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者正在搬运狮头。记者高博摄
据江淮晨报报道,大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齐齐上场,在爆竹声的伴奏下,“抛头狮”第四代传人、非遗项目传承人陈德荣老先生将6只狮头搬上早已贴好红对联的搬家货车……昨天下午16点,非遗“抛头狮”搬离孕育之地鸡鸣山鸡鸣村,“落脚”南岗镇文化站。
蜀山区南岗镇鸡鸣村位于董铺水库上游,随着董铺水库水源保护地及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该村全部被列入搬迁范围。
“抛头狮”正是来自鸡鸣山下鸡鸣村的一个独特的舞狮玩法,也是合肥独有的非遗项目,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都会以舞狮来助兴。不过由于没有客观的文献记载资料,就连陈德荣老先生也不知道抛头狮准确的来源,“只是从老辈人的口中相传,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2010年,“抛头狮”出现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不过村庄要搬迁了,舞狮队里的人也都搬迁到合肥市区不同的地方住,沉淀百年的舞狮技艺该怎么办?“为了让‘抛头狮’传承下去,它也得搬个新家。”陈德荣老先生说。
新家选在了南岗镇文化站,昨天下午16:30,搬家货车载着6只狮头以及所有“抛头狮”演出所用服装、道具驶进了南岗镇文化广场,“这个大广场适合排练,服装和道具也有地方放,我们舞狮队未来每个月会在这儿培训两次。”陈德荣老先生说。
南岗镇文化站的大广场上,陈德荣老先生和他的三个搭档搬出了两只狮头,穿戴好表演衣裳。“抛头狮”一人舞头,一人舞尾,锣鼓点子一响,舞头者举起狮头,一甩一抛,狮头套上了,现场观看的大人小孩都兴奋地叫好……沉淀百年的舞狮技艺“抛头狮”也在一整套神秘的仪式后正式落户南岗镇。(记者 王姗 通讯员 郑召弟 周莹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