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徽俗最喜搭台看戏——寻找徽戏的踪迹|徽商老字号|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老字号  
徽俗最喜搭台看戏——寻找徽戏的踪迹
日期:2019/3/1 11:32:15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448次

 

 

        徽州人善歌舞。明万历年间,当过歙县县令的傅岩在《歙纪》中说:“徽俗最喜搭台看戏”。的确,徽州人与戏有缘。无论男女老少,都以聊戏看戏品戏自乐。村落古祠傍,精致的戏台,虽平时有些冷落,但遇过年过节,则是人声鼎沸。徽州人那种近乎疯狂的激情,类似痴迷的本性,象火山爆发一样,写在脸上,乐在心头。徽戏伴随着徽商一起兴衰,其仍不失为徽文化中一颗靓丽的明珠。
 

  徽腔,合“五方之音”;徽戏,博采武戏众长。徽州是徽戏的故乡。徽戏的产生,既与当地徽文化的传统有关,也与外界徽商官绅的爱好兴趣有关。这是一个漫长演变和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多少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一般认为,徽腔徽调的出现,是在明嘉靖年间。它是在弋阳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戏曲声腔。其特点是一唱众和,热闹有趣,在民间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徽戏声腔,最初源于以安庆为中心的安徽南部地区。这里方言腔遍地,土语古声依存。弋阳腔传入徽州,变为徽州腔。传入青阳,变为青阳腔。明万历年间,南方四大声腔之一的“昆山腔”传到徽州一带。徽州腔很快融合了昆曲因素,形成了“四平腔”,而后又形成了“昆弋腔”。明末清初,西秦腔传到南方,对“昆弋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昆弋腔”受到山西、陕西梆子和其它声腔影响后,逐渐变为“吹腔”和“拔子”,两者结合,俗称“吹拔”。徽州当地一些山歌、采茶歌、花鼓调、莲花落等,也是徽腔形成初期的重要养份。在徽戏的演唱中,也能起画龙点睛作用。到四大徽班进京前后,徽戏形成了青阳腔、四平腔、昆弋腔、吹腔、拔子、二黄、徽调西皮及花腔小调等。至此,徽戏的声腔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另一方面,徽戏的表演艺术,多姿多采,风格朴实,乡土气息浓郁。而以武艺高超,打斗勇猛最聚人气。徽戏中的武戏特色,源于徽州民间百姓重视武术强身的传统,故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武功套路在徽戏中保存下来,并不断发展,这给徽戏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平台与高台武功,在徽戏表演中极为突出,尤其在唱“对台戏”、“拼戏”中,尽显了徽戏剽悍粗犷的艺术风格。武戏中溶进了民间打斗、游戏、杂耍的精华,并运用火彩、幻术等特技,这也符合徽民口味。徽州百姓残留蛮越遗风,喜欢刺激的动作,有猎奇心理,对武打动作的难、险、惊、奇要求尤为苛刻,客观上使徽戏武打演技、动作编排愈来愈为成熟,成为徽戏中的重头。
 

  徽戏,依托着庙会平台发展,而“罚戏”则成为一种奇特的民间风俗。地处万仞山丛的徽州人,热情奔放,天生就有一种文化的饥渴症。徽州人祭祖庙会多喜热闹隆重,以求达到与祖宗同乐,“戏”成了必不可少的项目。山越人粗犷的性情,萌发了最原始的“傩”。傩的特点是自娱自乐,只舞不歌,动作简单,带上假面俱,意在驱神镇魔。当中原人迁徙到新安后,也带来了“戏”的因子。傩逐步向娱人悦众、祭祀先祖、祈福求安方面发展,演变为边歌边舞的徽州傩,后又脱变为有情节有演员的傩戏。徽州社会的儒风底蕴,为戏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一部分归隐的文人官绅,对“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提炼与艺术加工。歙县人汪道昆就是一个例子。徽商又将扬州一带的戏文化带到老家,并在徽州傩基础上加以改造,两股力量的结合,对“徽戏”的成型起了关键作用。经过历年渐进,这种“戏”的文化,也改变着徽州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徽州宗法制度中出现的“罚戏”现象,即是两种不同物事硬捏在一起的典型实例。“罚戏”,既达到了罚的目的,又发挥了戏中教育的功能。这只有徽州人才想得出的点子。罚戏大多与祠堂执法、水口管理、茶叶卖买、禁止赌博等有关。在祁门县桃源村,《陈氏宗谱》卷之十篇有“禁赌公约”,违禁者“罚戏一台”。在祁门环村的“叙伦堂”外西墙上,有一块嘉庆年间立的“永禁碑”,其中有条文为:“纵火烧山者,罚戏一台;采薪带取松杉二木并烧炭故毁,无问干湿,概在禁内,违禁者罚戏一台”。此外,徽州人酬愿、保禾苗、禁园笋、息争讼等也采取演戏这一形式。徽俗最喜搭台看戏——寻找徽戏的踪迹#e#在古徽州一些祠堂族谱中,都详尽载有违族规触犯祖训“罚戏”的条目。这是一种独特的徽州文化现象,比起一些地方私(肉)刑泛滥,酷刑充斥,要人道文明得多。正是徽州浓郁的文化氛围,孕育了徽戏。反过来,徽戏的德治功能,对民风的培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为徽戏的发展制造了诸多的机会。
 

