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品牌安徽 入编年鉴 徽商老字号 优秀徽企 徽商风采 文件通知 徽商文化 商会信息 联系我们
明清徽商注重扶助文化产业|徽商文化|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 徽商发展年鉴编委会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更多>>
安徽省首季进出口总值... 4-26
推进复工复产:安徽创... 4-26
安徽:定制化人才培养... 4-26
定制金融产品助青年创... 4-2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 4-26
国家下达22.4亿元... 4-26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5
14条举措推动江北、... 4-15
安徽将组织实施一批科... 4-15
安徽加速打造“装配式... 4-15
安徽宣城—优化结构 ... 4-15
多部门联合印发若干意... 4-10
安徽出台意见 助力传... 4-10
安徽省“四送一服”平... 4-10
全面贯彻中央“六稳”... 4-10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4-10
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 4-10
李国英主持召开省政府... 4-10
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 4-10
【复工复产进行时】“... 4-1
品牌安徽 更多>>
顶格支持,构建赋能体... 3-21
“稳企增效 为民办实... 2-14
2021年安徽省发明... 2-9
华为发布六大数据存储... 12-30
第二届安徽省青年厨师... 12-16
“药材之乡”忙种药 12-9
安徽拟打造 “双招双... 12-3
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 11-23
六安氢能公交“抢眼”... 11-22
合肥:“智”造赋能“... 11-22
“爱在初冬,暖心相伴... 11-15
纪念“和平将军”张治... 10-29
合肥皇冠假日酒店即将... 10-12
康宁第十子落户合肥 10-9
看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9-27
安徽省真招实措援企减... 9-15
安徽开展惠企政策知识... 9-13
直通服贸会 畅游新蓝... 9-7
“安徽智造”乘坐中欧... 9-3
宣城力推绿色食品产业... 8-30
联系我们  

 电  话:0551-62607458

网  址:www.hsyj.org

邮  箱:hsnjbwh@163.com

办公室地址: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


 
当前位置:徽商文化  
明清徽商注重扶助文化产业
日期:2013/9/9 10:02:31    来源:站内发布   点击:540次

  徽州山多地少,不适合农业生产。在农业为本的中国封建社会,农业不发达地区有一个普遍现象,即有积蓄者常携资外出经商,贫困者往往卖身学艺。这两种行业都被看作“贱业”“末流”。因此,商人和戏曲艺人有一种天然联系。这种联系突出表现在戏曲艺人在经济上要靠商人势力的支持,戏曲艺人为商人提供娱乐和精神产品。在巨额财富高度集中于豪商大贾之手后,势必会给他们的生活内容乃至精神面貌带来深刻的变化。如王慎中《王遵岩文集》卷三十二《黄梅原传》中记述那些发了大财的徽商“美服食,舆马仆妾,营食田好宅,或盛燕邀,广结附,以鸣得意,相矜为贤”,过着奢侈的生活。归有光《震川先生全集》卷十三《白庵程翁八十寿序》中也称徽商和西商(晋商)聚居的扬州为:“天下都会所在,莲屋列肆,乘坚策肥,被绮毂,拥赵女,鸣琴踮屣,多新安之人也。”在19世纪之前,戏曲是一种最普遍、最受人欢迎的娱乐形式。豪商大贾无疑是仅次于皇家最有钱的观众群。一个剧种、一个戏班,能否赢得豪商大贾们的喜爱和支持,对其生存和发展影响甚大。


  徽商作为明清时期与西商相并驾齐驱的商人势力,对戏曲的贡献,首先表现在通过办家班的形式,在满足自身娱乐的同时,给与戏曲经济上的支持。傅岩《歙纪》卷八“纪条示”中指出:“徽俗最喜搭台观戏。”为了满足声色娱乐需要,许多豪商大贾都养有家乐,即家庭戏班。如明万历年间徽州富商潘侃就经常以“蹴鞠、技击、倡优杂戏”来招待宾客。明末,由吴地发展起来的昆曲盛行全国,徽州商人蓄养家班成风,许多著名的戏曲艺人都出自他们的家班,故有了吴徽班之称。如万历年间著名文人冯梦祯《快雪堂集》卷五十九记载:“赴吴文倩之席,邀文仲作主,文江陪。吴徽州班演《义侠记》,旦张三者,新自粤中回,绝技也。”由于徽商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投入戏曲创作,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指导戏曲演出,对提高戏曲艺术的品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明末徽商家班最著名的有汪季玄家班,吴越石家班等。明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潘之恒为徽商潘侃之孙,他在介绍汪季玄家班时说:“社友汪季玄招曲师,教吴儿十几辈,自为按拍协调,举步发音,一钗横,一带扬,无不曲尽其致。”从潘之恒的记载来看,汪季玄精通戏曲音律,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喜爱昆曲,为了使家班能演唱纯正的吴音,不仅请来曲师教唱,而且从江苏招来十几个女孩子学戏,可谓费尽心思。吴越石家班以搬演汤显祖的《牡丹亭》称著。潘之恒称该班演出《牡丹亭》“能飘飘忽忽,另番一局于飘渺之余,以凄怆声调之外,一字不遗,无微不极。”潘之恒在《鸾箫小品·情痴》中赞赏徽商吴越石“博雅高流”,说吴越石排演《牡丹亭》,“先以名士训其义,继以词士合调,复以通士标其式。”潘之恒所说的“名士”“词士”“通士”相当于现在的编剧、导演、音乐设计,通士讲解剧情、人物,词士设计唱腔,通士指导排演。由此可见,徽商家班的演出是非常讲究的。


