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奏响合肥发展“春天乐章”|品牌安徽|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品牌安徽  
奏响合肥发展“春天乐章”
日期:2021/4/25 8:50:09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531次


  合肥中欧班列。

  科大讯飞机器人可进行人机对话。

  智汇合肥高校毕业生网络直播招聘会。

  联宝科技生产车间。

  春天的庐州大地,暖风拂面,浪激潮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离岸服务外包增速保持;蔚来第10万台量产车下线;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58%;合肥中欧班列一季度开行108列,运行规模创新高;从无到有,先进制造领域国家级资质实现重大突破;“智汇合肥高校行”启动,十城寻人,诚邀天下英才来肥发展……

  今年以来,合肥多项经济指数飘红,重点产业、企业和领域发展势头强劲,以经济发展新成效,确保开好局起好步,奏响合肥发展的“春天乐章”。

  服务外包

  离岸服务外包增速位列全国第二有实力有底气 合肥服务外包气势长虹

  离岸服务外包增速位列全国第二,作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合肥不出意外地拿下了该项“全优”的成绩单。

  记者从合肥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前两月,合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达2188.4万美元,同比增长55.2%,新加坡、美国市场合计占95%以上。合肥服务外包为啥能气势长虹?为此,记者走访了两家企业,感受他们定制新年目标的实力和底气。

  “海外订单增幅超过40%”华益药业:增加4条产线保守预估年产值增加30%

  “由于服务外包规模增速大,所有产线马力全开积极应对备货。”位于包河经开区的华益药业是一家医药代工企业,大客户主要集中在欧洲。疫情爆发后,华益药业的订单量直线上升,企业2020年年营收创下新高。回顾过去一年,该企业总经理助理秦秀宾用了一个总结词:忙中有序。

  2020年,企业的技术核心中欧药物研究室大量增员,生产线也顺势增加4条,这一切变化均为服务外包订单数量的增加。“企业代加工的药品主要集中在降三高、退烧和消炎,仅退烧药片就生产了十多亿片。” 在秦秀兵的手机里一直藏着两个数据:2020年订单价值3000万美金,2021年订单价值冲击4000万美金。

  实现这个目标有把握么?面对这个问题,秦秀宾笑了笑,底气十足。这种底气不仅仅源于企业实力,更源于政府的决心和行动力。“对企业来说,招人、资金都是难题,但政府在这些方面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秦秀宾告诉记者,今年春招开始后,政府第一时间搭建平台带企业入高校“招兵买马”。“企业发展和城市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是跟随着城市一起成长的。”

  “今年年营收将突破5个亿”联发科技:气势如虹一季度企业订单依然火爆

  “去年年营收4.5亿,今年的目标是突破5个亿。”打开企业一季度的成绩单,联发科技相关负责人对这个目标已经胜券在握。

  联发科技是世界顶尖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在全球半导体业排名第十,在全球无晶圆集成电路设计业排名第三。“去年成绩确实很好,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小,在家办公的市场需求反而推动了企业订单大幅上涨。“增长是肯定的,但增长40%却是超出我们想象的。”

  气势如虹,今年一季度企业的订单依然火爆。为了应对消费类电子产品软件开发的需求,企业科研团队快速扩容。“技术人员在我们团队中占比超过80%,研发团队成员已超过千名。”据该名负责人介绍,目标设定是基于现有订单量和客户量。“主要客源来自新加坡,合作也非常稳定。”

  “数读”合肥开新局

  前两个月合肥离岸服务外包同比增长55.2%

  离岸服务外包增速位列全国第二!3月,商务部发布2020年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合肥市离岸服务外包增速达39.7%,位列全国3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第2位,长三角9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第1位,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了合肥力量。

  据悉,去年全市共承接了80个国家和地区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其中超千万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共12个,新加坡、中国香港、美国等传统市场为合肥市前三的发包来源国(地区),执行额合计占全市离岸服务外包总额的60%。

  而这种增速势头正在延续。今年前两个月,合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达2188.4万美元,同比增长55.2%,新加坡、美国市场合计占95%以上。

  战新产业

  蔚来35个月量产创行业新速度 一季度合肥战新产业迸发强大动能

  不久前,一条来自合肥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世界首富特斯拉CEO马斯克还送上祝贺:蔚来第10万台量产车下线,在同价位高端乘用车市场,创下了最快纪录。

  好消息不断传来!

