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合肥高新区发布了自贸区高新区块阶段性建设成果。自贸区高新区块范围内新注册企业超1300户,企业总数超过1.1万户,新增企业数约占全省的1/3;签约入驻项目105个,总投资约380亿元。
据介绍,合肥高新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围绕科技创新、新经济培育、营商环境等特色领域,凝练了“量子中心”集聚发展模式、“一网通”国际人才服务体系等创新成果13项,初步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高新样本”。
合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加快实施“放管服”改革,推进证照“一口受理、并联办理”审批服务模式,实现企业提交材料平均精简至1.5件,政府审批时间缩减至1.76天。自贸区高新区块范围内新注册企业超1300户,企业总数超过1.1万户,新增企业数约占全省的1/3;签约入驻项目105个,总投资约380亿元。
安徽自贸区获批以来,合肥高新区一系列创新平台都有了新进展。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建设,量子创新院1号科研楼顺利竣工,人工智能研究院、合肥先进计算中心落户,离子医学中心研发取得新突破,科大高新校区、天地一体化中心加快建设,自贸区原始创新策源地初步成型。
“我们立足自贸区高新区块产业优势,打造智能经济、健康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共享经济‘1+4’新经济形态,发布‘经济大脑’、‘政务+’等新经济10大应用场景清单。”合肥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实施企业“掘金计划”,开展“双高”企业培育、“爆品”和“深科技”企业发掘、“领航”企业家培养等专项行动,新增国家高企300家、总数达1500家,约占全市1/2、全省1/5;新认定瞪羚、潜在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614家,发掘“爆品”企业3家、“深科技”企业约100家。
1月28日,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高新区块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在吸收省、市内容的同时,加入了建立国际人才服务体系、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建设科技金融示范区、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高新区块特色自选动作,初步梳理了136条具体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