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新格局新理念新发展】安徽:坚持以“服务+”实现弯道超越|品牌安徽|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品牌安徽  
【新格局新理念新发展】安徽:坚持以“服务+”实现弯道超越
日期:2021/6/29 10:11:59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589次

近年来,安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造性地开展“四送一服”“三比一增”等专项行动,推深做实“双招双引”、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等工作,坚持以“服务+”实现弯道超越。

  “四送一服”常态服务,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解决实体经济突出问题,2017年8月起,安徽创造性面向全省企业实施 “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即组织千名机关干部,深入千家企业,送新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近4年来,累计选派5万余名干部,深入44万家企业,开展精准帮扶,实现了“干部走下去、问题收上来,措施落下去、服务跟上来”的良好效果。一、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各级干部常态化进企入园走访调研,收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问题,现场能解决的当场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省市县联动推进解决。截至目前,共帮助解决融资贷款、办证办件、项目建设、政策奖补等各类问题12.09万个,对接融资621.28亿元,解决用工23.22万人,落地科研项目485个,对接用地10.41万亩。二、推动政策加快落地。各级定期提炼“政策干货”并汇编成册,列明申报条件、申报方式、联系电话,通过干部上门辅导、专业第三方帮助承兑、网络政策直播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解读、辅导申报工作,扩大政策知晓度、提高承兑率。三、直接助推经济发展。根据省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第三方评估显示,“四送一服”对安徽近两年的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1.5%。

  “双招双引”精准服务,加速建设新兴产业聚集地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十大战新产业,安徽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即“双招双引”,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一是坚持“顶格战法”,招引新兴产业项目落地。顶格谋划、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双招双引”。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推进,职能部门跟进对接、赋能推进,各市县对接论证、服务落地,精准招引十大新兴产业项目来皖投资。二是持续完善机制,推动市县招引工作升温。建立客商会见服务、投资意向跟踪、项目进展调度、重点客商信息共享、定期进展情况通报等“双招双引”工作推进机制,推动各地“双招双引”工作迅速升温、高位展开。三是用好平台思维,放大招引工作成效。依托世界制造业大会、天下徽商圆桌会议、中国(安徽)科交会等,构建信息共享、思想碰撞、资源整合、共谋合作的常态化招引平台。主动搭建或积极参与新兴产业行业峰会、头部企业座谈会、沙龙活动等平台,掌握产业发展前沿动态、编制完善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定向招引,进一步放大招引成效。组织建设“双招双引”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建立新型政企、产业互动社交渠道,积聚优质客商资源,提供高效招引服务。

  “三比一增”靶向服务,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新动能

  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关键靠创新。自2019年以来,安徽连续两年在全省开展“三比一增”即“比创新、比创业、比创造、增动能”专项行动,推动各类资源、平台、要素向创新创业创造集聚,充分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新动能。一是聚力关键核心科技攻关。聚焦量子通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数额和强度排前100的规上企业予以激励。二是大力培育优质市场主体。按照“个转企-成长小微-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成长路径,构建覆盖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培育体系,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国内细分市场领域的“单打冠军”“行业小巨人”。三是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每年上半年发布各市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情况和百强高新技术企业名录,常态化举行安徽创新创业创造大赛系列活动,壮大创新企业群体,支持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创优“四最”一流服务,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安徽近年来聚焦营商环境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深化刀刃向内的改革,精准出台政策措施,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水平整体提升。一是深入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安徽实施办法。对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的省级层面9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分别修订或废止。不断强化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安徽实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营商环境政策措施。二是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每年对标国内外一流水平,等高对接长三角等地区先进经验,围绕市场主体痛点难点堵点,在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20个重点领域开展提升行动。三是组织开展营商环境工作评价。参考借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方法论,对标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查找短板问题。创新构建“互联网+营商环境监测”系统,推进建立省市县3级贯通一体、高效便捷的监测网络,逐步形成“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安徽特色评价模式。

  “皖事通办”集成服务,打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发展生态

  围绕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安徽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全面升级打造“皖事通办”平台,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一是纵深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建立健全手机移动端、电脑端、自助端、电视端、窗口端等“五端合一”的政务服务体系,优化服务同源、方式互补、标准统一的办事体验。截至目前,全省个人事项基本实现“全程网办”,行政许可类事项全程网办率超90%。二是持续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在全国首创既有空间位置又有服务事项、既能查询又能办事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地图,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三是大力推进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215个长三角“一网通办”线下专窗,实现市、县(区)全覆盖。牵头开发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同城服务”。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