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合芜蚌试验区再次交出亮丽成绩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577.1亿元,同比增长20.6%;实现增加值888.9亿元,增长18.1%,均占全省六成左右。
近年来,试验区抓住获批国家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重大机遇,先后出台《合芜蚌试验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和相关7个配套性文件,做到领导机构、宣传培训、配套措施、首批试点企业“四个迅速到位”,已有56家企业启动试点,21家企业基本完成试点。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等政策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能,累计减免税收110多亿元,同时要求企业将减免税收用于科技创新。省委、省政府设立创新人才、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园区三类奖项,定期进行表彰和奖励。
优惠的政策,吸引了众多的人才。 5年来,合芜蚌累计培养引进高端人才3万多名,新增两院院士5人,柔性引进院士27人,109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占全省的99%。 2012年,试验区申请专利38029件,获授权专利23504件,分别较2007年增长10.3倍和10.8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85件,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6件。试验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达360多件,增长了3倍多。
奇瑞汽车、江淮汽车、海螺集团、科大讯飞、丰原集团、凯盛玻璃等一批创新龙头企业加速成长,成为全国有影响的自主创新品牌。5年来,试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2012年实现产值2927.7亿元,年均增长60%以上。
目前,试验区80%以上的科研机构设在企业、80%以上科技活动人员在企业、80%以上研发经费源于企业、80%以上省级科技成果出自企业。 2012年,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171.5亿元,较2008年增长3.8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专利授权量,高端人才数等指标均占全省60%以上。 (汪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