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合肥年底送出就业“大礼包”|品牌安徽|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品牌安徽  
合肥年底送出就业“大礼包”
日期:2017/12/8 13:37:31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431次

来源:合肥晚报

        新兴业态从业者一视同仁,毕业生首次创业可享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将有“升级版”……12月7日,合肥市政府第104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将为各类群体送出一份就业“大礼包”。

  小微企业将得到重点帮扶

  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就业的“主战场”。因而,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小微企业也将得到重点照顾。在《通知》中,与小微企业相关的“福利”可不少。

  今后,合肥市将落实小微企业降税减负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等。着力推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市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向小微企业开放力度,为小微企业产品研发和试制提供支持。鼓励驻肥高校、科研院所、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及大中型企业向小微企业转移科技成果,推动开放共享一批基础性专利或购买一批技术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协同创新。

  与此同时,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企业社会保险和岗前技能培训补贴。在合肥市企业稳定就业12个月以上的,可享受一次性就业补贴5000元。

  新兴业态从业者一视同仁

  在家开一家网店,当一名网络主播,在乡村开办民宿……这些新兴业态的从业者,今后将一视同仁,享受相关的扶持政策。不仅如此,对于一些特殊群体,还能拿到养老和医疗补贴。

  《通知》明确,支持劳动者通过新兴业态实现多元化就业,从业者与新兴业态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应依法为其参加职工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新兴业态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按规定给予企业社会保险补贴(不含劳动者个人缴纳部分)。新兴业态企业对新招用人员开展岗前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其他新兴业态从业者,可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养老、医疗保险,支持就业人员缴纳住房公积金,其中属于就业困难人员或离校1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每人每月给予250元职工养老补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职工养老保险补贴为每人每月300元)和60元职工医疗保险补贴。

  毕业生首次创业可享补贴

  就业压力持续存在,不少毕业生将目光转向了创业,走出新的人生道路。对于创业者而言,帮扶政策同样不会少。《通知》明确,部分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获得不少于5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今后,合肥市将认定一批创业大学、创业学院,打造全链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载体,为创业者提供指导服务和政策扶持。通过购买服务加大创业培训力度,以创业活动不同阶段、不同业态的知识技能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项目的特点,深入开展阶梯式创业培训。对初始创业者或小微企业,通过创业服务云平台支持其自主选择创业服务。

  对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首次创办小微企业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不少于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扶持补贴。对组织参加创业培训、合格学员成功创业的培训机构,按1000元/人给予一次性创业培训后续服务补贴。

  创业担保贷款将有“升级版”

  在合肥,年轻人想要创业但是没有启动资金或者启动资金不足怎么办?创业担保贷款,将为大家提供一条出路。记者了解到,合肥市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还将打造创业担保贷款“升级版”。

  创业担保贷款,是一项深受自主创业人员欢迎的促进就业政策,以解决符合一定条件的待就业人员从事创业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一项贷款业务,包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创业的开办经费和流动资金。按照安徽省创业担保贷款的相关政策,创业者信用良好可免除“反担保”,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提高至400万元。《通知》称,合肥市将打造创业担保贷款的“升级版”。

  与此同时,合肥市将深入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依托“整贷直发”、青年创业引导资金和大学生创业创新引导资金等平台,为登记失业人员、青年和大学生(含留学归国人员)在我市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毕业生服务基层可补偿学费

  一直以来,高校毕业生都是就业的重点人群。为了吸引毕业生服务基层,《通知》明确,落实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政策,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补偿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补偿12000元。

  今后,合肥市将健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激励政策和服务保障机制,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管理岗位、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鼓励毕业生从事养老、家政服务和现代农业创业就业,落实毕业生参加基层服务项目、应征入伍扶持政策。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持续开发基层公共管理服务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不仅如此,合肥市还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社会组织就业,对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组织,符合条件的可同等享受企业吸纳就业扶持政策。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按规定将社会保险补助纳入劳务费列支,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

  确保贫困大学生稳定就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就业是最好的帮扶。对此,《通知》要求,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毕业年度内实现稳定就业、安心创业,有效促进其所在家庭脱贫致富。

  按照要求,合肥市将精准把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创业需求和特点,采取摸清工作底数、积极帮助求职、搭建信息平台、鼓励本地企业吸纳就业、扶持创新创业、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住房保障、实施领导干部包联等多种措施,有效促进其所在家庭脱贫致富。

  同时,创新发放方式,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残疾的高校毕业生以及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发放1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对灵活就业的我市户籍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给予每月800元/人的灵活就业生活补助。

  高级技工将比照高级工程师

  在人们的观念中,高级工程师地位崇高,但高级技工却常常被忽视。今后,这种情况将得到改变。《通知》明确,合肥市将推进企业技能人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比照认定制度。

  按照相关规范,合肥市力争到2021年,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10万,其中具备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达到38万人。在扶持政策上,合肥市将积极引进紧缺型技能人才,实施“海外金蓝领援肥”计划,海外技能专家在我市院校任教给予6000元/月的援肥津贴,支持职业院校参与“鸿雁计划”。通过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比照认定制度,用人单位聘用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可比照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

  此外,合肥市还将建立技工“蓝卡”制度,依托社会保障卡加载标记功能,为技能人才在不同所有制、不同性质单位、不同行业和跨地区流动中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提供依据。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