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淮晨报报道,合肥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透露,合肥市将继续在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地域特色文化培育等方面下功夫。巢湖市最近在“巢”文化的建设发展就有一系列“大动作”。除了即将成立的有巢氏文化研究中心、新建有巢氏网站、与央视合作拍摄有巢氏专题片,还准备升级改造现有的3A景区的巢父生态园,在巢父生态园“栗园巢居”景区建浓缩版远古至今的“穴居、巢居、屋居”房展区,并申报“有巢氏的传说”为省级非遗和国家级非遗。
利用社会资源打造有巢氏文化
“‘巢文化’源远流长。纵观历史,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巢’符号。”巢湖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联主席王有洲说。
如何挖掘与传承有巢氏文化?该市已有了明确的思路。有巢氏文化深藏民间,需要官方引领,该市已举办的两届有巢氏大型纪念活动开启了有巢氏文化的新纪元。在此带动下,该市已成立了巢文化研究会,一个民间班子正在潜心研究巢文化。在坝镇的巢山下所建的巢父生态园,让人们从虚幻的有巢氏走向了更具体的有巢氏。海内外共有几十万有巢氏后裔。去年,来自北京、广州、深圳、江西等地几十位有巢氏后裔代表相聚巢湖,寻找归属感,共讨巢文化大计。这些巢氏后裔献计献策,有的还愿意出资,共同打造有巢氏文化。
建“穴居、巢居、屋居”房展区
据巢文化研究会负责人介绍,他们得到政府支持,即将成立有巢氏文化研究中心,政府已拨专款,公章、人员、办公室等一切准备就绪。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将建立有巢氏网站,让所有关注有巢氏文化的人有个工作与交流平台和信息扩大平台。为了普及与推广有巢氏文化,该市已与央视4套有了意向性协议,打算做40分钟至1小时有巢氏的专题片,争取赶在明年第3届有巢氏文化研讨会前,面向全国播放。
王有洲介绍,普及有巢氏文化,他们将从娃娃抓起。以前关于有巢氏的记载均晦涩难懂,他们正在编纂一本初级普及读本。届时,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人人都来学习有巢氏文化。巢湖小学到大学,共有学生十万人,做到人手1册,争取下学期放假前,发放到学生手中。
巢父生态园负责人黄鹏程告诉记者,他们将在“栗园巢居”景区建一个浓缩版的从远古到现代的“穴居、巢居、屋居”房展区,展现各个朝代的民居。建成后,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浏览各个朝代的房屋结构,对历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目前,这个方案已经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员宁业高和巢文化研究会的认可,正准备请有巢氏后裔绘制图纸,付诸实施。
申报4A景点和省级非遗
黄鹏程说,目前巢父生态园为国家级3A景区,经政府同意,正在按5A级国家景区规模打造,但先按4A国家级景区申报。
该市非遗项目保护负责人刘宗勇告诉记者,“有巢氏的传说”已录入合肥市第3批非遗名录,将申报省级非遗和国家级非遗。(李远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