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业态不断创新,黄山正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图为黄山文创小镇。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产业是一座城市发展的脊梁。近年来,黄山市上下始终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旅游+”两条主线,全力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

黄山市生态环境绝佳,是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好地方。
围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黄山市委市政府在项目建设、企业培育、品牌打造和招商引资上持续发力,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精致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全力推动黄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布局文旅释放新动能
白墙、黛瓦、马头墙……走进黄山的潜口老街,就像来到了几百年前的徽州生活。

黄山茶,已成为“干净茶”“健康茶”的代名词。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潜口老街。细看村里的建筑,皆是高墙深院小窗户,肥梁瘦柱内天井,加之街边的老树盘根,流水潺潺,在光影的配合下颇像一幅浓郁的水墨画。
潜口老街正是徽州民宿方兴未艾的“代表作”之一。目前,黄山现有各类民宿和客栈2168家,其中精品民宿300家左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黄山市民宿数量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年接待过夜游客超过100万人,年经营收入15亿元以上,精品民宿年经营收入达3亿元,成为乡村旅游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日前,2020安徽民宿大会在黟县成功举办,徽州民宿品牌进一步打响。

借助“旅游+”战略,黄山文旅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图为潜口养生小镇。
除了民宿,黄山的研学旅游也异军突起。作为全国10个“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 城市之一,黄山依托优良生态环境,将旅游、文化、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对接江浙沪、京津冀等地目标市场,打造研学旅行新业态新产品,制订研学旅游示范点评定基本条件、研学旅行规范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研学旅行“黄山标准”。
据统计,2019年,全市研学接待319万人次,同比增长101%。研学旅游已经成为黄山市旅游新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打底催生新动能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
“中华老字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黄山毛峰核心产区的谢裕大茶博园。
外观深展徽州建筑文化精华,内里与现代简约设计细腻融合。谢裕大茶博园是安徽省首家茶叶博物馆,走进馆内,如同走进诗与远方的梦幻,历史与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记者看到,馆内从茶史溯源、徽茶之光、茗香天成三个版块、十二个单元详细展示了中国茶叶及安徽茶叶的历史和文化。
谢裕大茶博园是该品牌“研”与“游”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在这里,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身体验背篓采茶、手工制茶,艺术泡茶、静心品茶的过程,深入了解茶叶从茶园到茶杯的整个过程,感受具有徽州特色的黄山毛峰茶文化魅力。“我们通过全面打造多元化的精品徽茶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努力形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建成‘徽州名胜·茶文化'旅游新标的,加快打造‘品牌+名茶+旅游',带动周边农民脱贫致富。”谢裕大品牌总监汪涛介绍说。
除了谢裕大,近年来,黄山还聚集了联合利华、小罐茶、中茶集团等知名茶企,还有省级龙头企业22家,规上茶叶加工企业达70家,省级家庭农场18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17家,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8家,茶叶深加工企业11家。
今年,黄山全面推广应用“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模式,集成农残检测、政策性保险、行政执法和优质优价等保障措施,全面禁止化学农药和除草剂进茶园。黄山茶,已成为“干净茶”“健康茶”的代名词。
做强生物医药激发新动能
长期以来,糖尿病、器官衰竭等疾病一直困扰着中国的中青年人。临床上,这些疾病缺少明确高效的治愈方法,如何医治这些发病率不断增加的重大疾病,成为医学界面临的巨大挑战。
器官修复、伤口愈合、抗老美容……作为一家以科研为主导的生物科技公司,去年7月,安徽楚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黄山市屯溪区九龙科创园,并依托钱进博士的核心技术,研发胚胎干细胞的抗衰老和伤口愈合及器官修复治疗技术。
正如钱进博士所说,黄山市生态环境绝佳,是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好地方。
事实也是如此。当前,黄山市正围绕生物萃取、医疗器械、新安医学等重点领域,以现代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实现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将黄山打造成国际健康产业协同创新先行先试示范区。
不仅如此,黄山新安医学历史悠久,不仅以拥有八百多年历史、八百多名医家、八百多部医著闻名于世,现在还拥有新安医学研究中心和祁门蛇伤研究所2所专门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科研机构。
作为“潜口养生小镇”核心配套项目,和康堂中医诊所传承新安医学、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当地百姓及游客提供优质的中医诊疗、养生服务。“我们最近举办了首届徽州中医养生膏方节,让游客寄情山水的同时,在潜口体验中医文化,感受中医魅力。”和康堂负责人刘安荣说。
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10家、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达11.55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14.8万亩、“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2个……黄山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德宝生物、天目药业、中新生物等一批重点企业,也吸引了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中山大学达安基因、黄山健康职业学院、皖南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黄山。
目前,黄山市正谋划成立黄山市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招商决策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