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日报报道,对于庐江县庐城镇鲍井社区的居民来说,现在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在闲暇时到社居委享受一下文化生活,天天影院、电子阅览室、生命健康馆、四点半课堂、戏曲大厅和快乐舞台等,“总有一款适合你”。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庐江县高位启动“人文庐江”发展战略,通过创新投入机制,用“一盘棋”的理念统筹安排各类文化项目建设,一方面坚持“以钱养事”和“以奖代补”的运作模式;一方面,发挥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注入文化建设。当下,“人文庐江”已成为对外推介庐江的一张靓丽名片。
活动家园成居民好去处
走进鲍井社居委的阅览室,翰墨书香扑面而来。墙上悬挂着书法作品,倚墙而立的是创意十足的书架,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琳琅满目的书籍、音像制品,居民们有的安静地坐在白色书桌前看书,有的则在电脑前上网“冲浪”。丁虎生的家就住在社居委对面的鲍井小区,他平时在外跑跑小生意,没事就爱往社区的老少活动家园里“钻”,看看书、上上网、打打乒乓球。
该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鲍井社区位于城东新区与老城区的交接处,人员密集。为了满足群众生活和学习的需要,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鲍井社区整合资源、创新理念,投入20多万元精心打造具有十大功能的“老少活动家园”。如今,这里俨然成为居民生活服务、文化学习、休闲娱乐的精神乐园。
文艺演出成为“文化商品”
今天,庐江县文化艺术团将带着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走进庐江中学,为师生带去快乐。庐江县文化艺术团是个民营艺术团,在庐江几乎家喻户晓。以前团里很困窘,没有阵地、没有市场、没有活动经费,可现在下乡演出的配套设施华丽升级——3辆车、120平方米演出舞台、64盏灯、2套进口音箱、800张凳子。
这个免费为群众演出的艺术团为何有这么大的转变?该团负责人说,缘于庐江县委、县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敢于创新的大胆气魄。
“我们的演出都是文化商品,政府觉得好,就付钱买单,群众不花一分钱;而为了争取更多的经费,我们又会积极打磨出更好的‘精品’。”
加大投入推动文化发展
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改进作风,求真务实、重心下移,强调虚功实做,勇于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夯实基层基础。
近年来,庐江县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以政策为支撑,以品牌为核心,不断加大文化投入,从2009年单列60万元作为“人文庐江”建设启动费,5年来,共投入了项目资金520万元。此外,还影响和带动社会资金1000多万元投入各类文化活动,近亿元投入文化项目建设。庐江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人文庐江’的品牌效应已经显现,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庐江县的文化良性发展和群众文明素质的明显提升,也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方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