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为先,民生为本!
不断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新区紧紧围绕保民生惠民利,全面发力民生工程建设,实现了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同步跨越的局面,产业高新强势崛起,宜居高新亦迎面而来。
不断强化社会保障
针对特别困难人口开展的社会保障工作,高新区交出厚重成绩单。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高新区共有农村五保户143人,农村低保户517户、1126人,城市低保户469户、597人,各类重点优抚对象131人。
高新区前3季度发放五保户生活补贴58.2万元,救助城市低保对象5160人次,累计发放资金263.98万元;救助农村低保对象8333人次,累计发放资金280.44万元。该区还救助城乡大病患者364人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273.24万元;发放失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780.2万元;发放各类抚恤补助金及一次性困难补助91万元。
拆迁安置力度空前
住有所居。自2009年以来,高新区大力推进拆迁恢复小区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前,共建成拆迁恢复小区总建筑面积134.17万平方米,投资17.9亿元,安置被拆迁安置人口25471人,是2008年以前拆迁恢复小区总和的近2倍。另有5个拆迁恢复小区项目在建,总建筑面积151.31万平方米,总投资45.9亿元,建成后可安置人口21343人。同时,20多家区内企业先后自建公租房13373套。
全面构建宜居新城
民生无大事,但事事重如天。情系群众最直接的生活体验,高新区树立“大民生”观念,全面发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
2012年建成5个老少活动家园;2013年新建6个。2012年建成5个智能化便民服务亭;2013年再建11个。2012年建成4个居家养老服务站;2013年,再建1个,同时再建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
为支持全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程,该区广泛宣传,收到300多名老人的申请……
精彩在继续,高新区正成长为宜居新城,幸福之花,遍地盛开。(合肥日报 杨萃、登岩) |