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舒城望母山与孝文化|徽商文化|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文化  
舒城望母山与孝文化
日期:2017/9/19 15:41:28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264次

望母山位于舒城县山七镇梅方村,因杨三望母的传说而得名。它南望柱突尖,北临万佛湖,距舒城县城40公里,105国道绕山而过,东接沪蓉高速和合九铁路,西去岳西、霍山,地理位置优越。

  望母山地处大别山东部浅山区,山容山貌独具一格,文化底蕴丰厚,是孝子杨三救母望母传说的载体。望母山古地名叫王姥山,其文化渊源久远。宋人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一书中,就有“庐州舒城县西南有王姥山”的记述。民间传奇《小唐王游地府》与此有关。传说,小唐王李世民一日午休,赴阴司途中,众小鬼向他索银,纠缠不休。适逢一老妪自称王母,家住庐州舒城王姥山中,愿借银付小鬼,为其解围。李世民十分感激,贞观年间派魏徵、尉迟敬德来庐州舒城王姥山还债,探知王母已西归,乃敇建王母庙,岁时奉祭,王姥山遂称王母山(见《舒城胜揽》)。孝子杨三救母望母的故事,说的是,王母山中有个叫杨三的人,自幼丧父,孤儿寡母,过着十分清苦的日子。杨三长大后,挖山种地,从早到黑,只留老母一人在家。他常看到地头树上,老乌鸦觅食喂养小乌鸦,小乌鸦渐渐长大了,老乌鸦却瞎了眼睛。从此,那只小乌鸦又觅食喂养老乌鸦。杨三看到这些,很受感动。他心想:“乌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人更应不忘报父母养育之恩。他想老母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现在老了,他该更加孝顺。不巧这一天风雨大作,三儿记挂老母,急忙赶回家中。哪知老母怕儿子淋雨生病,急着送簑衣斗笠上山。儿子下山,老母上山,中间隔着一段陡崖,两人都怕对方危险,大声喊着往前赶。不料一阵旋风刮来,怎奈母亲年老体弱,被脚下杨柳根绊倒,跌进崖下河里。杨三赶到,急忙跳下河里救母。眼看山洪暴涨,杨三搬起大石块堵水,见母亲身体漂忽了一下又不见了。他以为人被泥沙淤住,就拼命地用手扒河,可是怎么也不见踪影。杨三没有救起母亲,十分伤心地爬上山顶,搬起两块石头垫在脚下,望着滔滔东去的河水,盼再能见到母亲的身影。他就这样不分昼夜地望着,天长日久,变成了岩石。从此,王母山又被称作望母山了(见《舒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舒城民间故事》)。望母山的传说,促进了舒城孝文化发展,一时间,舒城出现多处彰显孝文化的地名。望母山以孝传名,人们寄情于山水景观。诸多教化的传说成为了培育舒城儿女传统美德的宝贵精神财富。人们说:“跑到南海拜佛,不如堂前拜母”,孝德古风盛行不衰。“父慈子孝”、“敬老爱幼”、“名理诚信”“与人为善”等等,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和普适意义。长期以来,在舒城这方热土上,“事亲”“行孝”的人和事层出不穷。东汉伟大的军事家周瑜,与孙策结为异姓兄弟,登堂拜母(拜母堂在今干汊河镇瑜城村),尽人子之孝。东汉时期人毛义,以孝行称,进退以礼,乃为亲屈也。唐人徐行舟(一统志作宋人),弃官不做,回家事亲孝母,名扬天下,得百姓颂扬(万历志·孝友)。明清邑志,述人物志孝友不下二百余人。其中,明洪武初,孝廉胡拱辰,父早卒,母教以儒家言。久之,学成,为歙县丞,建春晖堂以奉母,刘基、宋濂皆有诗颂之(嘉庆志)。成化朝进士宋骥“少孤,事母至孝,侍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卒,见遗拄杖,辄依依如母在,刻木肖像事之。崇祀乡贤”(通志)。明景泰兵部尚书郑时,“天性孝友,——父母丧,皆庐墓三年,有白兔绕莹、白鹊巢树”(嘉庆志)。明岁贡徐明材,战乱,“负母抱子逃,贼追之,母曰:盍舍我,留汝子,以延祀乎”.名材泣曰:“子可复得,母不可复得,”遂弃子,负母趋以免难“(《嘉庆志》)。清康熙武举郭士瑛——见父遗书即哭。母病剧,尝粪。母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及葬,冒雪躬自筑坟”(《江南通志》)。清邑人蔡春芳,少孤贫,孀母侯,病瘘痹,偕妻李氏,日夜跪进汤药,两膝皆肿。暑月蚊吮无完肤,母起卧必负之,数年不懈(旧志)。

