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正向吸引”,让“AI+合肥”实现“C位出道”|最近动态|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最近动态  
“正向吸引”,让“AI+合肥”实现“C位出道”
日期:2020/12/30 8:52:41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251次


  合肥移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正在研发5G产品

  5G产品研发单位的工作人员在交流

  5G产品研发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进行产品检测等相关工作

  国盾量子

  清新互联的工作人员在向记者介绍一些研发产品

  5G产品研发单位在进行数据分析

  清新互联研发并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部分产品

  从一个龙头到一个产业、从一个产业到一个生态,短短数年,合肥在人工智能上的“开疆扩土”成效尽显。以智能语音为起点,到覆盖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如今,依托中国声谷等人工智能平台、加快培育科大讯飞等全球性领军企业的合肥,正“搭乘”产业崛起之力以及“聚”全球之智,实现的AI+合肥的“C位出道”。

  【C位出道】

  从曾经的“一枝独秀”到如今“核心+配套”企业超800家

  走在合肥的街头,不同交通路口的红绿灯总显示不同的等待时常。这些时间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在过去,通常是人工“守候”,经过一段时间的人流量、车流量统计,再测算周边通行压力计算得出,但城市发展和道路施工变化让每一个交通路口的通行压力实时变化,这种费时费力的人工统计方式压力甚大;如今,合肥市区的1800个交通路口已被智能录入“信号机档案”,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自动抓取路口周边的车流和人流数据,再根据后台的读取分析出最合理的交通信号灯时常。

  而这,仅是合肥“交通超脑”系统的一小方面呈现。凭借人工智能技术,“交通超脑”可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突发事件指挥调度、交通拥堵挖掘分析等,甚至利用语音技术“解放”路面执勤交警的双手。

  放在10年前,当科技部批复支持合肥高新区建设“合肥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时,或许还少有人能想到人工智能会带给城市发展如此大的变化。

  而人工智能与合肥这座城市,也是那时起拉开了一段故事。

  依托诸多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政策,科大讯飞凭借语音技术在这一浪潮中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智能语音领域内的佼佼者;随后,人工智能在合肥的热度不断升温,从科大讯飞的“一枝独秀”发展到如今全市人工智能产业集聚“核心+配套”企业超800家……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近年来,合肥不断加快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中国声谷”建设,借助“新基建”、线上经济,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跨越赶超。

  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第一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合肥市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其他入选城市为北京、上海、深圳。

  紧随其后,2019年10月,科技部复函安徽省人民政府,支持合肥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合肥同杭州、深圳、天津一起,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批复的第三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一个个“国字号”发展机遇的博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AI+合肥的“C位出道”。

  【聚力发展】

  “正向吸引”让合肥不断“聚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完善

  如何将一个产业发展成为一条产业链?“聚力”成为合肥探索的一条新路径。

  “这款智能应急布控球在今年安徽汛情期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清新互联是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展厅内,一款“智能小球”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

  工作人员的操作下,这款产品直接吸附于三脚架上,实现汛情探测的快速部署,并可根据需要快速移动至下一布控点。“高清摄像头具备全向云台功能,可远程360°控制旋转,快速缩放调整焦距,24小时不间断巡防监控河道堤岸情况,减少夜间巡堤,让抗洪人员得到充足休息;发生险情时,可通过语音对讲等方式实现远程的灾情指挥调度,大幅提升巡堤效率和质量。”在今年汛情期间,这款“智能小球”守护在全省多个堤坝并发挥抗汛作用。

  专注于5G、人工智能和热成像等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在今年疫情期间,清新互联还紧急组织力量研发了热成像智能测温防控产品,助力安徽多地“科技抗疫”。

  “当然,所有这些人工智能产品能研发面世,必须依托于合肥完善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在清新互联董事长尼秀明看来,“产业链”的发展犹如一棵树苗的成长,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必须要有滋润的土壤和养护,而合肥,就给了如清新互联这样的人工智能企业发展的“养分”。“在合肥,上游有芯片供应商、下游有客户,对于市场有需求的产品,我们能很快通过上下游的供给形成一个产品,并及时推向市场去应用。”正如尼秀明所言,一环扣一环的完整“产业链”给更多人工智能企业带来发展新机遇,也吸引更多企业前来合肥。

  又正是因为这种“正向吸引”,让合肥不断“聚力”。

  近年来,合肥市加快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推动省级智能语音、网络与信息安全2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持续做大做强,争取将科大讯飞、华米科技、新华三等更多的人工智能项目纳入省科技“攻尖”计划和新基建重点项目库,支持科大讯飞参与安徽信创适配中心建设,推动上述企业在智能语音、智能穿戴、信息安全等领域持续保持国际领先优势。

  同时,合肥市深化人工智能在教育、卫生等领域应用,争取省卫健委推动“智医助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全市覆盖,着力打造“耳聪目明,心灵手巧,知行合一”的人工智能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能级,打造世界级产业地标。

  【助力发展】

  越来越多“接地气”的人工智能产品服务城市发展

  人工智能,如何与城市紧密连接?