  “戏路却商路”,徽戏成为徽商公关的手段。在徽戏的发展过程中,徽商所起的作用是不可磨灭和替代的。徽商是徽戏发展中的酵母。反过来,徽戏在商场中的特殊作用,又巩固了徽商的有利地位。这是一种多向的情感交流和文化需要。在数千年重农抑商传统意识渗透下,商人要摆脱相对低下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与儒人官宦接近,需要文化搭桥。徽商在经济活动中觉察到,文化形式,是封建社会中官商两者结合的最佳媒介。徽戏在这种商业活动中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明清时,徽商主要集中在扬州、杭州一带,其文化繁荣发达。戏剧是一种比较高雅的艺术,请当官者看戏,亦易使爱面子的儒官们接受。徽班的兴起,吸引了不少色艺双全的优伶。他们的加入,给徽戏的兴盛创造了条件。徽商在外,浪迹天涯,生活寂寞,竟争激烈残酷,使他们的内心空虚和疲惫。一些徽商喜爱徽戏,目的在于填充孤单苦闷的心灵,是内在情感需要。故有的不惜重金蓄养乐仆、家班或邀戏班到家中日夜演出,以寄托思乡之情,并按自己的需要,不断对扬州戏曲进行改铸,加入徽州文化的一些要素。清朝皇帝多次南巡,刺激了扬州一带的戏曲市场。徽商将一些戏班带回家乡,溶入了徽州人的情感和声腔特点。徽州文人又在戏剧创作中进行了本土化探索。这进一步催发了徽戏的产生。伴随着徽商的足迹,徽戏艺术传播到全国各地。在许多徽商看来,徽戏可以作为炫耀自己的资本,籍以提高自己社会地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另一方面,徽商把戏剧作为一种商业公关手段,使官商结合更具有隐蔽性。在同为好儒的官商点校下,客观上也促进了徽戏演技、唱腔、剧本等方面艺术的锤炼,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加速了徽戏向多方传播扩散。正如戏曲美学家汪效奇所说,“徽商不仅仅是在经济上资助徽班,自己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审美心理,强烈地影响着徽班,左右着徽班艺术的发展方向。”

  徽班晋京,是京剧降生的催化剂。清代中期,徽戏在一些发达城镇风靡一时,形成了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剧种。徽班晋京,在近代中国戏剧界,引发了一场戏剧变革。这是徽州艺人们当初始料未及的。徽戏不是京剧,但京剧的产生离不开徽戏。徽班晋京及徽班中程长庚的出现,在戏曲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徽州戏班与徽商一样,充满了包容性和开放性,从而为自身不断完善取长补短提供了大前提。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0年),弘历皇帝八十大寿时,“三庆班”在徽商江鹤亭的资助下,晋京献艺为皇帝做寿。投石问路后,四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等相继进京。四大徽班晋京,把诸种腔调带到了北京,使京城舞台一时形成了“百家争呜”“百花齐放”的局面。徽班打入京城后,戏庄演戏必请徽班。徽戏成为称雄京城的大剧种。为了站稳脚跟,徽戏顺应时世,改革剧目,以“色艺最优”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为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唱二黄花旦为主的四大徽班晋京,取各家之长,不断创新,孕育了“国粹”京剧。后三庆班中,出现了以程长庚为首席的老生主演皮黄戏的新局面。程长庚勇于革新,促进了徽、汉、秦合流,融洽昆、弋声腔,在念唱方面吸收了北京语言,在酿育京剧中起了重要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没有徽戏就没有京剧。
踏着昔日的辉煌,我们在山间,在乡里,在街头巷尾,寻找着徽戏的感觉。当徽戏完成承前启后的神圣使命后,自己却悄悄退出了市场。由乡土徽戏而进化为“国粹”的京剧,说明了徽文化与京城汉文化间内在的联系。其实,戏剧代表的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没有徽州这样的文化环境,也不可能产生徽戏。如今,徽州人仍旧在怀念着那种嬉闹有趣的动人场面……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