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第四届“包公杯”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征集系列活动——廉政文化传播与建设创新暨“包公杯”经验与启示研讨会举行,来自中央、省、市纪检监察机关负责人、全国曲艺界表演艺术家、曲艺作者齐聚一堂,畅谈廉政文化。记者了解到,自2009年以来,合肥与中国曲协共主办了四届“包公杯”,共征集稿件4951篇,包含80多个曲种,“包公杯”也成为廉政文化教育与曲艺有机结合的“全国品牌”。
从《局长的茶杯》,到《香烟的烦恼》,再到今年的《糊涂圈儿》,多年来,“包公杯”曲艺作品征集活动吸引全国曲艺界创作高手踊跃参与,一件件反腐倡廉曲艺精品相继出炉,广大观众在笑声中将廉政意识入脑入心。近八年来,“包公杯”共征集近5000篇稿件,包含80多个曲种,屡创征稿数量、曲种之最,得到了中央纪委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征集曲艺作品,不是评奖“一评了之”,而是要真正推出一批老百姓喜爱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组织评选、召开研讨会、优秀节目展演等活动,适时组织艺术表演团体排演部分作品,切实转化征集成果,把优秀廉政文化作品搬上舞台、走进大众。
《糊涂圈儿》是本届包公杯的一等奖作品,这篇作品主要是讽刺一些有“雅好”的领导干部,形成了一类“朋友圈”,在圈内进行权钱交易等行为。它的作者孙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包公杯”以包公廉政文化为引领,为我们曲艺作者、曲艺演员搭建了良好平台,它不同于一般商业性的曲艺作品征集,而是站在时代大背景下,更具有思想、更有高度和深度的全国性活动。“它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将评奖和表演相结合,及时将作品呈现在舞台上,推向广大群众,这赋予了艺术作品极大的活力和生命力。”
本届包公杯还邀请了一些“明星级”曲艺演员来肥演绎作品。今天下午,著名青年相声演员苗阜、王声将在合肥大剧院,为合肥观众表演《糊涂圈儿》这段相声。作为曾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相声演员,苗阜坦言,他和“包公杯”、与合肥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7岁第一次登台就演‘包公’,第一次登春晚就是因为央视看到我参加‘包公杯’演出的《座右铭》。因此我对‘包公杯’始终怀着一份深厚感情。”
谈及曲艺作品的社会价值,苗阜表示,他在小剧场演出时,曾走过弯路,有时为了生存,一味地“迎合”观众,认为只有堆砌“段子”、多抖“包袱”,观众才会喜欢。现在来看,文艺工作者需要有一定的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引导观众去正确地接受作品中传递的精神。“‘包公杯’就是我们文艺工作者传递正能量的好平台,它能实现文艺的宣传教育效果和节目效果的有机统一。”他对记者说,“做文艺,既要有态度,也要有结果,‘包公杯’能让我们完成这个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