  3月,工信部发布“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公示”,中国声谷建成的合肥市智能语音集群入选。此次入选是合肥市乃至全省在先进制造领域国家级资质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创下最快纪录”“实现重大突破”……这一项项成绩的取得,反映出合肥战新产业发展的澎湃势头,跑出加速度,迸发出强大动能。

  新能源汽车产业 开年来动作频频

  今年4月7日,蔚来第10万台量产车在江淮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量产下线。在合肥与江淮汽车的持续帮助下,从2018年5月第一台量产ES8下线到第10万台,蔚来这位中国汽车界的“少年英雄”仅用了35个月,在同价位高端乘用车市场,创下了最快纪录。

  在下线现场,蔚来董事长李斌不禁再次感慨,“合肥在我们经受‘极限压力’时,伸出援手,让我们康复起来,越来越好。这足以证明合肥的远见和担当。”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也表示,蔚来第10万台量产车下线以及蔚来取得的一系列成绩,都离不开合肥市的支持。“没有这样一个敢于担当,有战斗力,有为的政府,就没有今天的蔚来。有这么好的创新环境,没有理由不强大。”

  没有理由不强大。从今年初至今,合肥在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仍动作频频。

  今年2月25日,包河区与北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总投资5亿元的智行者区域总部项目正式落地。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推动智行者无人驾驶大脑、多场景无人车落地应用;启动智慧园区、智慧交通等多项复杂场景试点;推进合肥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打造基于无人驾驶技术的智慧生活圈。

  3月28日,江汽集团新款纯电动汽车思皓E10X正式上市,江汽集团表示,2021年计划销售纯电动汽车5万辆。

  3月22日,本土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与肥东县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拟投资120亿元,在肥东县境内的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动力电池产业链系列项目。

  4月16日,大众汽车(安徽)新能源汽车项目合作签约活动在合肥举行。本次项目签约,宣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合肥市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大众安徽项目加快实施。

  “数读”合肥开新局

  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58%

  从电池到整车,从研发到生产,今年以来,合肥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从各个方面都再次显示出了强劲发展势头。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合肥汽车产量22.5万辆、同比增长8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2.43万辆、同比增长358%,约占全国的5%。

  先进制造领域 实现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科大讯飞再次“出圈”。由该公司研发的A.I.虚拟人“爱加”上岗,在央视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亮相。在“爱加”的身上,人们再次看到了讯飞多年来不断进步发展的翻译技术、语音合成技术、语义理解技术以及图像生成技术等。

  作为合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金字招牌”,多年来,科大讯飞坚持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攻关,对全球的智能语音技术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介绍,仅2020年一年,讯飞就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11项世界冠军。

  同时,基于创新技术,一系列覆盖教育、医疗、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产品,也从科大讯飞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刘庆峰表示,2020年,公司利润同比增长66%,收入、利润、现金流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在我国首家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一大批如科大讯飞一般的人工智能产业更持续迸发活力。

  随着华米科技、安徽推想科技,以及龙芯中科、海康威视、四维图新、百信等人工智能龙头企业相继入驻,目前,中国声谷已初步形成“基础技术+底层硬件+数据计算+智能终端+行业应用”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链。同时,一批创新成果在这里加速涌现,华米科技智能手环出货量全球第一;2000余款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软件产品成功研发;有100余款首台(套)智能创新产品成功走向市场。此外,中国声谷企业著作权数突破10000件,科大讯飞、华米科技、新华三等龙头企业持有有效专利数超过1000件。

  “数读”合肥开新局

  全省唯一 合肥新获国家级资质!

