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徽派木雕老艺人最后的坚守|徽商老字号|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老字号  
徽派木雕老艺人最后的坚守
日期:2012/5/23 10:38:24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1200次

  对于传统徽派建筑中精美的木质雕刻,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但这些木雕出自谁人之手,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近日,有读者向热线透露,在三河古镇上,如今还有一名掌握着传统徽派建筑木雕手艺的老艺人,他名叫徐红树,他和儿子一起,成了江淮地区徽派木雕的最后继承者。当记者找到了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时,他却面临着这样的忧虑:这门融入了江南风韵和皖北特色的江淮古建筑木雕手艺,在流传了百余年后,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渐渐消失。

  木雕艺人称手艺源于江南

  当记者来到徐红树位于肥西三河镇郊外的家中时,他正从儿子徐明安位于镇上古街的木雕作坊回来。听说记者要了解徽派建筑中的木雕活计,他立刻从家后面的小木棚内拿出一大堆家伙:各式刨子、凿子、木槌、木钻……徐红树说,这些五花八门落满灰尘的木匠工具,都是他的爷爷从清末传下来的。

  谈起合肥地区徽派老建筑,老人的话匣子立刻打开了:在他的记忆里,徐家从他的爷爷开始就从事老建筑上木质结构的雕刻制作。从清朝末年一直到民国再到解放后,一直传到他这一辈。改革开放后,他的三儿子徐明安也传承了部分手艺。如今那个干了一辈子的木工活,让徐红树的双手遭到了疲劳性损伤,晚年的他再也无法拿动木工工具,但他现在还是每天来到儿子的木雕作坊里,做一些技术性的指导。

  对于合肥地区徽派建筑木雕手艺的起源,老人说:“合肥地区的传统建筑木雕手艺是在清代从江浙地区传来的,也融合了一部分皖南徽派建筑中木雕的风格。这些源自于江南的木雕手艺,到了合肥再融合了本地建筑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江淮地区建筑木雕手艺,这种手艺只有在江淮之间才能见到。”

  祖孙三代曾共同修建三河

  谈起这个木雕世家,徐红树颇有感叹。民国时期,三河古镇上木雕艺人遍布,徐红树几年前才去世的父亲徐庆忠也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个。镇上钟和祥商铺、林宝泰,万年台古戏台上的木雕结构,都是他的父亲徐庆忠参与修建的。

  解放后,老艺人们的手艺断了线,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建设带有“封建主义”标签的徽派老式建筑,包括徐红树在内的老木雕匠人就没了用武之地。徐家那套祖上传下来的木匠工具被他放进了箱子。解放后到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里,徐红树和父亲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顺应古镇发展的需求,负责将那些老建筑的木结构拆除。这段时间里,让徐红树一直不能忘怀的是上世纪70年代,徐家负责拆除镇上木结构的张氏公馆,公馆内建有一座走马转心楼样式的建筑,建筑面积有300平方米,这座楼被誉为三河第一楼。“拆张氏公馆的时候,看着真是心疼啊,那些雕刻精美的木雕、椽子、木梁就那么被拆下来,扔进了垃圾堆,有的直接当做柴火烧掉了。”徐红树如今谈到这段历史还气愤得直跺脚。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徐红树的手艺才开始有了用武之地。随着三河古镇的重修,和市场经济大潮下各类仿古商业建筑的纷纷涌现,徐红树和父亲、儿子一起,负责修建一些三河镇上的曾经被拆毁的古建筑,其中就有他的父亲徐庆忠在解放前负责修建的万年台古戏台。

  徽派建筑木雕有很多讲究

  如今,徐红树的父亲徐庆忠已经去世,徐红树和三儿子徐明安成了这种木雕手艺最后的继承人。为了顺应市场需求,徐家在三河镇古街上开设了一家木雕手工作坊。在作坊内,徐明安指着他手中正在雕刻的一块木雕说:“这就是反映‘三河大捷’题材的人物木雕,是用在徽派古建筑中屏门隔栅上的,也是江淮之间特有的木雕题材。这种雕刻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并不是写实,而是脸谱部位所占身体的比例要大许多,因为建筑木雕中的重点是要体现人物的表情。”

  据徐明安介绍,木雕活分为镂空雕、空雕、实心雕、人物雕……光是一个雕刻的选木方面就有许多讲究。人物雕需要用柳木,柳木的质地较为松软,细节能够刻画;而实心雕多用的是杉木板,雕刻出来的木雕不容易弯曲;做镂空雕最好是用樟木,这种木质有着淡淡的木香味;而做木雕最好的木质是银杏木,但目前很难找到了。而木雕中的重头戏人物雕中的题材则选自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如张果老倒骑毛驴、姜太公钓鱼、苏武牧羊、二十四孝图……

  如今木雕再找不出当年味

  如今,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合肥地区众多仿古旅游景点的开发风生水起,不少市区内的饭店、商铺也开始按照徽派建筑的风格进行装修,这也为徐家的手艺找到了出路。但面对这些送上门的生意,徐红树老人的心中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如今真正懂得这门手艺的人不多,一些建筑的木质结构的建设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能省就省,能改就改。对于这种现象,徐红树感叹道:“现在的那些复古的木雕已经变了味,再也不是祖宗传给我们的那些东西了。”

  “仿徽派古建筑的现代建筑非常多,但建设这些建筑的业主中间,真正懂古建筑的人不多。大部分业主将建筑装饰成徽派建筑的风格,可以说是在附庸风雅,只能说是伪仿古建筑木雕。”徐红树打了个比方,例如三河古镇小南河上的一座仿古廊桥,按照徽派建筑的要求,上方的顶部结构应该是飞檐走壁,木质雕花吊顶。但在廊桥的建设中,由于资金的原因,这些重要的木质结构部件都被省掉了,整座廊桥几乎就是用水泥、木料搭个架子,然后架设上木板做的顶,再铺上仿古的黑瓦,就成型了。徐红树站在廊桥上气愤地说:“古廊桥上使用这样的木结构哪还有一点传统徽派古建筑的特色?完全是一种不伦不类的怪胎!”

  流传百年的手艺面临失传

  站在古镇徐家木雕作坊前,徐红树坦言,如今最让他头疼的是,并不是生意往来上的繁琐,也不是建筑风格没能传承古代建筑木雕文化,而是这门传承了百年的手艺即将面临着失传。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很少新建古建筑,解放前遍布各地的老匠人面临着失业的问题。那些当年一起干活的老伙计纷纷转行,不少人远离了雕刻事业,更多的人在沉寂了许多年后,将这门手艺带到了棺材里。如今,在合肥地区,除了徐红树和三儿子徐明安外,对于这门传承数百年的手艺,再也没有人愿意过问。

  “有些手艺再过些年头,就再也无法复原了,比如曾经在徽派民居中大行其道的冰冻纹镂空窗雕,如今在复原的徽派古建筑中也见不到踪迹,这门手艺只有装在心中,找不到传承者了。”徐红树说,虽然作坊里请了不少工人,但这门手艺真正要学到家需要花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今一名学徒工一天要给他们50元的工钱,就这样很多人还经常嫌钱少,经常干一段时间就撂挑子不干了。作为木雕世家的后人,他的孙子也不愿意学习这门费事又没多少市场的手艺。

  “再过些年,江淮徽派古建筑中的木雕也许真的成为绝版,后人只能从那些存留的历史建筑中去了解它们了。”采访的最后,徐红树一声叹息。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