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安徽开展“三比一增”以来新增高新企业超3千家、新增民企65万多户|徽商老字号|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老字号  
安徽开展“三比一增”以来新增高新企业超3千家、新增民企65万多户
日期:2021/2/26 9:28:09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287次

 记者2月24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我省2019、2020年两年在全省开展“比创新、比创业、比创造、增动能”专项行动,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企业家培育、重大项目、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至2020年底,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156家、总数达855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3.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15%。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0.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4件,每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拥有量达1494件。新增众创空间82家、科技孵化器31家。新增民营企业65.87万户,带动就业171万人。新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00户。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963个、竣工3366个,高质量推动了各类资源、平台、要素向创新创业创造集聚,营造了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和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发展环境,全省生产总值从2018年34010.9亿元增长至2020年38680.6亿元,“三比一增”助力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行动激发创新动能

  该项行动由省科技厅牵头负责,组织关键核心科技攻关。统筹推进“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建设,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形成,聚焦量子通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数额和强度排前100名的规上企业予以激励,推动在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实现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自主可控。“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柔性可折叠玻璃、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同时,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壮大创新企业群体,支持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对3079家企业进行培育指导、奖励高新技术企业436家、8888万元;截至2020年底,我省高新技术企业数达8559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1950家,创历史新高。

  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托安徽创新馆高水平建设“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安徽科技大市场。统筹1273万元科技经费择优支持58个县域和20家省级以上高新区、28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对117家企业、3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皖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补助5023.4万元。设立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投资项目15个、投资额3.36亿元。

  支持科创企业挂牌上市。创设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科创专板,截至2020年底科创专板挂牌企业总数达3254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340家、占72%,“转板升级”新三板挂牌企业17家,转入中小板或新三板上市挂牌辅导企业30家。设立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安徽基地,为企业上市融资提供一站式服务。2020年全省新增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企业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科创板上市数量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1位。

  民营经济发展行动增强民营企业获得感

  该项行动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负责,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将国家及省纾解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痛点难点的金融、税收、财政奖补等方面政策,梳理汇编成《安徽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精选》,逐项明确申报条件、材料、流程、责任单位及联系方式等。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累计落实减税降费1474.2亿元,其中2020年落实减税降费672亿元。

  同时,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按照“个转企-成长小微-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成长路径,构建覆盖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培育体系。截至2020年底,全省民营企业达156万户、同比增长15.9%,全年新增民营企业33.3万户、同比增长2.2%。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新增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00户、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00户,涌现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户。新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697个、新材料首批次40个、软件首版次77个,新增省级新产品1170件,新增工业精品218件。    

  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机制。印发《全省领导干部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工作方案》,专项行动开展以来,36位省领导点对点联系73户民营企业,推进市县同步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市、县两级11805位领导干部结对联系2.5万户民营企业。建立民营企业诉求协调机制,提供诉求收集、分类转办、跟踪督办等常态化服务,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困难诉求396件,累计清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142.2亿元,国务院减负办组织的第三方评估反馈,企业对安徽清欠工作满意度居全国第一。

  企业家培育行动弘扬新徽商精神

  该项行动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负责,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库。按照行业类别、企业规模等,推进建设省市县三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库,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入库企业家1439人。

  实施新徽商培训工程,开展“新时代•新制造•新徽商”大讲堂市县行活动。加强科技型人才引进指导,深入实施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家54人,国家级外国专家项目35项,省级引进境外人才项目138项。举办外国专家江淮行、海外名师大讲堂活动,19名外国高层次专家就人工智能、计算机、自动驾驶等开展技术交流、专业指导。

  扶持培育高层次人才,开展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评选,对105个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项目给予立项扶持。持续推进“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遴选设立100支团队、总数达418支,集聚1万多名优秀人才,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2000多项,带动各地建立2000多支团队,5名团队带头人入选两院院士。

  重大项目提升行动加速项目落地

  该项行动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公共服务补短板、灾后恢复重建等国家政策机遇,聚焦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交通和水利设施、公共卫生等领域,谋划一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重点项目,到2020年底新增谋划项目14059个、总投资约13.2万亿元。

  推进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常态化组织开展全省贯彻落实“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2019年以来集中开工3247个项目、总投资20439.2亿元,其中2020年开工2376个项目、总投资14734.2亿元。2019年以来新开工省重点项目6963个、竣工3366个,合计完成投资33267.45亿元。其中2020年新开工项目3778个、竣工1826个,合计完成投资17697.45亿元。

  常态化开展“创新成果+园区+基金+‘三重一创’”“四融”模式对接。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发布科技创新成果,企业、园区、基金等现场对接,促成科技成果签约项目94个,地方政府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研单位签约长期合作协议7个,基金投资项目9个、投资额5.45亿元。

  加快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量子测量等领域,开展第四批、第五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认定工程,到2020年底共确定37个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51个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下达省级引导资金3.51亿元。

  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该项行动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负责,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围绕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报建等20个重点领域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优化提升,全省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结”、全程免费,不动产登记全省平均1.6个环节、3.75件材料、1.7个工作日办结,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压缩在90个工作日以内,政务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水平不断提升,我省企业开办、获得信贷、劳动力市场监管、7x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等工作成为全国典型经验,企业营商环境满意度从2017年88.5%提升至2020年98.3%。

  定期组织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对标世界银行和我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性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将评价指标体系细化指标由237项扩展到859项,持续优化监测评价系统,线上线下相结合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发挥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作用,推动全省企业开办、获得信贷等各类指标整体性提升。

  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持续推进“四送一服”专项行动,累计组织5万余名干部深入44万家各类企业开展工作,线上线下累计帮助解决问题10.9万个、帮助融资605.52亿元,解决用工22.2万人,对接用地10.16万亩。2020年聚焦推进复工复产、受灾企业恢复、推进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等,组织开展了“四重一小”“三包三抓”等系列专项行动,推动3月初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98.1%、复工人数181.9万人,规上工业增加值由负转正,推动286家停产企业复产、1884家因汛受灾企业正常复产。中央深改委办公室《改革情况交流》专文刊载“四送一服”,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充分肯定、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四送一服”列为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在中国政府网等载体上向全国宣介。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