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厂区5G信号全覆盖后,就能实现成品板材全自动打包。届时使用无人驾驶叉车运输板材,在大幅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位置精度可以控制在0.5厘米以内……”3月24日上午,在与宿州联通公司的技术专家沟通后,安徽雨鑫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后礼,向记者描绘了一幅让人振奋的画面。
雨鑫木业位于灵璧县开发区北部园区内,占地面积200亩,项目总投资3.3亿元,具备年产20万立方米高品质密度板生产能力,产品可用于木地板加工、装饰、装修、包装及家具生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自去年7月份项目开始运行后,产品以最短的时间占领市场并得到客户的充分认可,目前已经实现按订单生产。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如何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企业负责人思考的问题。张后礼把目光放在了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打包环节。“我们目前产品打包完全依靠工人纯手工操作,生产效率比较低下,往往会出现产品堆积,来不及打包出厂的现象,已经成为制约生产效率提升的瓶颈。”
得知企业这一难题,市、县两级经信局高度重视,积极为其出谋划策。多次沟通后,市经信局邀请宿州联通公司为企业提供专门技术支持。经过认真调研分析,宿州联通公司拿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提出在厂区安装5G基站,利用5G信号高网速、低延迟、大容量的特点,为企业实现自动打包、自动驾驶提供无线网络支持。据企业技术人员介绍,如果一切顺利,企业可以节省至少20名一线岗位工人的人力。“到时我们可以增加高学历高技能的研发和维护人员比例,实现企业人员结构全新的改变,促使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移。”
“市经信局牵线搭桥,为我们两家提供了这次合作机会。”宿州联通公司工作人员杨苏向记者介绍,“一方面企业确实有技术提升的需求,同时经过实地考察,感觉企业也具备了相应的硬件条件,相信这次合作必将迅速取得丰硕成果。”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在制造业中,样板效应非常重要。类似雨鑫木业的发展之路,必将对于其他企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5G+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制造业工厂的发展路径,是一条可以走通、可以复制、可以落地、可以真实降本增效的道路。”
采访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当前,工业互联网正在赋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全国首批5G应用试点城市,宿州市在发展工业互联网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2020年12月,宿州市人民政府就印发《加快推进5G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强调“充分发挥5G产业动能转换和驱动作用,持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5G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中的融合应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要通过实施“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推动制造业扩量提质。
雨鑫木业的“一小步”,背后却有着宿州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促进5G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大背景”。我们相信,多措并举之下,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必能逐步释放乘数效应,助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