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一季度安徽GDP同比增长18.7% 居全国第五位|最近动态|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最近动态  
一季度安徽GDP同比增长18.7% 居全国第五位
日期:2021/4/27 8:49:33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376次

一季度我省生产总值9529.1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速居全国第五位,两年平均增长5.4%,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肖志颖在4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剔除同期低基数影响,一季度主要指标增势平稳,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整体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部分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态势显示,经济运行正逐步恢复至常态化。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9.4%,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9.6%,比全国高5.4个百分点、接近2019年水平;进出口总额两年平均增长15.7%,比全国高5.7个百分点,明显高于2019年水平。

  供需两端同向扩大,新兴动能支撑有力,实现高质量“开门红”

  肖志颖指出,一季度经济增长环境与往年有较多不同,剔除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之外,就地过年以及外需快速增长都是拉动经济较快恢复增长的重要原因。

  受益于就地过年、稳岗留工等政策措施,今年春节期间少放假、不停工企业比例高于常年同期。生产活动保持连续性,产出规模进一步扩大,助推了经济增长的提速。从外需角度看,海外疫情继续蔓延,经济活动难以恢复,我省作为新兴的工业大省和制造业基地,拥有较为健全的产业体系,能够满足海外市场需求,支撑着我省进出口总额保持着高于全国的增势。一季度,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1464.6亿元,同比增长36.7%,比全国高7.5个百分点,出口增速达47%。一季度全省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81.3%,对工业产值增长贡献较大,其中电子信息、橡胶、建材业的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超过1倍。

  内需恢复性增长势头不断巩固扩大。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7%,居全国位次前移7个位次,高于疫情前水平。市场销售继续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6.4%,商品零售额增长32.3%,餐饮收入增长66.9%。限额以上商贸单位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家电分别增长6倍、1.4倍和1.3倍。

  内需恢复、外需强劲,支撑了供给端较快增长和结构升级。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中,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8.5%;新产品产量增势迅猛,汽车增长101.3%,太阳能电池增长107%,工业机器人增长96%,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87.1%。

  供需持续适配迸发的产业、消费双升级动力,强化了新兴动能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有力推动经济运行实现高质量“开门红”。一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比全部工业高14.9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达60.7%,增加值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4.1个百分点。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明显好转。前2个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3倍,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4.1倍、营业收入增长42.4%。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年平均增长9%,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促进行业企业均衡恢复,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运行,保持经济合理增速

  在一季度宏观经济整体快速反弹的态势下,长三角部分先发省份不仅经济总量全国居前,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也排在全国前列,显示出疫后经济的恢复增长中,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相互支撑的特征更加明显。

  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总的来看,今年一季度我省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但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凸显。”肖志颖指出。部分企业和行业目前仍然难以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特别是旅游业、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娱乐业、交通运输业等服务业恢复较慢,经营压力持续扩大。而这些行业领域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较为集中,很多小微市场主体元气尚难完全恢复。

  省委、省政府近期出台的“30条”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拓展消费需求”。这就需要全省各地立足实际,深入开展系列促消费行动,抓住重点节日、重要时段以及时机,出台专项政策举措,采取更加包容性支持措施,持续打通供需对接的堵点,让市场主体在更加活跃的需求“水位”上各展其能,促进各行各业逐步实现全面均衡恢复性增长,努力把当前阶段的稳增长、保市场主体的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是当前为企业纾困解难的迫切任务。近期,生产基地位于我省的蔚来汽车受到“缺芯”困扰引发普遍关注,畅通芯片供需对接,缓解“缺芯”难题成为电子信息、汽车等重要行业共同的迫切要求。同时,基础能源原材料价格上行,外贸出口环节海运成本上升、集装箱运力紧张等都是当前部分企业面临的突出难题。精准帮扶,点对点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实际难题,积极为企业减负减压,才能更好地促进市场主体稳定恢复,支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

  创新手段大力“双招双引”,壮大市场主体数量规模,夯实经济发展后劲

  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和民营经济加快恢复,是一季度全省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一季度,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4.1万户,同比增长6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同比增长43.3%。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28.7%,比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2.4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度超过六成,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较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持续壮大市场主体数量和规模,是夯实经济增长后劲、增强综合实力的根基所在。长三角兄弟省份一季度经济增长能在较大总量基础上实现快于全国的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新增市场主体快速增长,部分省份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超过1倍,民营工业企业恢复增长势头更快,支撑沪苏浙三地首季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左右。

  更大力度开展“双招双引”,充分发挥企业、商协会、产业基金、创投风投等平台作用,瞄准国内外头排大企业以及与我省产业关联度高的大企业,谋划引进一批带动力强、集群效应明显的产业大项目,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持续壮大企业数量实力的关键路径。省委、省政府近期出台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从尊重和成全企业立场搭平台、优环境、强服务,提升企业家公平感、舒服感、安全感,促进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涌动、加快成长。

  以市场化的开放思维,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在更大范围调配资源,集聚发展要素,掀起民营经济发展更大热潮,将持续夯实发展后劲,积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