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日报
今年,岳西县河图镇通过实施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民生工程,从标准化建设、保障经费和健全考评等方面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真正让村级组织在服务上有“靠头”、事业上有“劲头”,调动工作积极性,为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保障。
推进标准化建设,服务上有“靠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2017年累计投入50余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300平方米,扩建修缮场所面积280多平方米,南河、明堂、岚川等6个新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投入使用。 “如今,村部场所宽敞了,制度规范了,为村民办事的信心更足了。 ”明堂村党总支负责人说,现在的村部真正成为了议事之家、党员之家和村民之家。
河图镇高度关注村干部老有所养问题,为其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理工伤保险、代缴新农合的参保金,按照每个村至少5万元的最低标准落实村级组织基本运转费。针对村“两委”换届工作,镇党委在全镇范围内择优配备“大学生回乡人员”5名,作为村级后备干部跟踪培养。围绕脱贫攻坚任务,配备4名扶贫专干。
健全考评机制,事业上有“劲头”。2017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冲刺之年,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整治切实推进,河图镇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落实工作任务到人,对急难险重的任务挂图作战,落实包保责任,将绩效工资与本人履行岗位职责、年度目标考核和民主评议等挂钩。在县级财政配套2000元考核资金的基础上,该镇财政还对每位村干拿出5000元用于脱贫攻坚工作等繁重任务和工程绩效考核。
“现在我们干事创业的闯劲更足了。脱贫攻坚顺利推进、河长制有序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成效初显、‘三大革命’整治如火如荼、集镇区建设争赶进超、贫困户饮水难题逐步解决、民生工程进度保质保量……这一桩桩实事,正是党支部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的印证。 ”河图镇党委书记凤良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