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石台:榉根关古徽道见证徽风遗韵 |
日期:2013/8/16 10:04:50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727次 |
石台县文化底蕴深厚,有大量传承至今的文物古迹,太平天国时期兴建的古长城、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徽道、唐代寺庙杉山镇国寺遗址以及唐代大诗人李白描绘的秋浦河,这些足以让游客来一次文化之旅。
古徽道成就“无徽不成商”
榉根关古徽道,坐落在皖南石台、祁门、东至三县交界处的石台县仙寓山上,古称“徽饶通衢”。它是徽州通往江西饶州的一条省际大道,亦即古时的“国道”。自唐以来徽道一直是中国南方商旅往来、文武张弛的咽喉要地。
榉根关古徽道,始建于唐代,迄今遗存最完整的路段,全长7.5公里,共有台阶1.8万步。古徽道属文化路线遗产,是一条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文化、商贸、军事、生态之道。古道沿线和坐落的仙寓山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长城、古墓葬、古亭、石碑、石刻、石雕和古战场、寺、庵等古遗址。
古徽道年代久远,是唐宋以来繁华的商贸大道。徽商将其主营的木材、布匹、茶叶、文房四宝等贩往南方的安庆、九江、汉口等地,再将沿江一带的水产品、轻工品等运往徽州山区。正是这条古道造就了雄踞中国商界数百年的徽商,形成“无徽不成商”之说。
李白为秋浦留下诗篇和传说
诗仙李白于唐天宝八载至上元二年(749-761)间曾“五到秋浦”,留下了45首瑰丽的诗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优美的《秋浦歌十七首》已成为秋浦仙境之魂。
其十诗云:“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历史名人骚客纷纷踏踪而来,寻幽访胜,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文佳作,因而美丽的秋浦河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
如今的秋浦河已是石台县发展旅游业的黄金水道,酷似“李白像”的发现,将成为秋浦河旅游景区中一处更为奇特的自然景观。
石台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凭借着特有的古文化,石台县更是让前来游玩的人们回味无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