  走进科大讯飞智慧展厅,围绕“语音智能”这一技术衍生出来的多样化产品让人眼花缭乱。“鱼香肉丝怎么翻译成英文?牛排怎么翻译?”展厅内,工作人员拿出一份英文菜单,对着手中的科大讯飞翻译机3.0版发出一连串点菜咨询,不到1秒,“小家伙”就准确翻译出中英文菜单,就连合肥话也能轻松听懂并准确译出英文版。

  据展厅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这款搭载新一代语音翻译内核的“黑科技”产品能在0.5秒内轻松为用户解决语言不通畅的问题。不仅是小小的翻译机、展厅内A.I.+医疗、A.I.+教育、A.I.+交通甚至是城市的“智慧管理”都一一呈现。

  “目前,我们正在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在智能制造、教育、大健康、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试点示范,打造语音示范教育、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的‘精品工程’。”据科大讯飞智慧城市副总裁、智慧交通业务部总经理谭昶介绍,随着人工智能产业链在合肥的逐步完善,如今,越来越多“接地气”的人工智能产品走进居民的生活,与城市发生紧密相连。

  如他所言,当前,人工智能产业的应用已经在合肥“遍地开花”。

  当前,“线上淮河路”等数字化街区、智慧社区建设加快推进;全省首个交通超脑日接入数据1.9亿条,试点区域通行延误时间减少20%;科大讯飞智医助理覆盖1.2万家医疗机构,智慧空中课堂累计服务师生超过1500万人次;安徽百信全省首台国产安全计算机成功下线,云之迹智能电梯机器人部署武汉火神山医院;影联云享远程医疗平台在线筛查新冠肺炎病例8万多个;博微太赫兹无接触人体测温安检一体机广泛应用,东超科技全息空气成像技术实现应用推广……

  【延链建议】

  须政府牵头开放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链、再到一个产业生态圈,合肥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滚雪球”效应正加速形成。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是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部省重点合作项目,也是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

  自2013年成立以来,“中国声谷”经历多年发展建设,现已经形成龙头引领产业集聚、科研支撑强劲的产业生态体系。目前拥有科大讯飞、华米科技、新华三、金山软件等一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基础技术+底层硬件+数据计算+智能终端+行业应用”的产业布局。

  “人工智能,实际上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可以是量子、类脑,也可以是普通居民家中的陪护机器人,比如小孩用的阿尔法蛋、大人喜欢的百度音响等等,这在中国声谷的展示厅里都有展示。”据中国声谷运营单位副总裁毛媛媛介绍,截至2020年6月底,中国声谷入驻企业的总数已达到910家,2019年基地核心及关联带动产值超过800亿元。

  如今,从人工智能技术到市场孵化器,在这里,仅一步之遥。

  集聚于此的近千家企业,如何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快速奔跑”?如何围绕龙头企业去突围发展?在毛媛媛看来,实际上,中国声谷内也细化领域设立了一套小型的“链长制”,并通过多种举措去实现“强链”、“延链”和“补链”。比如,针对人工智能产业上一些“卡脖子”的技术,中国声谷还积极与中科大、合工大、科大讯飞等高校院所及龙头企业布局了类脑智能、智能交互、深度学习等领域的技术研发项目,加快实现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

  面对人工智能产业链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何“延链”?

  “人工智能的发展,现在的状态已经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但这些新兴技术是需要应用场景去发展的。所以,也希望今后能由政府牵头,开放给企业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对于“延链”,毛媛媛建议,人工智能的发展光有技术是“不接地气”的,必须要在更多应用场景里进行试验才能真正找准市场需求和服务城市发展。

  【强链补链】

  创新做法、跨链结合才能实现“强链”、“补链”

  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都难以正常运转;但各条产业链之间也“命运相连”。如何实现各条产业链的“强链”、“补链”?

  “现在合肥一共有12条重点产业链,其实很多产业链之间是可合作、共强化的关系。比如说,合肥的家电产业可以搭载语音智能技术、汽车产业在导航上可以利用上本土的人工智能技术……只有这种‘跨链结合’才能实现强链、补链。”在谭昶看来,要实现合肥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就必须要创新做法,实现“跨链结合”。

  同样,科大讯飞行业战略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郭兴龙也认为,在产业链链长制的推动下,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链发展思路不断完善,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也加速集聚。“对于‘链’上的企业而言,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今年疫情期间,在合肥重点产业链“链”动起来的同时,一个又一个产业链开始加速修复。

  据了解,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合肥市聚焦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领域,新开工建设四维图新第二总部,加快中科曙光先进计算基地、信创适配中心等一批具有关键技术的重大项目,加快国产化替代进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定下目标】

  到2023年,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全国多地都在争相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如何谋划种好这块“国家试验田”?合肥定下的新目标是——到2023年,合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取得显著成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据了解,今年5月,《合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0-2023年)》正式出台。其中明确,合肥将抢抓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智能语音、机器人等领域人才和技术集聚优势,聚力开展前沿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场景示范、创新企业培育、生态体系打造,积极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合肥经验”。

  当前,合肥还启动编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人工智能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国声谷“十四五”建设规划,尽快研究制定支持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发展专项政策。同时,发挥合肥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作用,促进试验区建设相关工作顺利实施。

  记者手记

  人工智能 在合肥发展的“不平凡之路”

  十年前,我们畅想人工智能的开头都是“若干年后,你对着窗帘喊一声‘关闭’就能远程遥控它”或者“在办公室里,你按一下手机就能让机器人把家里打扫干净”,如今,曾经畅想的一个个智能场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里司空见惯的一幕幕。

  细细回想,人工智能在合肥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条“不平凡之路”。

  从上世纪80年代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培育家电产业成为全国家电之都;到如今,大力培育以科大讯飞和中国声谷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合肥以“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创新做法,实现了新兴产业的“多点开花”。

  从语音智能技术的发展到人工智能产业,再到人工智能产业链,短短数年,合肥就以惊人速度迅速攀登,博得一个个“国字号”发展机遇。

  连续多天的采访,深入走进每一处人工智能龙头企业,近距离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和跨越过的困难。正是这种迎难而上的冲劲,才使得合肥能聚全球之智,实现真正意义上A.I.+合肥的“C位出道”。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