  清平民孔兴德,父病二十年,亲为吮浓常药。兄弟析产,取其瘠者——。妻郭氏,常以女红佐夫成家(通志)。节妇汪氏季子许家纪,见母饥寒,辄背母啼饔飱或不充,纪恐母减食,故作饱状。母诘之,托言戚邻已与食。母密觇之,乃知其先啖菜羹于外也。姑怜之,携归,与之食,不敢饱。与荤弗茹。冬不重衣,夏不入帏,姑怪问之,泣曰:“母兄皆不免饥寒,忍一身饱暖耶。——”(旧志)。清农户李俊堂,“随父采菽于山,倏有虎猛,扑其父。俊堂惶遽,以手扼虎吭,力于之角,俱坠涧下。大号,邻人同采菽者闻声至,共毙虎。因父头背俱伤,晕绝复苏,舁归。人言口嚼厕虫敷患处,即愈。随嚼虫敷之,父伤果瘳(《光绪《续修舒城县志》·采访册)。清末瓦工方纯厚,“家贫,不能娶,为母浣衣,涤溺器。每食,必具酒肉,数十年如一日。母病,日夜侍卧起,扶持维谨”等等访册)。在他们这些人中,有做高官的,也有平民百姓;有富裕者,也有穷苦人;有赴汤滔火去救父母生命的,也有人常年如一日,为老人送水递茶的。总之,他们是尽人子之孝的楷模。

  舒城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丰厚。孝顺父母、事老、敬老,蔚然成风,而且这些孝俗都以种种仪式代代传承。过去,一般民居堂屋上方都要设“香火堂子”,供“天地君亲师”牌位。其中“亲”就是先人,放在第四位,所谓“上有天大,下有父尊”。家有高堂健在,下辈即使到一百岁,在家也不能称老,以示尊敬上辈。父母亡故,葬之以礼,守孝三年,供饭三年。守孝期间,子、媳不能穿红戴绿,赴宴不能坐上席,以示对父母孝意。长辈亡故,过年贴蓝色门对或不贴,满三年后,才能贴红色门对,以示悼念。大年三十晚上,下辈要向长辈问好,长辈向晚辈包“压岁钱”,体现老幼和谐。大年初一,在家先向祖先、长辈拜年;再带上礼物出门从舅父到岳父再到姑父家,逐一拜年,体现尊重祖先与长辈。平时,过桥行路,青年人要礼让老年人,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孝文化的升华,一些陈旧的孝俗已经扬弃或淡出,但孝德古风仍盛行不衰。

  传统的孝文化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孝道也是晚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根据考古发现,四千年前在殷墟龟壳上出现“孝”的象形图,古文字学家对古青铜器上刻划的象形图案,释为“孝”的篆体: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拄拐杖,老态龙钟。上老下子(“孝”字结构)做服侍状。《尔雅》释“孝”为:“善事父母”。《说文解字》释为:奉养父母,“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千言万语,“孝”即“幼尊长也”。舒城是一方充满孝心的土地,在迈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我们更需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孝文化。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