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合肥等4省会规划共绘建设特大城市群|品牌安徽|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品牌安徽  
合肥等4省会规划共绘建设特大城市群
日期:2020/12/14 8:30:09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441次

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会商会昨在南昌召开,开启合作新征程

  12月10日至11日,以“新时代、新格局、新合作、新发展”为主题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八届会商会在南昌召开,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迎来第八次“握手”,开启合作新征程。

  同时,黄石市、岳阳市、安庆市、九江市、黄冈市、株洲市、铜陵市、抚州市、咸宁市、湘潭市、六安市、宜春市等12个观察员城市也应邀参加此次大会。

  规划共绘

  共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城市群

  2013年2月,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首届会商会在武汉召开,拉开了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省会城市合作共赢的大幕。七年多来,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和四省会城市的不断努力,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四省会城市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探索建立了四省会城市合作新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了“决策—协调—执行”合作框架。2013年至今,四省会城市市委书记、市长出席了七届会商会,审议决定了城市之间的合作重大事项,共同签署了《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合肥纲要》《南昌行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行动计划(2017-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近期合作重点事项》《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2020年合作重点事项》等合作协议,在共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城市群、共同推动区域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为健全四省会城市合作机制,更加有效协调落实会商会议定的重要事项,2015年,建立了省会城市合作协调会制度。为有效执行省会城市会商会、协调会有关决定,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三届会商会议定事项,在武汉市设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合作秘书处,依托武汉市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与发展办公室(武汉市发展改革委)开展工作,为省会城市会商会、协调会的日常执行机构。

  产业共兴

  旅游金融科技合作不断深入深化

  四省会城市产业发展协同协作。旅游产业合作不断深入,推出了长江经济带旅游精品线路,并共同推出了“美丽中三角,我的家乡我的城”旅游品牌,联合赴国内重要旅游市场开展旅游促销。以“携手中三角、合作研学游”为主题,组织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群主题游活动,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等15个城市深入开展了互动交流,拓展了合作渠道。

  金融合作全面展开。2015年10月,长江中游城市群首届金融峰会在南昌召开,发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金融合作与发展倡议书》。2017年4月,四省会城市就共同防范、处置区域金融风险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约定按照“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协同合作、齐抓共管”的原则,在争取政府和监管部门支持、监测预警平台共享、案件处置联动协调、落实属地稳控原则及加强对新金融业态、金融创新的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

  科技合作深入开展。积极推进科技成果鉴定、科技奖励评审和科技项目评审评估合作,四省会城市专家库共享机制已经形成,同时,签署了“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合作协议,加快促进科技服务资源在区域间流动共享,成立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联盟和协同创新联盟。

  市场共构

  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定互认

  四省会城市有力推动市场监管一体化。共同签订了质监合作备忘录、市场监管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和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定互认协议,建立了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市场准入、品牌互认、打假联动等机制。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区域)工商政务云平台已投入运营,《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定互认协议》顺利签署,与太原、郑州六市共同签署了《“共享、共治”合作备忘录》,对食药违法行为联合监测预警。

  大力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一体化。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远程异地评标合作框架协议》,并基本完成了远程异地评标系统的建立。“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招标投标信息服务网”建成并投入运用。

  加快推动诚信一体化。合力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活动,大力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武汉市开通“信易贷”网上申办,通过“云税贷”线上为全市诚信纳税企业发放贷款。长沙市推出“税金贷”“发票贷”等“信易贷”产品。合肥市推出“创新贷”“订单贷”“银税易贷”等以信用评级为基础的金融创新产品。

  社会共享

  公积金互认互贷经验在全国推广

  医疗教育合作方面,四省会城市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血液安全合作框架》,共同签署了四地医药卫生学会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书,制定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急救联盟章程》,长江中游城市群院前急救联盟扩展到40个成员单位。同时,成立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公共卫生协作研究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区域性疾病的联防联控机制建设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与此同时,南昌成功举办第四届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教研协作体年会,以及第五届长江流域六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南京、贵阳)地理教研协作体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暨高考备考策略高端研讨培训会,展示了南昌教育的特色与成果。此外,南昌市13所义务教育学校分别与武汉、长沙、合肥三市优质义务教育学校组建了结对学校、开展了校际合作交流。

  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长江中游城市群“四城有戏”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深入,汉剧《优孟衣冠》、湖南花鼓戏《凤冠梦》、安徽庐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南昌采茶戏为代表的地方剧种交流频繁,戏曲演出市场联动效应初显。

  在平台建设上,2014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省际公积金异地贷款,公积金互认互贷经验在全国推广。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取得突破,四省会城市数据资源中心已统一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了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互联互通。

  交通共联

  实现城市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一批重点交通项目顺利推进,让城际互动愈加紧密。四省会城市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交通运输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实施促进四省会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

  目前,南昌市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京九客运专线商丘至合肥段、南昌至赣州段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合安高铁完成静态验收,计划年内通车;合武高铁加紧可研编制;安九高铁、昌景黄高铁、昌九客专、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合新六城际铁路加快建设;长沙、岳阳深入探索共建虞公港“飞地港”、合安高速改扩建工程;合肥市方兴大道互通立交至马堰枢纽段已于去年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全面推进。

  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推进,为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环境共保

  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自2012年初签订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长江中游省会城市就积极倡导开展了区域环境治理领域的各项合作,签署了《武汉共识》《长沙宣言》等协议,确定了加强江湖综合治理与保护,共同推进以长江及其主要支流、鄱阳湖、洞庭湖为重点的大江大湖综合治理等环境重点合作领域,不断构建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体系。

  长江中游省会城市还先后召开多次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环境合作会,特别是2019年8月联合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生态环境合作协议书(2019—2020)》,就健全完善生态环境合作协商机制、推动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加强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协作与防治技术交流等7个方面合作达成共识,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同时,各城市加快完善环保立法、强化污染治理,大力整治环境安全隐患,坚决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积极防范突发环境事件和污染纠纷,并签订了应急资源共享协议,实现应急资源的共享。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