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你知道历史上最早的包公祠吗?|徽商老字号|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老字号  
你知道历史上最早的包公祠吗?
日期:2019/4/17 9:46:22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854次

 

您当前的位置 : 徽文化  徽学  徽学百家

你知道历史上最早的包公祠吗?

 

时间:2019-03-15 09:18:00

 

 

 

  ○明万历二十七年刊《宋史》“列传·八十九·张瑰”的记载

  ○上世纪初《香花墩志》里的《香花墩图》

  ○合肥县傅郭城图中的包公旧宅基

  包公,合肥人,北宋时期著名廉臣,在中国乃至海外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关于他的生平事迹,通过戏剧和曲艺,在中国广为传颂。而在他去世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建造的奉祀他的祠庙也是数不胜数。但你知道历史上最早的一座包公祠在哪里吗?而围绕这最早的包公祠,又有哪些故事发生呢?

  千年始建包公祠

  说到北宋名臣包公,合肥人应该都知道。而关于他的学术研究,自公元1065年(即包拯去世后的第三年),其门人张田编纂《包孝肃奏议集》,及次年(1066)有《孝肃包公祠堂记》一篇后,研究学者层出不穷、各类文章络绎不绝。特别是在他去世后及后来的不少年,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都建有奉祀他的祠庙。

  放眼海内外,奉祀包公的祠庙,其数量真是数不胜数。目前较知名的就有合肥包公祠、开封包公祠和肇庆包公祠,这几座包公祠,多与包公人生经历有关:合肥,为包拯出生、读书、出仕及归葬的地方;开封为包拯任开封府尹的地方,包公的很多传说均以此地为故事发生地,以至于很多人只知开封府里包龙图,却不知包公来自庐州府;肇庆包公祠为纪念包拯任端州知州三年清廉执政“不持一砚归”而建。

  可是,你知道历史上最早的一座包公祠是建在哪里的吗?

  根据成书于南宋嘉定、宝庆年间(1208~1227)的《舆地纪胜》记载,“包孝肃公祠堂,在兴化寺;治平中太守张瑰作记。”据了解,这应是有关包公祠最早的记载了。

  而我们经过查找,还发现了一篇专门为这座包孝肃公祠所写的《孝肃包公祠堂记》。据史料载,最早的《孝肃包公祠堂记》,刊载于成书付梓的《包孝肃奏议集》之中;而目前此文可见的最早善本,是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刊本《包拯奏议》,其中附录第五项为《孝肃包公祠堂记》。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这样的记载:“……有佛寺曰兴化寺,僧仁岳尚被公遇。今以其居之西偏屋辟为祠,立公之像……”落款为“治平三年”。

  由此为据,我们得知,最早的包公祠是建于北宋治平三年,即公元1066年的包孝肃公祠堂,它位于庐州府合肥兴化寺。当时兴化寺僧人仁岳将其居室的西偏屋改建为包公祠,并立包公像,以予祭祀。当然,由于时间久远,记载不详等原因,宋时庐州兴化寺里的包公祠,其具体位置已经难以考证了。

  千年变迁包公祠

  时至今日,我们都知道合肥有座“包公祠”,它位于合肥城南护城河畔的香花墩上。说起这香花墩,有不少人也知道它曾是包公旧时读书处及旧宅所在地。但你可能不知道,现在的香花墩和以前的香花墩并不是同一个地方。

  在清嘉庆八年(1803)《合肥县志·卷十四·古迹志》中,我们看到有这样的记载,“香花墩……崇祯时府志云:包孝肃公故宅在镇淮楼西凤皇桥巷,有读书台,土人呼为香花墩……今移建其祠于南门外,因亦名香花墩,嘉庆七年知县左辅重修,有记载文集……”再在嘉庆八年(1803)《合肥县志·合肥县傅郭城图》,我们看到其中包公旧宅基与尚节楼位置标注清晰准确。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信息:“香花墩”原是包公旧时在合肥的居所,现合肥城内镇淮楼以西、金斗河遗址旁,与包公旧宅一起,为一滨水高坡,亦为真实的包公旧时读书处。只是后来屡次毁于战火与兵乱,经过多次重建。这一点,在晚清名士李恩绶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成书但未付梓的《香花墩志》中也有记载:“嗣谦斋老诗人告余曰:包公故宅在镇淮楼西凤皇桥巷,有读书台,濒肥水。土人呼为香花墩,后毁于兵,唯表台独存……暇日嗣谦斋老邀予访其处,徘徊久之,并云:巷内近地为叶提督所购。桥侧向有小碑,勒‘包家故宅’四字,今不复存。予闻而悲之……”

