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略谈徽州文化的基本内涵|徽商文化|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文化  
略谈徽州文化的基本内涵
日期:2013/4/12 9:51:18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953次

     古 “徽州”始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徽州”二字一直没有变更,或称徽州路或称徽州府。 “一府六县”是古徽州所辖歙、黟、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六县。在长达790年的时间里,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徽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徽州随之不复存在。 1934年婺源县划隶江西省,1947年划回安徽省,1949年5月婺源县解放又划归江西省。建国后设徽州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为徽州地区行政公署,1988年在原徽州地区基础上改设黄山市,但由于管辖范围不同,已不属于古徽州这一概念。

 

    关于“徽州”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因绩溪境内之徽岭、徽溪而得名,《新安志》“徽岭”条下称:“《太平广记》载绩溪有大徽村,又宣和中改州为徽,说者以为取此岭(指徽岭)为名。 ”清道光《徽州府志》云徽州系“以绩溪有徽岭、徽溪而名”。一说则以为徽州得名于绩溪之大徽村,明弘治 《徽州府志》载:徽州“旧云取绩溪之大徽村为名。 ”也有人认为,以一村一岭之名加之于一州,似过牵强。州县的命名其实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据《说文解字》,“徽”属“系”部,且言“一日三纠绳也。三纠,谓三合而纠之也”,又说“三股曰徽,两股曰纆。一说纠本三股,三纠当为九股”。据《康熙字典》,徽属“双人”部,亦言“徽,大索也”。 《辞海》也将“徽”归属“双人”部,在释义第二大项内有“绳索、束、绑”的解释。结合北宋宣和五年(1121年)平定方腊起义之后不久改“歙州”为“徽州”这一史实,徽州之“徽”确有用粗大绳索将其紧紧捆绑起来、希冀永远不再出现动荡不安因素的含义。不过,徽州得名仅仅六年之后,北宋王朝即告灭亡。南宋以后,特别是明代以来,号称“东南邹鲁”的徽州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形成文成风、商成帮、学成派、俗尚雅的局面,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这一切,为“徽州”之名赋予了新的美好内涵。弘治和道光《徽州府志》对徽州之得名又有了另一种解释,那就是“徽,美也,故以为名。 ”

 

    古徽州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风景秀丽的山水,吸引大批中原士族。自两晋以后,中原士族南迁,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相互融合,儒家思想成为徽州文化的主流,形成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从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徽商经商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商业资本均居全国各商人集团之首,独领风骚300余年;新安理学是12世纪以后中国哲学史和学术思想史的缩影;徽派朴学在精严考据的基础上阐发义理,尤其戴震建立起一套具有人道主义意义的人性理论,被称为人性解放的启蒙主义者;新安医学所主张的“固本培元”理论,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精髓;新安画派作品意境深邃,是明清文人画的正统继承者;徽派版画代表了中国传统版画的最高成就;徽派篆刻是中国文人流派篆刻的主流;徽剧乃京剧之母;徽派建筑精美如诗,堪称中国传统宅居中的精品;徽菜则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历代学人对徽州文化的研究逐步形成了学术界所谓的中华文化三大显学之一的“徽学”。在“徽学”视域下,徽州文化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构成主要有:徽州地理、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书、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动植物资源等。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徽州现保存5000余处地面文物遗存、4000余种文献、50余万件文书,跨越千年历史,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尤其地面文物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书档案,均为第一手资料,为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村社会实态提供了一个范本,是不可多得的资料。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其流派纷呈,独树一帜,在很多领域都处于领先位置。徽州文化也是一种移民文化,首先,徽州的人口、社会是由移民组成,因此其社会与文化的诸多现象和特点都受移民影响;其次,徽州文化的昌盛与发展随着徽州人向外移民,对侨寓地的文化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徽州文化,可以获得中华大文化融合各民族文化、各地方文化的一般与个别规律,为繁荣中华大文化作出贡献。徽州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精神内涵十分深刻。对于本地来讲,它是发展文化旅游经济的基石;对于中国来讲,它是传承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一个基地;对于世界来讲,它是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