  徽商对戏曲的第二个贡献是,在明中叶通过商路,将海盐腔、弋阳腔、昆腔传到徽州,促进了本地戏曲的繁荣发展。《寄园寄所寄》记载: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休宁迎春,共台戏一百零九座。台戏用童子扮故事,饰以金珠缯彩,竞斗靡丽美观也。”台戏是以儿童装扮成戏中的场面,立于成人的肩上游行,或立于桌子上由成人抬着游行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虽然不能等同于戏曲演出,但是在戏曲的影响下产生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休宁戏曲活动繁盛的一个侧面。时过一年,也就是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歙县也举行了一次以戏曲演出为特征的盛大迎春活动。这次在徽州府邑城东举行的迎春赛会,设戏台36座,由来自吴越名优及徽商之家班伶人献艺竞技,演出各种传奇。潘之恒《亘史》叹曰:“从来迎春之盛,海内无匹,即新安亦仅见也。”


  徽商对戏曲的第三个贡献是顺应历史潮流,对新兴的花部戏曲予以热情支持。清乾隆年间,以梆子腔、皮簧腔为代表的花部戏曲在各地盛行,对雅部昆曲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北京禁演花部戏曲,秦腔著名演员应徽商江鹤亭邀请南下扬州演出。江鹤亭对魏长生非常敬重,演戏一出,赠白银1000两,极大地刺激了扬州花部戏曲的发展。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都在扬州停留,为了满足皇帝的娱乐需要,时为两淮盐商总商的江鹤亭,征集四方名旦,先后组成了德音班,合京、秦两腔的春台班。除江鹤亭外,扬州的徽商,拥有家班的还有徐尚志的老徐班,黄元德、汪启源、程谦德的昆班等。因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徽商的家班,争奇斗艳,演员均有二三百人之多,戏箱价值二三十万两白银,每年开销数万两。如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老徐班全本《琵琶记》,‘请郎花烛’,则用全红堂;‘风木余恨’则用全白堂,备极其盛”;“小张班十二月花神衣,价至万余金。百福班一出《北饯》,十一条通天犀玉带。小洪班灯戏,点三层牌楼。二十四灯,戏箱各极其盛。若今之大洪、春台两班,则俱众美而大备矣。”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清高宗弘历八十大寿,在徽商的大力支持下,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四大徽班先后进京演出,此外,到京的还有嵩祝、金钰、重庆、四庆、五庆等徽班。徽班进京,大大加强了花部的势力,促进了首都戏曲的繁荣,为京剧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徽班之所以能进京并占据北京戏曲舞台,是与徽商提供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从上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徽商对中国近代戏曲的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清道光以后,近代工业崛起,相对应的金融业风起云涌。晋中商人及时将资本投入金融业,而徽商没有完成这一转变,被后起的浙商替代。

省直单位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农科院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地震局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统计局 省煤田地质局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厅 安徽行政学院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广电局 省体育局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局
省质监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直机关事务局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信访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国防工办 省档案局 省招标局 省地矿局
省参事室 省地方志办 省发展研究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供销社 省国税局
安徽煤矿安监局 省气象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友情链接  
联商在线 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 上海安徽经济文化促进会 安徽省工业经济联合会 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 浙江大学EMBA精英班 安徽省餐饮行业协会
嘉兴市安徽商会 贵州省安徽商会 云南省安徽商会 天津市安徽商会 南京市安庆商会 安徽省江苏商会 安徽省山东商会
安徽省上海商会 安徽省北京商会 山东安徽商会 安徽湖南商会 中山市安徽商会 四川省安徽商会 连云港市安徽商会
宁波市安徽商会 福建省安徽商会 宁夏安徽商会 上海市安徽商会 河南省安徽商会 沈阳安徽商会 昆山安徽商会
广西安徽商会 常州市安徽商会 杭州市安徽商会 安徽省广东商会 惠州安徽商会 镇江安徽商会 内蒙古安徽商会
义乌市安徽商会 江西省安徽商会 安徽省浙江商会 苏州市安徽商会 无锡安徽商会 温州市安徽商会 江苏省安徽商会
工商导报 徽商发展研究院 中国安徽 中安在线 中国新徽商 安徽省工商联

版权所有:安徽省徽商发展研究院企业服务中心   皖ICP备2021009424号-1 技术支持:合肥网络推广
电话:0551-62607458 

邮箱:hsnjbwh@163.com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红星路1号省委办公厅服务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