嫁’皖南落户的珍稀滇楠,长期以来作为康姓氏族的‘传家宝’代代相传,严加保护下使碧桃的水口林才得以基本完好保存至今。”程民鑫主席说。

      程主席告诉我们,载公在云南为官的时候,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而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楠木林,却远没有那么古老,古树最大的年龄也不过200年,多数在100年上下,显然,现在的楠木已不是载公当年亲自带回种植的那个“批次”了,而是繁衍出的“子孙”。

“你在他乡还好吗”

      但令人可惜的是,在上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时期,当地人在不知情的情势下使楠木林遭受部分砍伐;80年代芦溪乡造船厂也砍过大树造船;本世纪初村里修建村村通架设用电线路时有过损毁。“只不过因为人工栽培分布区栖息环境好,楠木群家族经过400多年的繁衍生息,历经劫难依然顽强延续下来,在这里得以良好生长,这说明碧桃村在清澈阊江水润泽下的小环境水土与原产地生态环境具有相似性,非常适宜滇楠生长,已形成了当地的‘归化种’,值得庆幸,是古徽州人弥足珍贵的生态文化自然遗产。”程主席欣慰地说。

      在祁门县芦溪乡碧桃村,我们看到,滇楠水口林生长在山坳和阊江滩涂上,茫茫晨霭中10余亩古树林遮天蔽日郁郁葱葱,修长滇楠高耸入云盘根错节,鸟鸣啾啾,置身其境犹如远古侏罗再现。发源于大洪岭深处的阊江在此绕个“S”形。河面宽80余米,两只竹筏静泊水面,一种“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山野情趣悠然涌漾心头。水深10多米,岸边5米内浅水处清澈见底,水草、游鱼、卵石历历可见。绵长而宽阔的河水将蓝天、白云、青山、古树、民居粉墙黛瓦一一倒映在水中,像一幅朦胧的泼彩水墨。乘筏小憩,碧波荡漾波光粼粼,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程民鑫主席告诉我们,这片滇楠群是黄山市乃至安徽省的无价之宝,保护好这片古树林不仅对热带植物区及热带植物区系与亚热带植物区系的联系、关系等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对研究滇楠及楠木属物种的发生发展,生态特性,保护与利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从2012年开始,黄山市、祁门县林业部门和芦溪乡政府即采取有效措施,逐株进行登记编号、建档挂牌保护,确保其万无一失安全成长;并在楠木林周边高树上安装8只“电子眼”,对这片珍稀古树群进行24小时监控保护。由于碧桃村的水口林滇楠群规模大且有较高观赏价值,芦溪乡对古树林进行开发保护并举,使滇楠群成为芦溪乡生态旅游一道亮丽新风景。

      碧桃村民也深知,老祖宗留下的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象征,是绿色文物、活化石,自然要倍加呵护。于是,全体村民一致表决通过《村民公约》:禁止在古树下放牧,防止绳系树干磨损树皮,防止家畜啃咬树皮;禁止捡拾树枝树种,禁止树下吸烟野炊,为古树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由于保护精细,在直刺云霄的楠木群中,随处可见胳膊粗或者手指粗大小不一的小楠木三五成群。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然而,这片神奇的楠木群远距离迁移后的生长史,又说明了大自然部分物种的强大适应性。如果风中沙沙作响的滇楠是在唱歌,它一定是在用最优美的歌声穿越千山万水,问候西南边陲的昔日同类,“你在他乡还好吗,是否已经有了太多改变?我在他乡挺好的,一切都没改变,只是家族兴旺发达了……”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