  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加,中国声谷正为合肥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020年,中国声谷成功实现“双千目标”,入驻企业达1024户、营业收入达1060亿元。今年3月,工信部发布“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公示”,由“中国声谷”打造的合肥市智能语音集群上榜,成为全省唯一。

  记者获悉,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声谷就定下了力争实现年收入达到3000亿至5000亿元的目标。同时,中国声谷将持续加快培育一批巨型企业,发挥产业集中效应,打造世界级产业地标,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声谷”。

  对外开放

  合肥对外开放迎来多重利好一季度中欧班列运行规模创新高

  春节“不打烊”,假期不停发。今年一季度,在运力计划紧张、集装箱一箱难求的行业形势下,合肥中欧班列坚持满轴、满载、满负荷运行,切实保障计划兑现率,共计开行108列,同比增长超过三成。高货值班列和本土化定制班列的开行质量再度提升,运行规模创新高。

  安徽本土二手车首次搭乘合肥中欧班列出口中亚

  4月3日,合肥北站物流基地中欧班列专用线上,一列满载100标箱货物的中欧班列和往常一样,从这里出发,途经霍尔果斯口岸,17天后到达吉尔吉斯斯坦的阿拉梅金车站。这样的中欧班列发送已经是常态。

  “一季度我们每天都有班列发送,有时候我们也能做到两连发,甚至三连发。”中国铁路上海局合肥货运中心集装箱班组值班主任邵军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这趟班列载有大量安徽本土的精品二手车,是安徽二手车首次通过国际铁路运输通道走向国际市场,更是安徽二手车行业走出海外的一次新尝试,掀开了二手车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全新篇章。

  合肥国际铁海联运实现新突破

  时间回拨到2月1日,满载着安徽本土制造的白色家电和防疫物资的合肥国际铁海联运班列抵达德国汉堡港。这趟班列以芬兰赫尔辛基港作为中转枢纽,将货物海运分拨至汉堡港,横跨亚欧大陆,串联北欧西欧,全程时效21天,其中站到站铁路运输时效17天,船运时效4天。

  此次班列的顺利抵达,标志着合肥开辟了“合肥北-芬兰赫尔辛基-德国汉堡港”新线路,探索了国际铁海联运运输新模式。

  相比较传统的合肥至德国汉堡点对点线路,国际铁海联运新模式更加便捷迅速,货物抵达赫尔辛基场站后,直接进入赫尔辛基港区保税仓库,通过船运无缝对接至汉堡港保税区,为客户省去一次欧盟境内转关费用。在当前国际运费上涨、铁路计划紧张、出口舱位一仓难求的市场环境下,此种模式充分挖掘了多式联运运输优势,更好满足了本土企业的外贸需求,保障了运输时效、降低了物流成本、简化了通关手续。

  探索“中欧班列+运邮”“中欧班列+电商”新合作

  3月下旬,合肥国际陆港推进洽谈“快递出海”业务,中国速递、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京东、德邦等共8家企业代表就合肥中欧班列在“快递出海”业务模式落地上的细节问题进行交流座谈,积极推动探索“中欧班列+运邮”“中欧班列+电商”的新合作。

  快递企业纷纷表示,选择中欧班列无疑是性价比最高的国际货运方式,非常期待与合肥国际陆港的合作落地达成共赢的局面。

  合肥国际陆港董事长沈校根表示,合肥国际陆港将在“快递出海”班列运行后,积极发掘境外段的合作伙伴探索如何实现物流行业的焦点问题,同时将大力推进合肥国际陆港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通过数据化的手段来实现信息共享、货物信息一目了然等功能满足发运企业的迫切需求。促进“中欧班列+电商邮包”项目顺利启动,并将在后续的行业指导和市场推广等方面提供支持,让更多的合肥及本省快递企业搭乘中欧班列,发运跨境电商邮包快递业务。

  “数读”合肥开新局

  一季度开行108列 同比增长33.3%

  今年一季度,合肥中欧班列坚持满轴、满载、满负荷运行,春节“不打烊”、假期不停发,共计开行108列,同比增长33.3%,高货值班列和本土化定制班列的开行质量再度提升,运行规模创新高。合肥中欧班列亮出“春天的答卷”。

  传统行业升级

  全市传统建筑业加快升级“脚步” 推动本土企业树立“合肥建造”新标杆

  建筑行业是合肥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实现传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市引导建筑设计、科研、生产、物流、检测等优秀企业深根聚集,打造更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近日,记者从建设部门了解到,一季度全市加快建筑产业化布局,并着力打造更多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推动传统“泥瓦匠”行业转型升级,助力本土企业树立“合肥建造”新标杆。

  这条南北向“大动脉”建成亮点多

  前不久,桥头集路下穿合肥绕城高速段主干道完工并放行通车,该工程贯穿南北,在肥东县城与合肥主城区之间形成了一条畅通的城市快速通道。接下来,建设者们将加快施工进度,全面建设道路辅道、人行道等附属工程,确保在2021年6月左右全面放行。

