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安徽省及合肥市文艺团体“送欢乐下基层”至大蜀山西麓的陆军军官学院,合肥市庐剧院的“大篷车”载来几十位身着五彩戏服的“古装美女”,与千余名军校学生展开一场古典与现代交织、柔美与阳刚互动的火热表演。
庐剧演绎乡俗乡情
与以往下基层所到的乡镇村居不同,此次演出面对的观众是一色小平头、一身训练服的军校学生,他们以响彻全场的嘹亮军歌迎接姑娘们的到来。小伙们个个坐得端端正正,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对于每一位演员的亮相、每一段精彩的唱腔都报以热情的掌声和欢呼,演员们的情绪也随之更加饱满。
合肥市庐剧院此次带来了几折小戏,既有融入现代唱腔、婉转优美的《品茶歌》、《观画》等,也有带着浓浓合肥土味的传统唱段《夸嫁衣》、《讨学钱》等。当演员正咿咿呀呀唱到动情处,一位身穿军衣的小伙飞奔上台,军官校园里没有鲜花,他捧着的是一束翠绿的竹枝,献给台上漂亮的姑娘,引得台下掌声哄闹声一片。
主持本场演出的庐剧院院长段婷婷说,庐剧下乡演出向来很受欢迎,因为这一古老戏种本就扎根乡土,为老百姓熟悉和喜爱;而像这样进院校、进军营的机会还真不多,今天现场效果这么好,可见传统戏曲文化还是可以为年轻人所接受和欣赏的。
军校风采毫不逊色
与其他场演出不同,军校还自选了几个节目穿插其中,看着熟悉的同伴在台上表演,台下观众更加沸腾。特别是学院的“歌星”、一个叫万朝红的小伙,平时就喜欢跟着电视练唱歌,当天他自编自唱民歌大串烧,配以帅气自如的舞姿,从台上到台下与观众展开互动,引得全场掌声雷动,大篷车后的姑娘们都忍不住伸出头来频频偷看,他也同样收获了一捧绿竹,并潇洒地抛向台下。
而由学院学生原创的小品《班务会》,由四小伙轮番用上海、山西等方言,讲述学院建院35年来的历史,把对学院、对领导和教员、对同学的感情融入其中,那夸张而认真的表演既让人捧腹,又让人感动。记者在台下采访了其中一位学生连海龙,这位来自山西的帅小伙出身军人之家,考到军校来算是圆了全家人的一个梦,在军校近四年的学习中他感觉十分充实,学校也经常开联欢会,还组建有百人军乐团、百人锣鼓队等。但从校外来的文艺演出,这几年来还是第一次看到,很精彩。
演出在一片嘹亮的军歌声中结束,大篷车带着庐剧院的姑娘小伙们继续驶向下一站。(周伶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