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的作画,都是用笔在纸上进行的。而用铁丝、羽毛、丝绵作画恐怕很多人还没有见过。本届旅游商品展上,来自我省各地的能工巧匠,将把这些精湛的技术一一展现出来,用一幅幅特别的画,展现徽风皖韵的精彩之处。
以锤代笔、以铁为墨,经过“冶”、“锻”、“钻”、“锉”等工艺技巧而锻造成的铁画,是我省芜湖的传统民间工艺,也是我国工艺美术中的一枝奇葩,被誉为“中华一绝”。在本届旅游商品展上,来自芜湖一家著名铁画企业将携带36件新创作品参展。“《迎客松》、《报春梅》、《徽州人家》等各种以安徽文化为背景的作品很多,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江淮四季图》,第一次把安徽的名山名水用铁画打造出来。”这家参展企业的负责人介绍。
铁能作画,丝绵、羽毛软质材料当然也能作画。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手工丝绵画艺术品,马鞍山的洪滨丝画也将在本届旅游商品展上亮相。据悉,洪滨丝画利用天然丝绵材料,经过搓、拉、捻、剪的万般变化,刻画出动物、风景、花卉、人物肖像、静物等形象,是徽文化的一枝奇葩。与丝画的奇妙相似的,是来自和县的羽毛画,利用家禽的羽毛作画,勾勒出包括山水、人物、花卉、禽鸟、走兽、虫鱼等形象,成为我省独创的传统工艺。
除了作画材料可以独辟蹊径外,作画的材质也可以创新。本届旅游商品展上,我省的工艺大师赵君,将展现其磬石线刻的技术——在石头上作画。“选用的是灵璧县渔沟镇的磬云石,该石主要成分是石灰岩,无颗粒、无结晶体,纹理细腻,可以任意挥洒。”赵君说。由9只形态各异、姿势不同老虎组成的《金玉嘉瑞图》,一老一少两匹骏马组成的《母子情》,以及各种茶壶、笔筒等,赵君手下磬石线刻的作品,个个栩栩如生,让人乍一看以为是书画作品或丝绣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