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晚报报道,如何更好地促进社区建设,加快网格化管理?怎样划分网格才合适,以做到人尽其用,又不会负担太重?怎样调动社区网格员的工作热情?怎样保障社区居民有充分的休闲活动场所?昨天下午,合肥市社区建设暨网格化管理现场会在包河区举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硬件: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来完善
做好社区管理,为居民们提供更多更周到的服务,必备的硬件设施是关键,但目前一些社区在这方面还有欠缺。
在包河区望湖社区,居民们不出社区就能实现各类休闲娱乐。社区里就有舞蹈室、音乐室、棋类室、阅览室,还有志愿者现场提供服务,特别是老人和孩子,都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滨湖世纪社区,有专门的儿童活动乐园,在专门的健身区域摆有各类健身器材供居民锻炼。
望湖社区、滨湖世纪社区算是条件比较好的,而在老城区一些社区,可能就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社区服务中心面积有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地方为居民提供更多服务。
对于这一问题,合肥市长张庆军指出,在老城区一些社区,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契机,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硬件。要用一到两年时间,实现全市社区硬件设施基本达标。该投入的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确保资金支持。
人:让网格员感觉事业有奔头
网格化管理需要众多网格员,但目前网格员工作任务重,待遇不高,流动性很大。如何让这些网格员扎根社区,做好居民服务?
目前全市城区共划分网格3881个,有网格责任人6250人。城区平均每个网格服务管理333户,有的网格范围达到600户,责任范围过大,造成网格员负担很重。针对这个问题,下一步将调整网格规模,对一些规模过大的网格尽快调整,减轻网格员的负担。
对于网格员的待遇,张庆军说,要建立社区网格员待遇不断提升的机制。同时在个人成长方面,也要形成科学考评、不断晋升的机制,让社区网格员感觉事业有奔头、上升有空间。此前在选人用人上,就曾有这样的尝试,2011年就从66名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公开招考了10人为市直机关公务员。“类似的尝试可形成制度化的探索。”
网格员对居民对特殊群体的服务,张庆军也提出了期望,一定要细致入微。“日本对社区的管理可以说精细到每一个居民,什么时候搬进来,什么时候搬出去,都有详细记录;而且更新非常快,最短的周期可以做到一天一更新。”
信息化:为居民提供更多实用信息
社区管理一直都在提信息化建设的话题,除一些必要的居民身份信息统计外,社区还应该搜集掌握哪些信息,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在望湖街道望湖社区已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这个网站上不仅有各类政策宣传,还有很多便民服务信息。居民只要登录社区网站,就能查到身边有哪些美食,有哪些超市,再继续往下点,还能详细看到某个店的特色菜肴,并附有咨询电话。“居民足不出户,就能逛遍身边的商场超市,非常便利。”望湖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项服务非常受居民们欢迎。
不过从全市来看,在社会管理服务上,信息化平台建设尚处在条块分割状态,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网格管理的需要。如何突破这个难题?据悉,未来将打通社区-街道-区职能部门信息系统流通渠道,真正体现网格化管理的快捷化、精细化和动态化。同时还要进行信息平台整合,建议开发全市统一的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各部门数据互通共享。提高信息使用效率,也减少基层人员的重复劳动。
“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全市社区都能实现硬件、软件和文化建设达标。”张庆军对社区管理提出了希望。(魏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