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日报
每天工作10小时左右,用到的雕刻工具有近40种……亳州雕刻工匠郭长江,按照1:1的比例复制花戏楼。 “很多人担心我能不能坚持下来,我相信一定能! ”47岁的郭长江说,他将准备用20年的时间复制花戏楼,来圆自己多年前的一个梦。
12月10日下午,记者在花戏楼景区内的两间小矮房里看到,雕刻工匠郭长江正手握刻刀聚精会神地在木头上雕刻花朵,几十种工具有序摆放,空气中弥漫着樟木的香味。屋内的展柜上,陈列着5块已经完成的木雕作品。
“雕刻的都是花戏楼山门上的砖雕作品,按照1:1的比例复制的。 ”郭长江说,他要先用木头雕好,做成模具,还要选取上等的紫砂泥制成黏土填充,然后烧制,再进行雕刻,“我要把山门上所有的砖雕作品以及戏台上的木雕作品都复制下来,然后进行搭建,复制出一个花戏楼。 ”
郭长江出生于木雕世家,从13岁开始入行,30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四处学习,雕刻技艺日臻精进。如今,他开办了一家木雕厂,每年净收入40万元左右。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又培养了几个能干的徒弟,郭长江就把生意交给家里人打理,自己去追逐19岁那年萌发的梦想:复制花戏楼。
“我19岁那年到花戏楼来参观,感觉花戏楼的砖雕和木雕太精美,我要是能雕得一模一样该多好。 ”郭长江说,这个梦想激励着他潜心钻研雕刻技艺。他的想法得到了市文化旅游公司的支持,公司专门给他提供了一间工作室,并让他享受进花戏楼景区“永远免费”的优惠。于是,郭长江像景区的工作人员一样每天上班。
然而,复刻的进程特别缓慢。到花戏楼来的15天里,他只雕成了“梅占花魁”这一个“小块头”的作品。 “因为砖雕需要层次分明,镂空越多,就越费劲。 ”郭长江说,这个作品共有5层,雕刻的时候需要把梅花和小鸟的层次感雕刻出来,很费时间。然而,和“郭子仪拜寿”“白蛇传”“李娘娘住寒窑”等大幅的作品比起来,“梅占花魁”算是比较快的了,“那几个砖雕作品一般都有八层,完成一幅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我估算了一下,完整复制需要20年时间。”
“我也遇到过一些困难,但认定的事情,从不半途而废。 ”郭长江说,雕刻是一个磨炼耐心的工作。现在除了吃饭、上厕所外,他可以一天不出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