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一线观察】小作坊提升整治 安徽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徽商老字号|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老字号  
【一线观察】小作坊提升整治 安徽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日期:2021/6/16 8:48:35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439次

散、乱、小、脏,这一直是公众对食品小作坊的传统印象,但很多具有历史传承的美食,却往往出自这些小作坊之中。如何既能保留住“舌尖上的记忆”,又能让公众吃得安心,近年来,安徽省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探索新形式下的监管模式,通过制定小作坊生产标准,打造示范区等诸多举措,在传统美食和放心消费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也让这些“小产业”越做越大,成了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建立标准 产品质量有保证

  梅雨季节,天气显得格外闷热,但在铜陵市郊区大院村,佘农姜业负责人佘丰收女士看着田地里翠绿的姜苗,却满心欢喜。“现在正在培土的时候,大概到9月份就可以丰收了。”

  铜陵白姜是铜陵“八宝”之一,其加工制作技艺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佘丰收所在的大院村是白姜的核心产区,种植和腌制白姜是许多村民世代相传的技能。

  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部分白姜却出自当地的小作坊之中。“以前村民就将白姜放在户外露天晾晒,徒手清洗,没有消毒和密封程序,更谈不上什么冷库保存。”佘丰收介绍说,食品安全成了小作坊生产的最大隐患。

  2019年底,省食安委制定了《安徽省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在全省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小作坊专项整治行动。铜陵市郊区市场局结合本地小作坊业发展实际,大力推动生姜小作坊改造升级。现在佘丰收购置了冷库,生产加工流程也严格按照《铜陵生姜小作坊生产规范》来做,很快就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经济效益也明显提升。

  铜陵生产白姜的小作坊经过整治提升后,卫生环境有了大大改善

  在金寨县古碑镇陈冲村,邵东手工挂面作坊付师傅告诉记者,县市场监管局从场所设置、设施设备、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指导帮扶,做到证照公示、管理制度等“十统一”。

  质量提升,标准先行。据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介绍,我省制定了《安徽省食品小作坊生产规范》,并积极申报转化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指导小作坊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生产行为。目前各市已立项编制黄山烧饼、芜湖香菜等11项特色小作坊产品生产规范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其中,六安、宿州市、池州等市制定的标准已正式发布。

  集中管理 示范区做好“领头雁”

  小作坊要真正摆脱小、散、乱的整体现状,有效途径之一是加强小作坊综合治理和规范提升,向大、聚、整上靠拢。从2020年开始,安徽省市场监管部门 按照“整治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总体思路,力争通过建设一批食品小作坊“示范集中区”等做法,提升小作坊的整体水平。

  香菜是芜湖市繁昌区的特色产品,2020年,繁昌区打造“荻港香菜小作坊示范区”,提升品牌影响力,带动繁昌乃至整个芜湖香菜行业的发展。

  繁昌区采取一品一策的管理方式,依托荻港香菜小作坊现有经营区域建设香菜集中经营示范区,既减少了政府新建园区的资金、时间投入,又降低了小作坊的用工、租金成本,提高了香菜的制售利润。

  在铜陵市大院村,当地于今年1月成立了“铜陵白姜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区”,已有6家有代表性的小作坊入驻示范区。据铜陵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科科长梁国良介绍,示范区年产值预期可达到2500万元。

  铜陵白姜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区

  宿州市埇桥区市场监管局按照整治、规范、提升、壮大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栏杆牛肉”特色小作坊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园区内许可获证的肉制品食品加工小作坊达6家,实现小作坊监管由事后应急处置、违法查处,向事前规范提升、防患于未然转变。

  根据方案,在为期3年的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期间,我省将大力开展示范小作坊和小作坊集中区(园区)的培育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小作坊产业整体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据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投入资金358.3万元,成功培育示范小作坊753家,已建成小作坊集中区(园区)22个。

  焕发新生 小作坊助推乡村振兴

  随着我省小作坊整治提升工作不断推进,逐步实现小作坊由“小散低、脏乱差”向“小而精、名特优”转变,在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同时,使食品小作坊这一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

  在金寨县古碑镇陈冲村,做手工挂面的李大姐家是贫困户,由于夫妻俩身体不好,还有两个孩子在读书,生活较为困难。当地市场监管所得知她有做挂面的想法后,专门邀请村里能人手把手教挂面加工技术,又帮忙添置一些设备工具,就这样,李大姐家充满脱贫希望的阿玲手工挂面作坊开办起来了。此后,为帮助李大姐家的挂面产品销售,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一边向身边人推荐介绍,一边在社会扶贫APP上发布帮扶需求。 2018年,阿玲手工挂面作坊生产挂面2000多斤,净收入6000元;2019年生产挂面4000斤,净收入12000元;2020年生产挂面6000斤,净利润18000元,现已顺利脱贫。

  黄山市市场局借省、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茶产业振兴发展意见的契机,打造徽州区富溪乡原产地“黄山毛峰”金字品牌。结合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产业,与永丰乡政府无缝对接,拟投入167万元,于2021年开始建设永丰乡传统糕点制作体验文化园,将食品安全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促进小作坊健康发展。

  郎溪县市场监管局通过现场指导和专题培训,帮扶引导茶叶小作坊申报商标、申报专利,支持小作坊做大做强,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培育和打造小作坊特色品牌。

  “通过开展整治提升行动,既可以全面遏制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又可以使一批特色食品小作坊品牌得以形成,整体社会美誉度得到明显提高,使食品小作坊在传承传统饮食文化、扩大就业、促进创业、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同时,我省还支持特色食品小作坊品牌参与各类展销展览、文化交流和宣传推介活动,支持示范小作坊和小作坊集中区(园区)申报"食安安徽"公共品牌,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