  那现在的合肥包孝肃公祠,即合肥城南香花墩上的包公祠,又是怎么回事呢?

  据史料载,明弘治年间(1488~1505),离包公去世已经近五百年,数百年的战乱动荡,包氏后人也逐渐流离。时任庐州府知府的宋鉴,见合肥城南护城河中有一小洲,环境优美且与世隔绝,宋鉴将洲岛中原建筑重组再建。这次建设,现在包公祠的雏形已基本定格;明嘉靖二年(1523)癸未科进士黄金在其《包公书院记》中有如下描述:“南面建屋五间,中间坐公像;东西两翼以夹室,植竹木于四围,而环之以墙,前建大门。其地峻,叠石为梯,数十级登焉。”这和弘治以后多次毁而又建的建筑构架基本吻合。

  但有意思的是,宋鉴最初修建包公祠时题的匾额是:包公书院。只是到了明嘉靖十八年(1539)由御史杨瞻再次修葺时,才更换题额“包孝肃公祠”。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宋鉴初建此建筑的目的,是为了弘扬包公“孝”与“肃”的精神而培养庐州学子,学子中有位“特殊”的学生,就是包公第二十四世孙包大章。因此他最初建的是“包公书院”。

  但不管怎么说,作为包公读书处的“香花墩”,逐渐从镇淮楼以西之地,默默地移至南薰门外护城河中的小洲;包公书院,也因为数百年来的屡圮屡建,逐渐成为祭祀包公的主要场所。而今天的“包孝肃公祠”,在经过历朝历代多次重建后,在2005年与相邻的清风阁、包公墓、浮庄整合成包公园,并成功申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千年之误“瑰”与“环”

  前文我们说过,关于包公祠最早的记载是《舆地纪胜》中所说的“包孝肃公祠堂,在兴化寺;治平中太守张瑰作记”,但在后来的抄录《粤雅堂丛书·三编》原文时,又实录为“张环(環)记”。那么,这位最早的《孝肃包公祠堂记》的作者究竟是叫“张瑰”还是“张环”呢?

  为了一探究竟,我们在查询这位作者身份时,发现《宋史》中并无张环此人;而查阅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滁阳志》及其他有关滁州及全椒史志时,也没有发现“张环”此人。难道此文的作者,就这样“埋没”到浩瀚的历史中了吗?

  经过多次查找,我们在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刊《宋史》的“列传·八十九”里,查到了一个叫“张瑰”的人;而在明天顺五年(1461)万寿堂刊《大明天下一统志》,在卷之十八·滁州·人物,我们又看到这样的记载,“张瑰是南唐进士、宋初名宦张洎之孙。”而张洎为“滁州全椒人”;张瑰任职亦为宋仁宗期间,并曾任过开封府推官,其为官期间“当官遇事辄言,触忤势要,至屡黜,终不悔”。

  由此,我们大胆假设,治平三年为历史上第一座包公祠作记的作者,应为祖籍滁州全椒的北宋官员张瑰。部分文献中的“张环”应为“张瑰”之误。为什么这样说呢?原来,“瑰”与“环”的繁体字“瓌”与“環”非常相近。两字均为左右偏旁字,左侧斜玉旁无疑,而右侧部分,不仔细辨认是很容易混淆的,而一些书籍中或由于原书原字模糊、或出于再版刻板雕工粗心,再加之古籍校对者或许未曾仔细考究,张瑰、张环之误就慢慢形成,并以讹传讹了。

  因此时至今日,绝大部分记载和文献就以“张环”称呼之。但历史终究是历史,我们还是希望尊重历史,溯本清源。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鲍雷程堂义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