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春节龙灯盛宴|徽商文化|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文化  
春节龙灯盛宴
日期:2018/3/5 11:04:35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562次

     玩龙灯又称耍龙灯,包括“游龙”、“舞龙”等内容,是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的一项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地处长江北岸的宿松县,春节玩龙灯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流传至今。今年春节,该县掀起了玩龙灯热潮,几乎每个乡镇都组建了龙灯队,让节日里的乡村变得文明起来、热闹起来,到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2月16日是大年正月初一,这天天气晴朗。上午,宿松县千岭乡竹墩村群众文化广场人声鼎沸,锣鼓喧天,12名统一身穿黄色服装的村民,正在进行舞龙表演,只见一名壮汉手握龙珠在前面引球,巨龙追逐着红色的宝珠飞腾跳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左右翻转,蜿蜒翻腾。在一旁围观的村民燃炮助威,将舞龙表演一次次推向高潮。

  千岭乡竹墩村宋湾组龙灯队成立于今年2月初,由80多名村民组成。“宋湾组共有70多户居民,300多名人口,每年组里有一大半人常年在外务工,即使每年回一次家,也都很难聚集在一起,时间久了,很多年轻人都相互不认识”。谈起组建龙灯队的初衷,龙灯队发起人吴剑波说。“因为没有集体活动,每年春节,大家基本都是在家看电视,或在走亲访友中度过的,感受不到过节的热闹气氛,遂想到了玩龙灯,小时候跟随大人玩龙灯的热闹场景仍记忆犹新。”

  在吴剑波、陈剑等人的发动下,当地乡村干部的支持下,宋湾组采取按户自愿出钱的形式,利用筹集到的一万多元现金,从外地购买了用布编扎的11节黄龙及锣鼓。随后,大家纷纷加入到龙灯队中来,身强力壮的,担任举龙手;懂敲锣鼓技术的,负责敲打锣鼓;妇女儿童做啦啦队,负责呐喊助威。龙灯队在节前经过四天的“游龙”、“舞龙”、掌彩等课目的训练后,即投入到春节的登门表演之中。

  从正月初一开始,宋湾组户户全部出动,个个兴高采烈地投入到了时隔20多年之后才回到身边的玩龙灯活动之中。

  “20多年前,组里每逢春节都要组织开展玩龙灯活动,那时过年真热闹,只要龙灯玩到那里,那里的锣鼓声、爆竹声、舞龙的喧闹声就会连成一片……”回忆过去的经历,宋湾组年过七旬的吴老汉,一脸的幸福。

  像宋湾组一样,春节期间,该县破凉镇永丰村吴家大屋、程岭乡橙莲村肖湾组的居民,也都沉浸在玩龙灯的喜庆之中。肖湾组是程岭乡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这里建有宽阔的群众文化广场。正月初一这天,肖湾组龙灯队在结束登门送祝福活动后,加入龙灯队的村民轮番上阵,在群众文化广场,向围观的三四百名群众进行了长达近一个小时的“舞龙”表演。铿锵的脚步、娴熟的动作、壮观的“舞”姿,令围观群众不断发出“好!好!”的喝彩声。此时,整个肖湾组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找回乡村的文明

  建设乡村文明应重在祛除旧有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应重在播种文明种子,沃实乡村土壤。如何让春节的乡村既能够延续传统的娱乐方式,又能够祛除旧有陋习?是当今农村有识之士在思考的问题。

  作为农村外出创业成功代表的吴剑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文明乡村给出了答案。

  吴剑波说,以前每次回老家竹墩村宋湾组过春节,看到最多、最普遍的场景,就是亲朋好友聚集在一起搓麻将、打扑克,由此避免不了赌博现象的发生。去年年底,当地公安机关发出开展扫黄禁赌的通告后,使他萌生了组建龙灯队的念头,一来利用开展玩龙灯活动,改变当地居民春节期间通过赌博进行消遣的习惯,二来增强当地居民的集体观念,培养大家的团结意识。

