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地道的皖中民俗:三月三做蒿粑|徽商文化|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文化  
地道的皖中民俗:三月三做蒿粑
日期:2019/4/17 9:41:26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527次

 

2

  三月初三,一个注定有着传奇故事的江淮民俗的日子,有着需要我们永远尊重的文脉习俗,有着无数值得我们世代沿袭传承的民族智慧与情怀……三月三做蒿粑,就是这样带着多少世代的传奇和故事,从远古的民俗中走来,传承至今。

  一

  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在江淮地区的六安、合肥一带以及长江下游安庆桐城等地,都有三月三做蒿子粑的风俗。蒿子是一种芳香独特的时令野菜,也是一种药材,做出的蒿粑风味独特,伴随着三月三古老的习俗的盛衰演变,蒿粑又作为邻里之间相互交流的一道美食,一直流传于民间,生生不息。而这一民俗习惯和饮食文化伴随着它的传说故事,世代沿袭。

  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民间用青蒿做粑,是源自于皖中地区“敬神消灾”的古老习俗,是三月三中华民族众多习俗的重要代表之一,且比较正式而又隆重。只是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三月三做蒿粑的敬神灵、敬天地、敬祖宗的迷信色彩已渐渐地淡去,但在春蒿野香飘逸时,乡下的人家还是将自家做的蒿粑,在邻里之间相互赠送,相互品尝美味,相互交流手艺,进而促进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三月三做蒿粑,它还承载着独特的民俗文脉,以美食为载体,在世代传承中,不断丰富着其内在的含义。

  据记载,三月三做蒿粑,最早起源于安徽大别山腹地的舒城、霍山一带,后来逐渐流行于江淮地区的六安、合肥一带以及长江下游地区,皖南也有不少流传。这些地区适宜的水土和气候,随处可生可见的青蒿是大自然恩赐给民众的丰富资源;一年两季水稻的产量,形成了这一带喜用米及米面做成米圆、糍粑、米糕、米饺等多种多彩的饮食文化和食用习俗。

  记得儿时,在三月初三这天,我也挎着竹篮,拿着剪刀或镰刀,有时啥也不带,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去采集蒿叶嫩头,母亲带着我一起做蒿粑,吃着油炸的酥脆香溢的蒿粑,心中的幸福和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就像过年一样的高兴。

  二

  作为江淮一带饮食习惯及食品技艺的典型代表之一,蒿子粑就是主要是由白蒿嫩头、熟米面加少许腊肉揉成,一般大小为3-5厘米直径的扁球体。

  蒿子粑的主要配料配方虽然来自远古的民间传承,但就其配料选择来看,还是很讲究的:首先,青蒿是选用菊科中的清香浓郁的白蒿,通常只采三月三前的白蒿嫩头;米面则是选用盛产于大别山地区或江南的早稻大米,也有用糯米的,还有的将这两种米面掺和在一起用,而且都是以人工石磨磨成粗细合适的米面为最好;配料所选用的腊肉,则是肥瘦适中,且为腊月腌制,并经冬阳晒干而成的。因为,最初的食品是用来敬神灵、敬天地、敬祖宗用的,所以要选最好的材料。

  蒿子粑,主要的原料当然是蒿子了。蒿,是三月三蒿粑的独特用料,是蒿粑野香飘逸的主要用材。

  蒿,属菊科,中药草本名:茵陈,又称白蒿(VirgateWormwoodHerbCapillaryWormwoodHerb),自然万物中最顽强的植物之一,分布在安徽、陕西、山西等地,多为野生。此外,蒿粑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为药用食品,不仅有治疗疾病的功效,还是珍贵的上等补品,所以,深受江淮地区广大民众的喜爱和传承。蒿粑选用的是清香浓郁的白蒿,而且只采集三月初三以前的白蒿嫩头,其他部分不做食用。

  除了蒿子之外,蒿子粑的另一原料是腊肉。进了腊月门,肥猪忙进盆。腌制腊肉是中国很多地区自古的风俗食习,由于通常是在农历的腊月进行腌制,所以称作“腊肉”,因为这时腌制的腊肉,吃起来最香。近些年来,人们腌制“腊肉”时间不少都提前了,不过“腊肉”味道可能要差些,但遵循传统的老人们大都还是坚持到时间节点再腌制“腊肉”。而皖中一带,自古就有做腊肉的风俗,做三月三蒿粑,总会放些腊肉丁,使做出的蒿粑油香四溢,咸淡适中可口。

  这样做成的蒿子粑,揉扁贴油锅以炕,宽油为煎,满油可炸。至色金黄为美,外焦内软,焦口香鲜。

  三

  当然,蒿子粑的做法也是有一定讲究的。首先,要将采集来的质嫩味鲜的蒿叶尖洗干净,用开水将蒿叶烫一下,然后用凉开水将烫热的蒿叶冲凉,拧干。主要是为了除去苦味和墨绿色汁水以及细毛等,这样做出来的蒿粑就不会太黑,也不会有明显的苦味。第二,将腊肉切成丁,放入盆中,一旁备用。第三,将米面在热锅中焙干,最好成焦黄色,放入盆中,一旁备用。第四,将蒿叶切得十分细碎放入盆中,与“腊肉”丁以及干熟的米面粉并加入少许食盐一道均匀搅拌,比例大约是二至三成蒿叶、六至七成米面、一成肉丁,然后用温开水搓捏成扁圆形的蒿粑。最后,粑可以清蒸,也可以油炕,也可以油煎,也可以油炸,四种办法制成的蒿粑都非常好吃,味道各有千秋。油炕、油煎、油炸的蒿粑,表皮泛出金黄色即可,外表皮酥脆可口,里面香味绵长,清香扑鼻,回味无穷。清蒸蒿粑的软绵飘香,细滑爽口,清香四溢。

  总之,无论是炕、是煎、是炸,还是蒸,蒿粑都让人爱不释口。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小雅·鹿鸣》一文,最早出现记载了古代人类食用野蒿的诗句。这些传世经典和传统节日的内涵极其丰富,需要后人悉心体悟、发掘、践行。三月三做蒿粑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载体,不仅有着独特的民俗价值,也是藏身于民间的传统美食技艺,是皖中地区民间独特饮食文化一种存在的表现形式,是这一地区民间食品制作技艺的典型代表之一,流淌着深深的文化脉搏。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