  作为工程参建单位,安徽同济建设集团为合肥城市建设带来不少施工新亮点。项目设计理念超前,道路严格按照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充分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海绵化措施进行建设。同时,路面建设更是科技感十足,采用SMA沥青混合料铺设,具有一定的降噪作用,较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和良好的不透水性,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走出去树立“合肥建造”新标杆

  对于建筑业来说,时下方兴未艾的装配式建筑是一片“蓝海”,行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这其中,劳动力资源稀缺的问题更加凸显。在合肥城建领域,越来越多的传统工人向着现代化建筑产业工人甚至是现代化管理者转型。

  “未来,劳动力资源将会成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建筑企业打造自己的劳务工人队伍将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一条出路。”安徽同济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晓东称。

  一季度,合肥一批土生土长的龙头建筑企业,立足安徽,走向全国,无论是参与大建设,还是走出去开拓,都取得了佳绩,迎来了开门红,树立了“合肥建造”新标杆。

  打造更富竞争力的建筑产业集群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筑业迎来新发展格局的一年。“做强建筑主业,打造好产业链。深入推进建筑数字化、产业化、信息化为抓手,着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合肥建筑行业将对标国内行业领先企业,强化全产业链布局。

  面对本土建筑业公司的跨越式发展需求,合肥市建设部门将不遗余力地重视和支持企业发展,通过“破难点、通堵点、消痛点”高效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类困难问题,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加快市场拓展,推进科技创新,打造精品工程,加快提升更多建筑业企业发展活力,促进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围绕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链,全市正布局打造更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今年内,规划推动装配式建筑南部制造基地向肥西、庐江延伸,填补该区域无制造基地空白。加快东部基地安徽德舜建筑工业公司、中安华力产业化基地建设,引导东南部基地装配式钢结构及各类集成部品部件的产业布局,提高北部基地产业链高价值核心企业引进力度。

  一季度城市建设完成投资100.3亿

  “数读”合肥开新局

  今年以来,合肥城市建设按照“1358”实施方案迅猛推进。截至3月底,大建设在建项目778项,一季度累计完成投资100.3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7.8%,较 2020年同比增长59.3%。

  根据计划,今年合肥全年将完成建筑业产值4780亿元,同比增长7%。装配式建筑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力争达到20%;全市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占比达到85%,城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达到65%,完成7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改造面积。

  招才引智

  诚邀天下英才 共谋创新发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迈上了万亿新起点的合肥,对人才有着更强烈的渴望!

  今年以来合肥实施一系列引智引才举措,启动“智汇合肥高校行”诚邀天下英才来肥发展之时,积极举办校企对接会着力解决重点企业生产用工问题,为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招才引智名校行让人才看到合肥的“无限可能”

  4月19日上午,记者在阳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见到白洁时,她正在公司研发中心紧张忙碌着。白洁是河北邢台人,研究生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器工程专业。

  之所以选择合肥工作生活,白洁坦言:“合肥是一座适合年轻人闯一闯、拼一拼的城市,创新活力之城激发无限可能。”

  就业之前,白洁也对合肥在人才引进方面的优惠政策进行了了解。白洁告诉记者,来到合肥后,公司针对合肥人才政策也给新员工进行了宣讲。如今,她也申请到了租房补贴。

  “这两年,明显感到合肥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阳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合肥近年来人才政策不断发力,孕育了招才引智的土壤。

  破解企业用工难校企合作输送5000余人

  去年下半年,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合肥部分重点企业生产形势进一步向好,生产任务增加,用工紧缺矛盾突出。 合肥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人社部门深入重点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需求,着力解决企业用工困难,先后4次召开了校企对接会,安排安徽合肥技师学院、安徽合肥机电技师学院等近20家全市技工院校与重点企业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对接,商洽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为企业输送用工人员5000余人。

  “数读”合肥开新局

  “九路人马 十城寻人” 收取简历157411份

  新春伊始,“智汇合肥高校行”悄然成行,开启了奔赴全国10座城市32所高校的“求才之行”。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产业链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带队9个工作组,组织重点企业拿着优质岗位奔赴10座城市,行程近万里,共收取简历157411份。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