  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全组村民的积极响应,该组80多户居民,家家户户都派人加入了龙灯队,春节通过赌博进行消遣的习惯在村民中间得到了扭转。宋湾组玩龙灯的娱乐方式,也深深地影响着周边村组的居民。龙灯队每到一个村庄,村庄里的男女老少都会提前守候在村口,以燃放爆竹,赠以糖、糕、烟、钱之物等方式,迎接龙灯的到来。

  破凉镇永丰村吴家大屋居民,为振兴在当地传承了300多年的编扎龙灯技艺,早在去年秋收时就精心准备了100多斤的糯米稻草,然后利用糯米稻草做材料,花了两个月时间,成功编扎出了一条共9节、18米长的龙灯。即使是自己出义务工的次数最多,即使是自己往里面投的钱或物最多,大家都毫不在意,都当作是自己身上的事情。这就是玩龙灯活动给乡村带来的正能量。

  春节期间,吴家大屋男女老少更是团结一心,大家齐上阵,舞龙的舞龙,敲锣的敲锣,燃放爆竹的燃放爆竹,喝彩的喝彩,很多一年到头都难得见上一面的村民,终于团聚在了一起,或一起舞龙,或相互畅谈过去一年的收获,大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把春节原本短暂的欢乐时光拉的很长很长。

  找回文化的自信

  举办玩龙灯活动能否受到广大老百姓的欢迎?观看玩龙灯与观看手机里的小视频哪个更有吸引力?掌彩词该怎么说?

  肖龙友是程岭乡橙莲村肖湾组龙灯队的发起人。历史上,肖湾组就有春节玩龙灯的习俗。停歇了20多年的玩龙灯活动,在当地是否再受老百姓欢迎。组建龙灯队之初,肖龙友像吴剑波一样,也多次产生过这样的疑问。

  怀着对乡土文化的充分自信,两人都打消了心中的这些疑问,毅然投入到组建龙灯队的工作之中。

  在当地舞龙老艺人的指导下,两支队伍的舞龙人员都成功掌握了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等舞龙动作,但这只是做好舞龙表演的重要步骤之一,说唱好掌彩词也非常关键。

  问遍了组里每一个人,没有一个会说唱掌彩词的,这让吴剑波犯难了。当地村干部得知后,随即为他找来了一本《千岭乡志》,里面登载了常用的开门彩、进屋彩、撞龙彩、新屋彩等掌彩词,但这些掌彩词基本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创作的,有的还是清代流传下来的,不宜引为今用。于是,吴剑波和村民一起,对掌彩词作了部分修改。

  为过掌彩词这关,肖龙友多次登门请本村玩龙灯的老前辈吴桃元出山。吴老虽年过七旬,但身体健硕,思维敏捷,掌握了一套即兴创作掌彩词的本领,每到一户,他只要根据该户堂屋摆放的物品和装饰,就可以即兴创作出让户主满意的进屋彩。

  春节期间,穿梭于宿松各乡镇之间的龙灯队,正是凭借掌握的过硬而全面的舞龙本领,每到一地,都赢得了群众的热烈欢迎,舞龙表演的视频也多次刷爆微信朋友圈。

  “龙灯盛宴”在乡村如此受欢迎,说明它不仅为人们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而且为人们送来了节日的欢乐和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同时,再一次证明扎根乡村越久越深沉的传统文化习俗,越是能够在广大群众心中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治理乡村文明最本质的是要建构‘文化自信’,即要把乡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深刻的历史文化传统,恬美的民情风俗习惯以及相关联的民间信仰、世俗宗教、乡规俚俗发扬光大起来。”谈到乡村文化自信,千岭乡党委书记罗沐海说。

  玩龙灯,一桩看似普通的传统娱乐活动,却能够为节日的乡村找回昔日的热闹、曾经的文明和当下的自信,说明其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由此看来,对于流传在乡村的每一种文化习俗,我们千万不容小觑它所存在的价值。


来源:安庆日报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