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晚报报道,10月24日下午,几名身着汉服的表演老师,为800多名师生带来“君子之道,载文载武”的国学文化,从自身修养、古琴艺展示到剑道表演,让观看的师生受到一次国学文化的沐浴
推广国学尚有难度
此次主要向学生介绍国学文化的是田明老师,他向琥珀中学的800多名师生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紧接着又弹奏了古琴《平沙落雁》以及隋末唐初的古剑法。“《平沙落雁》这支古琴的演奏,最早的版本可以追溯到明代,这个演奏有古琴谱,也就是说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断,而是现在的人们很少知道而已。”对于古剑法的表演,现场的学生拍手叫好。
田明向记者介绍说,对于国学的热爱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他的一位日本朋友在日本是有名的汉学家,对中国的古代文化有着很深的研究,田明在与这位日本朋友的接触中发现,日本人对中国的古代文化非常着迷,于是他便也开始了解国学、学习传统文化,“在接触到国学之后,我也发现国学的精髓和精神的确令我很着迷,我爱上了国学。”田明告诉记者,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礼仪开始学起,然后慢慢接触古书、古琴谱、古剑法,学会之后,他便开始推广国学文化。
“说实话,目前我们合肥这边学习国学的环境和氛围还不够浓厚,只有一些大学里组织了这样的国学、汉学社团,我现在在合肥也想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国学文化推广开来。”田明说,目前推广国学的难度在于孩子的兴趣不是浓厚,而且家长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学校愿意推广国学
国学文化是否可以在学校做一个长期推广,琥珀中学校长郑家模认为,在弘扬传统文化呼声很高的今天,如果学校有合适的时间,国学文化的教育在学校还是可以安排时间的。
“其实我们学校在日常的教学中,国学传统文化也渗透在其中,比如古文的教育,都算是国学的一方面。”郑家模校长说,目前的社会环境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都与推广、学习国学的差距很大,也不能指望一次两次的讲座能够让国学渗透人心。
郑家模校长说,现在的学生对网络的兴趣远远大于学习国学的兴趣,但是可以通过弹古琴、表演古剑法这样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的心中首先有一点点国学的概念,让学生知道礼义廉耻,对学生的成长会有着很好的帮助,“如果学校有合适的时间,会多安排一些国学的讲座,让学生走近国学。”
在欣赏古琴和古剑道的现场,八年级的学生王谦辰告诉记者,他听不懂古琴《平沙落雁》,但是他对国学老师表演的古剑道非常感兴趣,“我喜欢看武侠小说和电视,我想侠义也应该算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吧。”
载文载武学习国学
古琴《平沙落雁》有近十分钟的时间,在田明的同事弹奏时,现场的几百名学生开始还是觉得有些新鲜,然而两分钟后,大部分学生开始交头接耳,现场也有些躁动,一些学生告诉记者,古琴《平沙落雁》的节奏过于缓慢,而且对古琴知识也不太了解,所以觉得有些索然无味;而当田明老师和同事一起表演古剑法时,所有的学生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甚至有学生还想跃跃欲试。
对于学生的这种表现,田明老师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国学文化载文载武,现在的学生年龄还小,天性喜欢动,这是很正常的,不能让孩子老是静,这样反而扼杀了孩子动的天分。学习古剑法也是学习国学的一种。”(洪家宝 张祥 郎章正 记者 郑静/文 高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